中国工程院院士卢秉恒:建议四川充分利用增材制造技术,推动制造业创新发展
创始人
2024-11-26 23:54:12
0

“发展新质生产力,一定要靠科技创新。”26日在蓉举行的“2024院士(专家)赋能产业发展大会”现场,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主任卢秉恒接受记者采访时他指出,增材制造技术是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重要一环,具有变革性的意义。

卢秉恒是我国增材制造技术的奠基人,多年来一直从事3D打印研究。在他看来,四川的科技力量和制造业基础都非常雄厚,特别是在航空制造业方面,拥有强大的研发和生产能力。然而,传统的航空制造过程中只有5%的材料被有效利用,增材制造技术则可以在需要材料的地方进行精准添加,实现材料结构性制造。

“增材制造技术是驱动制造业创新的重要利器。”他提到,与传统的制造方式相比,增材制造技术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精度,可以制造出更加复杂和精细的零件和产品。这对于研发任务繁重的航空制造业来说尤为重要,因为它可以大大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提高研发效率。

在深度考察四川、成都的产业园区后,他发现四川已经开始使用增材制造技术,并在一些领域取得了成效。然而,他也指出,目前四川在增材制造技术的应用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强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

为此,卢秉恒建议四川应充分利用增材制造技术的优势,加强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推动制造业的创新和发展。以航空产业为例,四川应从个别的零件走向批量化生产,同时飞机的制造应从一般的结构件走向大型结构件,并最终实现大批量增材制造。这样的增材制造柔性系统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还可以为中国的飞机制造业开辟一个新的赛道,推动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他还鼓励四川的制造企业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共同推动增材制造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同时,他也建议政府加大对增材制造技术的扶持力度,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和措施,吸引更多的企业和人才投身到这一领域中来。

值得一提的是,卢秉恒正与新都航空产业园探讨增材制造技术人才培养与研发基地合作的可能性,未来也或将在成都落地成果转化项目。

红星新闻记者 彭祥萍 摄影记者 陶轲

编辑 陈怡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不...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万里江山万里尘”,对于封建王朝的皇家而言,父子也好,亲情也好,只要是为了权力...
原创 欢... 清朝是距离我们最近的古代王朝,作为中国古代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中很多事我们都可以知道。清朝并不缺少文...
原创 第... 贪污自古就是一个非常敏感的政治话题,在当今时代也不能回避这个问题,更不用说中国最后一个王朝——清朝了...
原创 高... 1864年6月1号,太平天国失败后,遵王赖文光和梁王张宗禹等将余部太平军和捻军合并为联军。赖文光被推...
原创 中... 中国古代有十大酷刑,其实只是对封建时代残酷刑罚的统称,实际上种类远不止十种,而这些刑罚中,又以凌迟最...
原创 纪... 古代读书人不仅要熟读四书五经,还要能文善墨。这清朝最著名的才子之一就是纪晓岚,人称纪大烟袋。虽说纪晓...
原创 雍... 成为皇帝后总是要对前任皇帝保持尊敬,但是清朝有一位皇帝却对这种想法不以为然,在他没有成为皇帝时,就对...
原创 康... 康熙皇帝是中国历史上的“千古一帝”:8岁的登基,14岁亲政,14岁当爹,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
原创 近... 建议使用APP语音播报功能,随时随地收听历史故事 预计阅读本文需要18分钟 “迎和春”,原名钮钴禄·...
原创 魏... 近来驳斥岳飞、袁崇焕,褒扬秦桧、魏忠贤的大有人在。或是因别出心裁博人眼球,或是对历史记载有所混淆。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