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纵横艺事早南天——中国现代美育先驱胡根天文选》(下简称《纵横艺事早南天》)在2025南国书香节上举行首发式。专家学者共同解读这位岭南文化大家“大美术观”及“完整文化人”的当代价值。该书的出版,填补了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研究的空白。
首发式现场
胡根天孙女、广东美术馆研究馆员胡宇清是本书编者之一,从事广东近现代美术研究和展览策划。在首发式上,胡宇清表示,整理并出版本书,既是为了纪念祖父,也为研究祖父的艺术思想。她在现场动情地回忆了祖父胡根天的生平,以及她整理、主编本书的心路历程。
作为首次公开出版的胡根天艺术文存,《纵横艺事早南天》汇集了胡根天1920-1940年间40余篇重要文章,以“艺术评鉴”“艺苑史话”“美展品议”三大版块立体呈现其思想体系,并以年表方式对其人生轨迹及艺术生涯进行梳理。
“艺术评鉴”涵盖艺术家评述、艺术语言分析、建筑和装饰设计探讨,凸显其超越时代的艺术观。《从绘画的用途谈到艺术家的自觉》《艺术创造与实际生活》等文章,在“为艺术而艺术”和“为人生而艺术”的论争中主张“艺术独立价值”与生活关联性;《民族艺术的建立》强调基于从民族艺术出发革新新国画的创作路径,又对“新国画”与“折衷”论保持清醒判断,其观点曾引发关于“折中主义”的重要论战。
“艺苑史话”汇集胡根天美术史教学与研究精华。文章《日本的美术在中国的摇篮中长大》体现其开阔的学术视野;《论中国美术的演变》一文展现其深刻的历史洞见;《西洋绘画在中国的发展》一文则是其对中西艺术体系差异的系统化认知。
“美展品议”首次公开胡根天作为中国现代美术展览制度奠基者的实践与思考。代表文章如《美展的审查制度及其方法》《对于第二次全国美展的希望》,内容涉及展览组织、评审规则、画家遴选、机构建设等,包括不畏胁迫坚持评审原则等珍贵记录,为研究20世纪上半叶中国艺术体提供重要史料。
在首发式上,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院长胡斌表示,胡根天是一本“尚未充分开启的‘大书’”,其多重角色连接起复杂多维的历史网络亟待开掘。胡根天艺术思想的现代性,体现于其对艺术独立价值与大众化辩证关系的超前认知。胡根天在艺术创作、教育实践、文博建设等的多重角色,交织映射出复杂多维的历史网络,是解读本书的关键密钥,而其是“切入20世纪上半叶广东风起云涌美术历程的关键人物”。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许晓蕾 实习生温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