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搜狐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发了那么多关于“新手如何购置新茶具”的文章,仍有茶友一意孤行。
一位茶友发来自己布置的茶桌照片,粗略地扫了一眼,公道杯、品茗杯、茶盘、茶席,都齐齐摆在正中。
茶桌左侧插着一束橙黄色的洋桔梗,右侧是克秤、茶则等小物件。
乍一看,确实是一应俱全,但总觉得哪里不对。
定睛再细看,发现了问题所在。
茶友的主泡器,是一只手抓壶。
询问茶友缘由,茶友答曰:“选盖碗的时候偶然看到的,说是这种壶不烫手,比盖碗更适合新手,所以就买了。”
原来如此,不烫手的确是手抓壶的一大卖点,有顾虑的新手,看到这样宣传难免会心动。
但村姑陈今日不得不做个扫兴的人,实话说,对比实际的使用感,手抓壶其实不如盖碗。
不仅是手抓壶,市面上所有的创新茶具,都无法替代盖碗在老茶客心中的地位。
《2》
创新茶具看似简单好用,实则缺陷太多。
市场上的新式茶具,以手抓壶、飘逸杯两类最为流行,先说手抓壶。
手抓壶,又名快客杯,是一种盖碗与茶壶的结合体。
单看外观,它与壶有些相似,一样有着圆润的壶身、窄小的壶口,但缺了壶颈和壶把。
代替壶颈的,是鹰嘴形的出水口,一个短小的三角锥。
代替壶把的,是壶身两侧突出的抓手,泡茶时,茶客就抓着两边的抓手出汤。
正是这样的设计,为快客杯套上了“新手友好”的名号,吸引无数新茶友下单。
看起来,快客杯确实解决了不烫手的问题,但只有真正使用起来,才知道它的鸡肋之处。
快客杯的开口狭窄,面临着和茶壶一样的问题——投茶、注水不便。
开口太小,投一些蓬松的散茶或者大片的饼茶就没那么轻松,注水时,也无法均匀地环壁注水,只能直愣愣地定点注水,很难浇透干茶。
干茶浇不透,浸出的茶味就不是均衡的。
和盖碗相比,快客杯的出汤也算不上顺畅。
短小的鹰嘴口,并不贴合正常出汤时圆润流畅的水流走向,倾斜角度太大,茶汤便如洪水般奔涌而出,四处飞溅。
但稍微收点力气,水流在三角形壶嘴的阻挡下,又变得淅淅沥沥。
无论何种情况,滚烫的茶汤都有可能顺着茶壶外壁流到手上。
所以,烫手的问题,依然没有被解决。
使用快客杯,还要面临额外的清洁问题。
壶口太窄、壶嘴结构复杂,都在为快客杯的清洁增加难度,需要新手投入不少的耐心和时间。
《3》
与快客杯不同,飘逸杯主打“茶水自动分离”、“极简泡茶”。
与玻璃茶壶类似的外形,在其中配上一个带滤网的内胆,就是飘逸杯。
使用时,往内胆投入适量干茶,注入沸水稍等片刻。
等茶味浸出、茶汤变色后,按下顶部的开关阀门,茶水便会从内胆自动过滤到外层的玻璃杯内。
这样的冲泡方式,即便是新手小白也能轻松掌握。
自动过滤的机关,看起来也比普通的泡茶方式高级不少。
但还是那句话,实际使用见真章。
飘逸杯的自动过滤出汤,是创新,也是隐患。
这些过滤装置,使用的基本都是金属配件,长期与水接触,可能会释放有害物质。
便宜点的飘逸杯,用的还是塑料,不仅会散发异味影响茶汤风味,也没办法保证安全。
为了防止碎茶漏出,飘逸杯的滤网一般都做得很细密,虽然的确能滤出干净的茶汤,但过滤的速度也会变慢。
茶叶长时间浸泡在汤水中,苦涩的滋味物质不断浸出,“茶水分离”好像也失去了意义。
飘逸杯的内胆容量有限,为了避免茶汤浓苦,要适当减少投茶量。
可投茶量少了,一泡茶泡不了几冲就会没味,具体投茶多少,太难把握。
而且,飘逸杯的滤网清洁起来,不比快客杯轻松多少。
对比之下,飘逸杯、快客杯,竟都是鸡肋大于实用。
《4》
时至今日,还没有一款茶具能完全代替盖碗。
分离式设计,使盖碗在冲泡上有着绝对的优势。
宽大的开口配合圆润饱满的碗身,哪怕是蓬松的寿眉散茶,也能轻松容纳。
当然,环壁注水对盖碗来说也是绰绰有余,
出汤时,也不用担心茶叶堵住出水口了,根据茶叶条索灵活调整开口大小,几乎所有茶类都能做到顺畅出汤。
比起快客杯出汤的不稳定不流畅,盖碗外撇的碗沿,正好能将茶汤行云流水般地送出,准确落入公道杯中。
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便能轻松用盖碗做到快出汤,且不烫手。
所谓的盖碗烫手,也只是部分人刻意夸大的说辞,选对盖碗、用对方法,新手也能轻松泡茶。
不仅如此,也只有盖碗,能为茶客带来更加完整的品饮体验。
摇香、闻香、观茶汤、赏叶底,都是盖碗泡茶的“特权”,其他茶具无法满足。
《5》
与其说老茶客钟情于盖碗,不如说会喝茶的人都离不开盖碗。
盖碗百搭,没有“一杯侍一茶”的讲究,几乎适用于所有茶类。
它清洗起来也方便,纳米海绵一擦,立刻光洁如新。
对新茶友来说,一只价格亲民,又简约大气的白瓷盖碗,就是新手时期最好的开始。
而名号响亮的飘逸杯、快客杯,大摇大摆地宣传着莫须有的优点,吸引茶友们下单。
真正上手用过之后,才知处处不顺心。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