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黄开发区:总投资2.3亿元岩板产线点火 破解陶瓷业困局
创始人
2025-08-05 15:34:31
0

近日,在内黄县陶瓷产业园区,安阳贝利泰陶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贝利泰”)总投资2.3亿元的三期高品质岩板生产线正式点火投产,将填补我省大型高端岩板规模化生产的空白。

这把“火”背后,藏着企业的破局突围之路。

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与国家级绿色工厂,贝利泰曾是瓷砖出口领域的佼佼者。“近年来,海外市场波动,出口接连遇挫。”贝利泰生产负责人道出忧愁,“再看国内,陶瓷行业深陷‘三重门’,产能过剩、需求放缓、环保趋严。”

内外压力如刀刃在颈,贝利泰毅然主动求变,踏上“绿色+智能”的转型发展之路。而此次产线升级,正是其挣脱传统束缚、向价值链高端突围的关键一跃。

这条硬核新产线“身怀绝技”——柔性定制能力超强,可造出1800x3600mm的超大规格岩板,厚度从6mm到30mm灵活覆盖,精准对接市场对差异化、高性能建材的渴求,为产品竞争力装上“强引擎”。

值得一提的是,三期项目以构建数字工厂为目标,新产线深度融合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建成的智能控制系统可达成“小批量、多品种”生产,为降本、提效、减排及产业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三期产线的投产将与一、二期形成互补,年产能超1800万平方米,可实现从小规格到大规格、从薄砖到厚砖、从内墙砖到外墙砖产品体系的全覆盖。”该负责人介绍。

对地方而言,这条产线是“动力源”。据了解,新产线启动可新增数亿元产值,提供500多个就业岗位,推动当地陶瓷产业向高技术、高附加值领域跃升,助力安阳物流、包装等配套产业集群发展,为豫北经济结构优化注入动能。

业内专家指出,我省陶瓷产业长期受困于高端产能不足,而贝利泰新产线的投产,精准补上了河南陶瓷产区在大型、超薄及超厚岩板规模化生产上的短板。其探索的“设备更新+数字赋能”模式,更为行业从资源依赖转向创新驱动提供了可复制的范本。(张永恒)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趣... 公元224年,诸葛亮领益州牧。 诸葛亮在领益州牧之前,是个什么官职呢,刘备临终托孤时,诸葛亮的主要...
原创 刘... 前言 刘秀与刘备,两位都姓刘,都生活在汉朝末年,且都试图恢复汉室江山,但两人的结局却大相径庭,刘秀...
原创 科... 前言:荣耀的起点 亲爱的历史爱好者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古老而又神秘的老话题——“五子登科”。这不仅...
原创 多... 我国封建社会两千余年,经历王朝兴衰,时代更替,从来不是汉族一家在历史舞台上独自表演,期间也曾有少数民...
原创 看... 孙策是怎么死的?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原因。孙策的死使三国的历史悄然走向了另一条道路上。让我们先来看看孙...
原创 曹... 在清朝的历史中,有一个家族,因为《雍正王朝》和《红楼梦》而世人皆知。他们曾是权倾一时的贵族,却在一夜...
原创 曹...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
原创 秦...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座神秘的宫殿,它的名字叫阿房宫。这座宫殿虽然从未真正完工,却在两千多年后被联合国教...
通过地图了解秦灭六国的战争:结... 秦朝统一战争,从前230年开始,到前221年结束,前后一共经历了10年。通过秦朝的兼并战争,分裂了5...
原创 傅... 文/赵心放 从隋代开创科举以来的1300多年间,据史料载产生了599位文状元和118位武状元(均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