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第三届城市艺术节在新疆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杉杉奥特莱斯广场启幕。
美轮美奂的舞台装置 (高新区[新市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此次城市艺术节以“万方乐奏舞杉河”为主题,巧妙融入“西域都护府”场景元素。同时,以青瓷瓯乐为亮点,通过高水准舞台展演、沉浸式互动体验与创新艺术表达,将江南水乡的古韵雅音带至天山脚下。
乐团艺术家们正在专注演奏 (高新区[新市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美轮美奂的舞台装置 (高新区[新市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开幕现场,清越空灵的乐音从一件件古老青瓷中流淌而出,来自慈溪市青瓷瓯乐艺术团以瓷为弦、以乐为舟,让跨越千年的文化密码化作灵动音符,拉开本届城市艺术节的序幕。
乐团艺术家们正在专注演奏 (高新区[新市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这令人心醉的“瓷音”,源自一群执着唤醒瓷器记忆的演奏者。作为国内专业从事青瓷瓯乐发掘、研究、创作与表演的团体,慈溪青瓷瓯乐艺术团成功复现并改良了瓷瓯、瓷钟、瓷鼓、瓷埙、瓷管钟等30余种青瓷乐器,让沉睡千年的“瓷器音乐”重焕新生。他们的表演既保留古韵精髓,又融入现代表演艺术理念,在国内外舞台屡获殊荣,被誉为“行走的越窑博物馆”与“瓷器上的东方天籁”。
“以前只在博物馆见过青瓷,从没想过瓷器能发出这么空灵的声音!今天亲耳一听,太治愈了!”沉醉其中的市民郭晨,忍不住举起手机,将这时刻定格。
慈溪市青瓷瓯乐艺术团乐队队长昝昊表示,越窑青瓷瓯乐又称水盏之乐,是以陶瓷土制成的乐器和器皿演奏音乐,以越州窑烧制的青瓷碗为主奏乐器的表演技艺。今天,艺术团跨越山河,把这份声音带到乌鲁木齐,还得到大家的喜爱,成员们都特别开心,也很自豪。
在专业乐师指导下,市民体验“千年瓷音”的独特魅力 (高新区[新市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当舞台光影暂歇,艺术也悄然走进人群,商场内非遗乐器互动体验区,成了点燃市民热情的另一个“文化磁场”。陈列的瓷瓯、瓷磬、瓷笛、瓷埙等青瓷乐器,引得人们驻足探索,了解其文化历史。
这一刻,艺术的边界,在互动中悄然消融。乐手们走进人群,或与观众合奏简单旋律,或随现场氛围即兴创作。灵动的瓷音在人群中穿梭、碰撞,引发阵阵欢笑与掌声,将现场气氛推向顶点。
在专业乐师指导下,市民体验“千年瓷音”的独特魅力 (高新区[新市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叮!”一声纯净清脆的乐音骤然响起,在专业乐师指导下,好奇的孩子踮起脚尖,小心翼翼地用特制瓷棒轻叩瓷磬,脸上瞬间漾开惊喜的笑容;年轻情侣试着吹奏瓷笛,虽不成曲调,那略带喑哑又澄澈的音色,已足够让他们新奇不已。
“这种体验太珍贵了!”市民陈晓丽翻出手机里存的照片,既有孩子在第二届城市艺术节学做桑皮纸的样子,也有今天敲瓷乐的笑脸,“去年他记住了桑皮纸能写字,今年记住了青瓷会唱歌。这样的艺术节办得真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到了孩子的身边。”
本届城市艺术节由乌鲁木齐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乌鲁木齐市商务局指导,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委宣传部、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区商务局主办,乌鲁木齐杉杉奥特莱斯广场承办。活动横跨四个周末,每周都有精彩活动轮番上演:非遗瑰宝慈溪青瓷瓯乐团用“会唱歌的瓷器”奏响《大唐乐韵》,重现千年绝响;“国风蹦迪”热潮来袭,专业舞者将带领大家共跳融合汉、唐文化的“丝路随舞”;黑走马、拓枝舞、麦西热普、龟兹乐舞等各民族舞蹈轮番竞技;“汉唐宋明”四代华裳舞剧压轴连台,再现丝路盛世风采。
自2023年首届城市艺术节举办以来,持续为市民提供丰富的文化体验。首届艺术节将当代艺术装置与戏剧表现形式巧妙融合,让商场变身开放式艺术空间,悄然拉近了市民与艺术的距离;第二届艺术节则聚焦非遗文化,联合15位知名非遗传承人,通过六大主题展览、30场艺术导览、近百场国内外演艺节目及互动体验,生动诠释“民族的 世界的”主题,既为本土艺术家搭建了展示与交流的桥梁,也向世界展现了中国传统非遗与新疆本土文化的魅力。
“城市艺术节到今年已经连续举办三届,成为乌鲁木齐和高新区(新市区)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与文化IP,受到各族群众的喜爱。”高新区(新市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党组书记王群表示,城市艺术节不仅是展现城市独特魅力与多元文化的窗口,更以创新的姿态,为区域源源不断地注入鲜活的文化体验;同时,作为文旅融合促进消费的强力引擎,城市艺术节以艺术为磁场,让市民在沉浸艺术的同时,带动消费。(来源:高新区[新市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