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书法中的墨法运用,在浓淡变化之外蕴含着更为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其中涨墨作为一种突破性的技法,通过过量墨汁的自然晕染,在保持字形可辨识度的同时,创造出朦胧氤氲的独特墨趣。明代书法家王铎将涨墨与干、淡、浓、湿等多种墨法有机结合,既传承了传统笔意,又通过墨色层次变化增强了作品的视觉张力和韵律感,实现了线条与块面的有机统一,为书法艺术开辟了新的表现维度。
渴笔与枯笔作为两种特殊的用墨技法,各自呈现出独特的审美特质。渴笔产生于墨中水分将尽未尽时的微妙状态,呈现出苍劲中见润泽的艺术效果,颜真卿《祭侄文稿》中的情感表达正是其经典运用。枯笔则是在墨汁几乎耗尽时产生的笔墨效果,其苍老劲健的特质富有金石质感,怀素《自叙帖》中的飞白处理堪称典范。这两种技法都需要书家精准把握墨量控制,方能达到理想的审美境界。
从书法墨法的创新发展中可以获得重要启示:艺术创作需要在尊重传统规范与追求个性表达之间保持平衡,既要掌握材料特性又要注重艺术表现,既要追求视觉冲击又要把握文人意趣。王铎等大家的创作实践表明,墨法创新对书法艺术发展具有深远影响,这些技法研究不仅丰富了传统书法的表现语言,也为当代书法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勇于创新,正是推动书法艺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段俊平先生书法作品
段俊平:著名国学专家、著名书法家、著名管理学家,香港城市大学(DG)客座教授,民建中央文化委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书法家协会理事、北京东城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北京诗词学会副会长、京麓书院院长,著有《大道行简》,《企业幸福力》《中国管理往事》,《传承的力量》《从卓越到中庸》等中国化管理系列�销书。发表500多篇国学管理论文,2014年被评为“中国百名最有影响力专家”,2015年被众多媒体及网上投票评为当代十大书法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