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澜清 画作/傅继英
“松鹤延年”不仅是一幅流传千年的吉祥图景,更是深深根植于民族基因中的一种生命哲学。傅继英老师的《松鹤延年》书法作品,以其刚柔相济的笔触,巧妙地将松树的挺拔苍劲与鹤鸟的轻盈飘逸融为一体,在宣纸上挥洒出独特的艺术魅力。观者在墨香弥漫之中,仿佛能够触摸到中华文明对生命本质的深邃反思。
松与鹤的搭配并非偶然之作。松树以其“岁寒后凋”的独特品质,成为儒家“君子固穷”精神的生动体现,其根深植于岩缝之中,展现了顽强的生存智慧,与道家“柔弱胜刚强”的哲学相契合。鹤的形象则蕴含着更为丰富的象征意义:在道文化中,它被视为羽化成仙的坐骑,带有超脱尘世的宗教色彩。而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它又成为“闲云野鹤”的代名词,象征着对自由精神的追求。
傅继英老师在创作中巧妙地捕捉到了这种矛盾统一的特质——松枝的顿挫转折中流露出金石的韵味,鹤翼的飞白处理则如云雾般轻盈流动,刚柔并济,共同构建出一幅充满生命力的动态画卷。
傅继英老师的这幅画作,尤为适宜悬挂于长辈的居所或养生会所之中。置于客厅东墙,松树之苍劲挺拔,有安家之效。鹤舞九天,其飘逸姿态能提神聚气。若将该作品置于书房,其中蕴含的“穷则独善其身”的哲理,又能为现代人在纷繁世界中提供一个精神的避风港。
傅继英老师特别指出,在创作过程中,她有意保留了墨色渗透纸背的痕迹,她说:“这种时间的印记,能让观者感受到生命成长的真实轨迹。”确实,当我们凝视那些浓淡相间的笔触,仿佛能目睹松树在风雪中顽强生长,鹤群在晨雾中展翅翱翔——这不正是对“向死而生”生命观的诗意描绘吗?
从当代艺术的视角审视,傅继英老师书法“松鹤延年”早已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收藏性功能。这幅作品宛如一座精巧构建的时空之桥,一端承载着古人对自然万物深切的敬畏与深邃的哲思,另一端则指向当代人对于精神家园的迫切探寻。当我们在这喧嚣的快节奏生活中暂停脚步,凝神注视这幅书法作品,仿佛能听到松涛与鹤鸣交织的悠扬旋律,体验到那份穿越历史长河的生命共鸣。
下一篇:《楹联里的湖南》新书今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