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问风波中的“孔雀杯”声乐赛 专业赛事如何平衡艺术性与透明度
创始人
2025-07-31 08:00:43
0

制图:易福红(豆包AI)

展演现场,高校女教师质疑打分标准。 视频供图

评委李鳌此次被质疑打分不公正。

第十一届“孔雀杯”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声乐展演落幕后,高校女教师质疑“打分标准”的舆论风波,依旧未平。

7月29日,南都N视频记者联系了活动主办单位之一的广东省声乐艺术研究会,工作人员表示,“交给法律处理”。被女教师点名的评委李鳌也阐述了评判选手的三个标准——声音技术、作品选择、舞台上的表现力。对于打分争议,有评委表示,这场赛事设有回避政策,同学校和辅导过的都要屏蔽掉。

走过17个年头的“孔雀杯”,如何在追求专业性的同时,增强透明度与公信力?有业内人士建议,成立监审组,一旦出现质疑评分的情况,由监审组进行处理和回应;或在赛后公开评委的打分细则和评判理由,接受公众监督。

质疑

高校女教师质疑打分不公平

“孔雀杯”陷入舆论漩涡

“你们以什么标准给分?”第十一届“孔雀杯”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声乐展演活动现场,一阵质疑声让众人侧目。沈阳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教师祁伟耿站在评委席前,接连抛出疑问,“你们是以什么标准给73号唱的《啊,我的虎子哥》打那么高的分?”

在另一个视频片段中,祁伟耿一边举着手机录像,一边追着一名男评委质问:“你是李鳌吗?你国际大奖是怎么拿的?你昧着良心打高分……”被她追拍的评委全程未发一言,只是快步离开。

这场风波,让“孔雀杯”这个有17年历史的专业赛事陷入了舆论漩涡。2008年,“孔雀杯”由中国声乐家协会与40多所高等艺术院校联合发起,逐渐形成了涵盖声乐学术交流、声乐论文征集评选、公开课和声乐展演等六部分的综合平台。

第十一届“孔雀杯”延续了往年的规格,由中国声乐家协会、广东省声乐艺术研究会、“孔雀杯”组委会主办,活动于7月16日至7月23日在广州星海音乐学院举行。

展演分五大类,由47个组别组成,形式为独唱、重唱、对唱、表演唱、多人组合等,分预演(院校选拔、院校选送推荐或个人报名视频预演)、展演、总展演三轮。

事发时正值音乐艺术院校本科生美声歌剧组展演,祁伟耿的学生在列。赛制以每五个选手为一组由评委打分,约每十个选手结束比赛后,主办方会现场公开一组成绩。

南都记者了解到,祁伟耿指导的一名学生最终登上了本届“孔雀杯”总展演的舞台。由于其入围通知来得较晚,展演时的声乐艺术指导已经离开了比赛,祁伟耿本人临时为这名学生充当了钢琴伴奏。7月21日,她还在个人社交账号向这名学生道歉,“老师钢琴弹得很烂,对不住你了,但是我尽力了”,称自己比赛前突击练琴,一整晚没睡。

目前,祁伟耿的个人社交账号内,已无法检索到其此前发布的现场质疑“孔雀杯”评分不公、斥责评委等内容。

她曾解释,因“太多人通过各种关系找我、做我的工作”,因此决定主动屏蔽保存所有视频,“不再占用网络空间”,并驳斥了“评委们都是为利益而来”的说法,强调“孔雀杯”就是“孔雀杯”。

祁伟耿还录制了一段出镜视频:“我们也不能‘恨屋及乌’,不能因为评委的不公平、不公正打分,而指责那个‘孔雀杯’是假的,我个人不赞成这样。”  

回应

当事评委社交账号“防打扰保护”

组委会称相关言论涉嫌侵害权益

作为被祁伟耿提及的评委,李鳌曾于7月22日开启直播回应。他介绍,自己参加过很多国际声乐大赛,今年是第五次受组委会邀请,担任“孔雀杯”的评审。

据他总结,国际声乐大赛的评判标准可以归纳出三点,一是声音技术,二是作品选择,三是舞台上的表现力,“看你在台上是一个有趣的歌手还是一个无聊的歌手”,这三个评判标准也被他运用到了国内的比赛中。

在他看来,祁伟耿指导的一名参赛学生选曲合适、演唱投入,但可能由于出场较早,稍微有点紧张,他当时写下的备注是“气有点提”,“一旦提气,声音的密度就会受影响,音色就会显得有点暗和虚,技术上还有待加强……”李鳌还提到,也许这番评价让祁伟耿不太认可,但他能做的也仅仅是如实阐述给分的想法。

随着网络舆论的发酵,李鳌被一些网友指责“不懂音乐”,他没有再进行回应,个人社交账号也开启了“防打扰保护”,仅允许互关朋友评论。

7月29日,南都记者辗转联系上了李鳌。他书面回复记者:“很高兴收到您的信息,也谢谢您的关注。我现在正在紧张的歌剧学习与排练中,可能没有时间接受采访。如果您有任何问题,可以跟‘孔雀杯’比赛组委会联系。”

公开资料显示,李鳌1988年出生于山东德州,在山东师范大学完成本科及硕士教育,2013年研究生毕业并留校任教。他曾获得玛丽亚卡拉斯国际声乐比赛中国赛区第一名、第21届多明戈世界歌剧声乐大赛男声部第一名、2014年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歌剧比赛优胜奖等,并以优异表现被美国旧金山歌剧院选中,成为签约演员。多年前,还是学生的李鳌参加CCTV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赛,由于在演唱时表情丰富,被网友称为“表情帝”,而他演唱的《塞尔维亚理发师》选段也爆红网络。

南都记者注意到,7月25日,“孔雀杯”组委会官方账号转发律师声明称,部分主体包括网络用户编造、散布针对“孔雀杯”活动、主办方或相关评委的不实信息或贬损言论,扰乱正常活动秩序,恶意降低相关方的社会评价,涉嫌严重侵害相关方的合法权益。

该声明要求相关网络用户,立即删除已发布的侵权内容,停止以任何形式继续编造、散布相关侵权内容,并称互联网平台应履行责任,防止损害后果进一步扩大。

该声明的委托方为中国声乐家协会和广东省声乐艺术研究会,即今年“孔雀杯”的两个主办单位。

南都记者查询发现,中国声乐家协会是在中国香港注册的社团组织,而广东省声乐艺术研究会是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艺术处业务主管的社会组织。

7月29日,南都记者联系上了广东省声乐艺术研究会,工作人员表示,“现在律师正在走司法程序”,交给法律处理。  

追问1

赛制设计和评分机制是否合理?

评委:赛事非常正规,打分规则很科学,设有严格的回避政策,避免评委因关联关系影响公正性。

“孔雀杯”的赛制设计,在争议中成为各方讨论的焦点。

7月29日,本届评委孙鹏祥向南都记者详细介绍了评分机制:“我们组预赛的时候有七个人,去掉最高和最低分,同学校的还有辅导过的都要屏蔽掉。”

他强调,赛事非常正规,“打分规则很科学”,且设有严格的回避政策,避免评委因关联关系影响公正性。

孙鹏祥还提到,“孔雀杯”的赛制与中国音乐金钟奖一致,“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锻炼机会,我的学生每次来比赛,回去后都有进步”。

一位选手向南都记者透露,自己参加的是本科综合师范美声组,“孔雀杯”展演的水平在业内认可度较高,“我和老师都是抱着找出自己和其他人的差距这样学习的心态来参赛的”,所在组别“未出现质疑评分这一情况”。

有参赛选手在分享帖中表示“评委李鳌的打分较为平均”。她称,自己与祁伟耿的学生同场比赛,“我的平均分是90.14,另一个评委给我打了87”。

不过,也有选手认为这次“展演体验感不佳”。来自苏州大学的选手告诉南都记者,“同一组别的选手,展演的时间跨度非常大,从早上8点30分一直到晚上8点30分”。她认为,如此大的跨度会让评委在评分上难以保证一贯性。

“评委能保证从早到晚对于选手评定的心态和标准都一样吗?”她分享了观赛的判断,“到了中午快结束的时候,打分会相对宽松。”

还有入围总展演的选手提出疑问:“好几个评委都是声乐老师,那么艺术指导的评分标准是怎样的?”她解释道,艺术指导主要是对现场钢琴伴奏者评分,“歌唱专业的人怎么去评价人家弹钢琴呢?”   

追问2

专业艺术赛事如何增强透明度和公信力?

音乐人张建勋:这种全国性比赛,应该有一个专业监审组。一旦出现质疑评分的情况,监审组可以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和回应。

南都记者注意到,本届“孔雀杯”,从赛事运行的具体规则来看,费用与权益设置相对清晰。会务费方面,研究生和理事400元/人、教师600元/人;展演服务费按1700元/人/组合收取,包含参演和观摩展演(不含钢琴伴奏费、食宿交通等);陪同观摩则按身份区分,学生或理事550元/张,教师650元/张,其他850元/张,同样明确不含部分费用。

在奖项权益上,总展演原创作品成绩优秀者可查询下载证书,“孔雀杯”获得者将获推荐参加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声乐周活动,其指导教师也可获得优秀指导教师证书,形成了对参与者的激励体系。

广东省声乐艺术研究会工作人员告诉南都记者,目前展演结果已出,只是受到事件影响没有公布,但参与者都可以查询到。在社交平台,确实有不少参赛者上传了展演结果的页面截图。

面对此次风波暴露出的问题,音乐人张建勋在社交账号中提出建议,“像这种全国性比赛,应该有一个专业监审组”。他认为,成立监审组,一旦出现质疑评分的情况,监审组可以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和回应。

随着舆论的发酵,“孔雀杯”及其主办单位、专业评委,乃至提供场地的院校,都在网络上遭到冲击。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一名多次担任“孔雀杯”评委的歌唱家表示“深感痛心”。

“有水平、唱得好,基本功、演唱技巧、情感表达等关键要素达标的选手,分数是不会低的。”这位歌唱家谈道,只不过,音乐艺术比赛不像是读秒的体育竞技,不同的评委对于声乐的理解、对作品的诠释偏好等可能存在差异,具有一定主观性。

“选手在舞台上的表现是多维度的,有的选手可能整体技巧不错,但在气息控制的细节上存在瑕疵;而有的选手虽然声音条件并非顶尖,但在情感的投入和对作品的独特理解上有闪光点,这些都会成为评分的依据。”

他表示,这次比赛引发的舆论风波值得反思,艺术赛事在追求专业性的同时,如何更好地增强透明度和公信力?未来或许可以考虑,在赛后公开评委的打分细则和评判理由,接受公众监督。

“希望通过这些努力,促使‘孔雀杯’成为推动声乐艺术发展的优质平台,也希望大众给予我们更多信任和理解。”

知多D

孔雀杯  

2008年,“孔雀杯”由中国声乐家协会与40多所高等艺术院校联合发起,逐渐形成了涵盖声乐学术交流、声乐论文征集评选、公开课和声乐展演等六部分的综合平台。

出品:南都即时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林诗妍 侯婧婧 见习记者 陈宇溪 实习生 王新瑞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刘欢老师:让茶道学习改变日常生... 不止一位学员对我说,学习茶道后,自己的心态悄然改变,生活也随之渐渐有了新面貌。每每听到这样的分享,我...
原创 卢... 卢沟桥为什么会成为中日战争的爆发地? 今天是九一八,91年前的今天,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破了我们的土...
点赞!六盘水市复壮名木“红军槐... 史料记载,1936年3月29日,红六军团在军团长肖克、政委王震、政治部主任张子意率领下,攻克亦资孔(...
原创 为... 为什么古代漠北在归统沙俄以后,再也没有动乱了呢?这是一个令人费解的历史谜团。古代漠北地区曾是动荡不安...
百年印记 文化出圈——坊茨小镇... 坊茨小镇是近代依靠铁路和煤炭发展起来的工矿小镇,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小镇核心区...
原创 貂... 貂蝉,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但与其他三人不同的是,她的故事来自民间传说和小说《三国演义》的记载。 由于...
全网征集!等你来参加! 孝感文昌阁内部展陈资料 征集启事 文昌阁,是孝感的标志性建筑和珍贵的文化遗产,历史上经历了三毁三建。...
原创 红... 在我国革命道路中,最漫长,最艰苦的征途就是两万五千里长征了,在现在看来仍然是不可思议的一件事情,由此...
原创 细...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曾出现过很多的朝代,但是人们对待不同的朝代却又不同的看法,如果人们要说起哪个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