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师喆 通讯员 梁楠
7月30日,记者从河南省科学院获悉,由河南省科学院碳基复合材料研究院包亦望特聘研究员牵头制定的国际标准《陶瓷砖、基体和釉层弹性模量的测定》(ISO 10545-23),日前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发布。此项标准是我国在建筑卫生陶瓷领域主导制定的首项国际标准,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标准化话语权取得重大突破,同时也为全球陶瓷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统一、科学的检测方法依据。
该项国际标准由河南省科学院碳基复合材料研究院牵头,联合蒙娜丽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咸阳陶瓷研究院等多家机构,与来自美国、意大利、英国、澳大利亚、德国、日本、比利时等永久性成员国的专家组成工作组,通过多轮国际专家评审与技术磋商,历经三年协同合作,共同完成了该国际标准的编制。
该项国际标准规定了一种通过三点弯曲试验测定室温环境下含釉陶瓷或无釉陶瓷以及陶瓷釉面层的弹性模量测试方法,适用于传统的建筑卫生陶瓷等类似材料。标准中涉及的陶瓷砖的弹性模量是衡量其力学性能、耐久性和适用性的关键指标,其准确测试与评价对于建筑陶瓷的生产制造、质量控制、产品设计、机械加工、服役性能至关重要,尤其对大尺寸陶瓷板材的高效加工与安全可靠服役具有决定性意义。ISO 10545-23是我国在建筑陶瓷领域成功主导制定的首个国际标准,该国际标准的发布,填补了该领域的国际标准空白,为全球陶瓷产业的质量控制、技术研发和产品认证提供了权威依据。
“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与国际同行的合作,推动更多中国优势技术成果转化为国际标准,为全球建筑卫生陶瓷行业的技术进步和标准化建设贡献中国智慧。”包亦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