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梦瑶
当 “家家泉水、户户垂杨” 的诗意画卷与现代活力碰撞交融,当深藏的泉脉与历史建筑重焕光彩,济南古城正以 “新变” 姿态诉说着千年文脉的当代传承。
自济南市启动实施古城城市更新项目以来,济南市政协持续深入开展多次专题协商,多项提案建议被相关部门采纳,在古城保护提升工作中取得显著成效。2025年6月以来,济南市政协再次以“古城新变”为主题,走进古城,深入商量,为赓续济南千年历史文脉、赋能古城高质量发展汇智聚力。
从 “深藏” 到 “绽放”
既有济南味儿还有国际范
漫步今日济南古城,起凤桥的青石板路映着泉光,曲水亭街的 “清泉石上流” 牵起游人脚步,王府池子的水雾光影晕染出千年泉城的朦胧诗意。
这场 “新变”,被全国政协委员、济南市政协常委,文化学者魏新概括为三个 “一言难尽”。首先是历史文化信息 “一言难尽”,可讲的故事俯拾即是;其次是景观风貌 “一眼难尽”,深藏的泉眼、古建尽数展现,让人目不暇接;特色饮食则“一宴难尽”,鲁菜精髓与济南小吃在此汇聚,尽显烟火气。
“过去很多珍贵的建筑、泉水深藏不露,如今却成了让人想多看几眼的风景。” 魏新的感慨道出了古城景观提升的核心 —— 从 “深藏” 到 “绽放”。
不少委员们同样感受颇深,如今的古城不仅有“济南特色”,更添 “国际范”。西更道街 “开窗透景”,成为传播济南泉水文化的新窗口;太乙泉在保护提升中重见天日,恢复旧时的风采;东花墙子14号院让出部分商业空间打通滨泉步道,让市民得以亲水嬉戏。“每次去古城都是常见常新,这种‘新’不是大拆大建,而是小心翼翼地进行打磨和修复。”山东大学艺术学院学生尹毓萱说。
记者了解到,对于古城保护提升,始终坚持四项原则,即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保护优先与以用促保结合;坚持整体规划,分步、分片实施;坚持保护提升与申遗结合。
从 “好逛了” 到烟火气
业态打造与在地文化深度融合
古城的 “新变”,不止于外在风貌的 “颜值” 提升,更在于内在活力的激活。
“我觉得不仅仅是空间形态的更新,更重要的它是一个文化基因的激活和城市基因的重塑,空间互通和业态的互融。”山东省旅游设计院院长孙晓静说。
修缮后的高升店,青砖灰瓦间藏着现代咖啡餐厅,上海品牌 “一尺花园” 入驻后,不仅保留院落历史肌理,更设 “老残游记文化展”,让刘鹗笔下的 “家家泉水” 与当代生活对话。PAGEONE 书店、月下观棠等特色项目落地,宋制簪花、旗袍妆造等体验活动,吸引着年轻人的脚步。
“好逛了”—— 这是本地居民对古城业态的朴素评价,却道尽了古城保护提升的精髓。百年传承的吴家锅饼铺坚守手工技艺,与 “勇气馒头”“老城故事照相馆” 等新老业态共生,既留住了 “市井繁华”,又注入了青春活力。
济南市政协委员张晓国表示:“业态打造要与在地文化融合,把历史基因融入当代审美,才能更有生命力。”
对此魏新也表示认同:古城的业态体现出特别强的烟火气,“不是说年轻人喜欢的就好,而是好的东西年轻人才会喜欢。我们把自己的这些业态做好,年轻人自然会来。”
在业态更新方面,不少委员提到了要增加对本地居民的吸引。“比如说商河的老豆腐、长清的大素包,都可以把它作为济南的特产放进古城。”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孙黎海说。
“古城的保护提升,我们始终坚持产业策划和商业运营前置的原则,立足济南本土,围绕济南的泉水这一‘灵魂’去定位泉商、泉学、泉游、泉创四大主题。”济南城市发展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霍仁禄介绍,2024年十一国庆节,古城片区开街22个院落导入了15个品牌,目前已经开了14个,首店率在95%以上。今年还将重点打造后宰门片区和起凤桥、王府池子两个片区,把后宰门打造成以夜娱为核心特点的夜经济一条街。
不只是古城
更是“生活博物馆”
在集中商量环节,通过多位古城保护提升的参与者介绍,记者了解到,古城的 “新变”,背后是无数建设者的坚守与创新。规划设计团队以 “整体统筹” 理念,将 “一城一湖一环” 视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兼顾保护、风貌、业态与交通;建筑设计者用现代语言链接古城的过去与未来,让新的时代烙印与历史肌理和谐共生;运营团队深耕在地文化,让每个院落都成为文化载体。
站在新的起点,济南古城的保护提升仍在延伸。山东省旅游设计院院长孙晓静建议,在关键的泉池节点设置一些沉浸式的体验装置,再现《老残游记》当中的一些市井生活场景。在西更道街墙面两侧打造一个“诗词光影长廊”,把历代名家咏泉的诗句投放在影壁上,用数字技术将静态泉水转化为可交互的文化媒介。
济南市政协委员,山东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袁宙飞建议,以数字沉浸赋能文化活化,可以通过类似于探秘式、互动式等沉浸式场景体验,让游客与文化互动起来,还可以开展“古城智慧导览”App或小程序开发,掌上导航、一键定位,让大家可以尽享便捷舒适的游览体验。
历下区政协委员,历下区商务服务中心副主任张莉表示,在古城片区,居民们现在还自发组成了“古城文化志愿讲解队”,为来往的游客讲述老济南故事,让古城的文化底蕴得以传承。同圆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建筑师郭立强呼吁,古城中的原住民能够自主地融入古城的提升建设,这才是一个城市真正具有生命力最具体的表现,让古城成为 “扎根历史、舒展未来” 的生活博物馆。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