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千年瑰宝抵临深圳,华南最大规模文化艺术展启幕
创始人
2025-07-27 22:00:33
0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涂竞玉

7月26日,“大成敦煌——敦煌文化艺术大展”在深圳市南山博物馆开展。此次展览带来205件(套)珍贵展品,包括6个数字复原洞窟、4件临摹彩塑、60余幅壁画临摹品及80余件(套)文物真迹。展览将持续开放至11月23日,为华南地区观众呈现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盛宴。

国宝文物荟萃,多件展品首现华南

本次大展通过“丝路明珠”“佛国圣境”“人间万象”“石室宝藏”“考古探秘”“众心一念”六个部分,全方位展现敦煌文化内涵。

本次大展亮相多件国宝级文物与藏经洞数字化成果,莫高窟北区诸多文物更是国内外博物馆首展,14件国家一级文物如北凉石塔、回鹘文木活字、禅定佛像与《全天星图》等齐聚展场。6个复原洞窟中,莫高窟年代最早的第275窟首次实现数字化整窟输出;而第3窟与第285窟为特级保护的不开放洞窟,即便亲临敦煌也无法得见。

数字技术赋能,沉浸式体验“穿越千年”

大展借助数字技术打破时空界限,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受莫高窟魅力。值得一提的是,敦煌研究院联合腾讯推出的莫高窟第285窟数字沉浸体验,依托4K高清屏,带领观众“穿越”至精美壁画世界;南山博物馆二层中庭的“衣见敦煌”互动体验,提供30多套AI生成的敦煌主题服饰,可现场拍摄数字写真,让千年文化“活”起来。

为打造沉浸式观展氛围,南山博物馆在空间规划、色彩设计和灯光布置上充分还原敦煌文化意境。为迎接158窟涅槃佛像、275窟交脚弥勒菩萨等大型展品,博物馆首次拆除展馆大门布展;文物押运专车跨越千里,确保珍贵文物安全抵深。

观展热度爆棚,多元服务助深度体验

展览未展先火,3000张秒杀票、2万张早鸟票一经开售即告罄。开展首日,南山博物馆门口排起长队,不少市民特意带孩子暑期“预习”敦煌文化,更有观众将其作为敦煌旅行前的“预热”。

为提升观展体验,敦煌研究院选派专业讲解员提供1.5至2小时的深度讲解,同时培训深圳本地志愿者扩充讲解队伍;展览入口处提供智慧讲解设备租赁服务,满足观众个性化需求。大展期间,还将举办敦煌学名家讲座、“遇见敦煌色彩”“壁画修复”等公共课程,以及周末亲子专场、服饰专场等活动,让观众多维度感受敦煌文化魅力。

(受访单位供图)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明...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四季文史 文|四季文史 于谦《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原创 李... 大业十三年(617年),农历二月到六月,招兵买马、肃清太原、驱赶突厥,然后七月筑台誓师,正式起兵“匡...
录尚书事,中书监,侍中……两晋... 1、丞相(或相国): 很少设,且大多为权臣称帝前给自己加封的。 刘宋开国皇帝刘裕、南齐开国皇帝萧道成...
武则天和李治两人,谁先动情?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武则天与李治的感情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他们的结合不仅充满了传奇色彩,也对唐...
原创 中... 商朝(约前562年—约106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王朝,它推翻了夏朝(约为前2070年—约前16...
原创 美... 西方政要赞其“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斯大林惊叹其领导下的中国共产党所创造的“奇迹”,美国各届总统更是给...
西安新发掘古墓葬3000余座,... 据“发现长安—西安考古三十年” 学术研讨会上消息 2023年到2024年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 ...
原创 一... 提到爱新觉罗,大家自然而然就联想到了高贵的皇族,这是一个专属于清朝皇室的姓氏。这一满族姓氏的含义是如...
原创 清... 前言: “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漫雌黄。”——《论诗五首》 清朝是我国的最后一个朝代,也是距离我们...
原创 清... 说起清朝,相信很多人非常愤恨吧,毕竟乾隆闭关锁国的政策,最终导致了国家落后,才会发生近代那段屈辱的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