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拍,中国艺术品市场一改去年的沉寂,五件帝王御瓷接连引爆拍场。从永乐青花的淡雅到康熙珐琅的绚烂,不仅刷新拍卖纪录,更折射出中国文化在国际收藏界的强势回归。
一、永乐青花梅瓶:7812 万港元,瓷坛王者的孤品传奇
明永乐青花竹石芭蕉图梅瓶
香港佳士得 “靛蓝若化” 专场,一件高 35 厘米的明永乐青花竹石芭蕉图梅瓶,以 7812.5 万港元成交,刷新近年永乐青花拍卖纪录。
瓷身如缩微的江南庭院:肩部云纹缭绕,腹部翠竹清雅、奇石峻峭、蕉叶舒展;青花发色似蓝宝石深邃,釉面光泽如月光流淌,抚之仿佛能触到六百年前的风雅余温。
它的身世更显珍贵:曾经 “古董教父” 埃斯卡纳齐经手,后入台北鸿禧美术馆著录。全球同类珍品仅存三件,另两件藏于北京故宫和中国国家博物馆,市场流通仅此一件。这一天价,既是资本的瞩目,更是对明初御窑巅峰工艺的致敬。
二、雍正天球瓶:7467 万港元,九龙闹海的慕古绝唱
清雍正青花九龙闹海图天球瓶
数周后,香港佳士得再掀波澜 —— 高 51.5 厘米的清雍正青花九龙闹海图天球瓶,以 7467.5 万港元成交。
瓶身九条龙翻腾于火云间,追逐火珠,近底处波涛汹涌。龙纹暗藏巧思:三爪象鼻龙追溯至宣德成化,翼龙(应龙)则是成化瓷典型图案,尽显雍正帝的慕古情怀。
全球仅天津博物馆藏有一件 “姐妹瓶”,此件为市场孤品。底部 “大清雍正年制” 六字楷书横款,属清宫最高等级落款,更添其不凡身份。
三、乾隆葫芦瓶:4635 万港元,单色釉巅峰的 “福禄” 双绝
清乾隆粉青釉葫芦瓶(一对)
三月香港中国嘉德春拍,一对高 37.5 厘米的清乾隆粉青釉葫芦瓶引发激烈竞价,最终以 4635 万港元成交,成当季瓷器拍卖冠军。
这对珍品将单色釉美学推向极致:釉色如春水凝脂,温润如玉,背后是乾隆御窑对窑温的精准掌控。葫芦谐音 “福禄”,多籽象征子孙绵延,乾隆帝亲赐 “千秋万代” 纹名。更难得的是成对保存 —— 同类器仅见 1990 年香港佳士得拍出的单只,成对亮相堪称市场奇迹。
四、雍正粉彩盘:4255 万元,三十年升值十倍的 “老战神”
清雍正粉彩过枝 “福寿双全” 八桃五蝠大盘
北京保利春拍,一件直径逾 50 厘米的清雍正粉彩过枝 “福寿双全” 八桃五蝠大盘,以 4255 万元人民币成交。
盘上桃枝自盘心舒展,沿内壁攀至盘口再延伸至外壁,形成 “花开两壁,桃实相连” 的妙景。“雍八乾九” 的规制暗藏其中:八桃是雍正标志,五蝠谐音 “五福”,尽显吉祥寓意。
它的升值轨迹堪称传奇:1994 年首拍 442 万港元,2020 年疫情中以 3852 万成交,三十年间身价涨近十倍,印证了顶级官窑作为 “硬通货” 的不朽魅力。
五、康熙珐琅盌:3360 万港元,中西合璧的彩瓷实验
清康熙珐琅彩胭脂紫地开光花卉纹盌
香港苏富比春拍,一只 14 厘米的清康熙珐琅彩胭脂紫地开光花卉纹盌,以 3360 万港元成交。
盌身四面开光内,牡丹、菊花等四季花卉绘得细腻如工笔。最珍贵的是 “康熙御制” 蓝料双框款 —— 这是皇帝书房专属赏玩器的标志。胭脂紫釉因含金配方流动性强,成品率极低,存世量仅占清宫旧藏珐琅彩的 7%,多藏于台北故宫,市场流通极罕。
虽成交价略低于 2017 年同款,但康熙珐琅彩存世不足百件的稀缺性,仍让它稳居榜单。
这五件珍品,既是中国古代御窑工艺的巅峰见证,也是文化价值跨越时空的生动注脚。当拍卖槌落下,它们的故事仍在续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