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下午,由中原出版传媒集团、中原传媒股份公司主办,大象出版社承办的“《惹木与蓝》新书发布会”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N1馆举行。
出席本次活动的嘉宾有: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儿童文学委员会原主任高洪波,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会长、文学理论家孙建江,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冯臻,中原大地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编辑董中山,大象出版社副总编孟建华,《惹木与蓝》作者、格尔木市作协主席唐明。
董中山在致辞中对出席发布会的来宾表示欢迎与感谢。他强调中国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宝贵财富,《惹木与蓝》围绕加牙藏毯非遗及传承人展开,承载着珍贵的文化遗产价值和民族情怀。董中山指出,本书创作意义重大,能让读者了解传统文化,增强儿童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培养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随后,唐明在发布会上分享了创作历程。她10岁随父母移居青海,足迹遍布青海各地,大美青海是她创作灵感的源泉。本书创作中,唐明深入了解藏毯历史、工艺和文化意义。她特别感谢青海加牙藏毯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杨永良及其家人,感谢他们提供的专业知识和支持。发布会现场,唐明还展示了杨永良手工编织的加牙藏毯小卡垫,该卡垫采用西宁大白毛,以8字扣、60道工艺制成。她希望通过新书,让更多人关注文化遗产,共同守护民族文化瑰宝。
在对谈环节,各位专家从不同角度对《惹木与蓝》进行了专业点评。
高洪波认为《惹木与蓝》是继《河源清澈》后,唐明以藏族儿童为主角的又一优秀作品,该书题材独特、角度新颖。书中主角惹木虽为红绿色盲,却以“织就蓝色龙抱柱毯”为奋斗目标,在父亲放弃、哥哥离开的困境中完成“龙抱柱”藏毯,展现了非遗传承与儿童成长的主题。他肯定该作品文笔细腻、语言讲究,并认为这本书是一部关于文化遗产与儿童成长的有趣味的优秀作品。
孙建江从主题出版角度分析,强调当前儿童文学需在“好故事中传递主题”。《惹木与蓝》以藏毯这一拥有年千历史的非遗为核心,通过小主人公的学习过程,将染色、纺织等工艺知识自然融入情节。书中通过高僧解答困惑的方式呈现藏毯历史,避免了知识的生硬堆砌,实现了“主题正确”与“文学性”的统一。他认为该书主题正且故事独特,装帧设计也十分用心,书中的故事能够很好地激发儿童读者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冯臻称赞该书“地域性丰厚”,作者扎根青海藏区原生态生活,将非遗知识“硬核”转化为情节推动力。他指出,小说虽无强烈外部冲突,却通过人物内心矛盾(如父子价值观差异、哥哥远行的情感冲击)形成“暗流涌动”的张力;以“惹木”(藏语“蓝色”)和“蓝”的双关命名,浓缩了人物成长与藏毯文化的关联,细节刻画生动,父亲形象尤为立体。他认为,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藏毯文化与儿童成长的故事有机结合,使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藏毯文化的魅力。
发布会现场,专家一致认为,《惹木与蓝》通过儿童视角巧妙联结非遗文化与成长主题,为新时代主题出版提供了“以文学讲好文化故事”的范本。
据悉,该书为大象出版社策划的“文化遗产里的童年”丛书中的一种,这套丛书不仅向青少年读者介绍了中国丰富的文化遗产,更传递了生态保护、家庭亲情、成长与自我实现等多重价值。
编辑:黄茜
上一篇:高云:从插队知青到艺术大家
下一篇:赵春雷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