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感受鄂温克驯鹿文化(新书问答)
创始人
2025-07-24 17:31:05
0

徐妍迪

使鹿鄂温克人玛尼与女儿敖娜在大兴安岭深处与驯鹿群在一起。

使鹿鄂温克人古革军在大兴安岭深处与牧养的驯鹿在一起。

驯鹿是地球上唯一一种不论雌雄均长角的鹿,被誉为“森林之舟”。生活在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的使鹿鄂温克人是中国境内唯一饲养驯鹿并完整保留驯鹿文化的族群,其文化是泛北极圈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王伟创作、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唯一的驯鹿部落——使鹿鄂温克人的时代肖像》,以大画幅影像与翔实文字,聚焦34位使鹿鄂温克人,展现了他们从山林到城市、从传统到现代的生活变迁,为读者打开一扇了解驯鹿文化的窗口。该书今年6月亮相第31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受到中外读者关注。近日,我们与该书作者展开对话,探寻这部作品背后的创作故事。

问:是什么契机让你接触到使鹿鄂温克人,并决心用10年时间记录这个族群?

答:2011年,我作为摄影师受邀前往根河市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进行采访拍摄。使鹿鄂温克人生产生活中透露出的原始、神秘、独特的文化气息令我动容,而许多年轻一代的使鹿鄂温克人选择了山下的现代生活。职业的敏感让我意识到这是一种亟需被记录的文化形态,我便萌生了利用影像为后人留下这份珍贵文化遗产的想法,这也揭开了“敖鲁古雅影像之旅”的序幕。

我先后30余次深入“驯鹿部落”进行考察调研,借鉴影像人类学中的田野考察法,在不同季节深入使鹿鄂温克人居住地,将自己融入他们的生活中,并通过艺术摄影与纪实摄影的镜头语言,为使鹿鄂温克人创作时代肖像。2018年,该影像创作项目获得国家艺术基金立项资助,加快了项目推进。

问:影像记录对这类快速变迁中的族群有何特殊价值?你认为哪些细节最能体现族群的文化心理变迁?

答:影像记录作为一种“动态档案”具有不可替代性。老人抚摸驯鹿的指尖力度,驯鹿迁徙时在雪地上留下的蹄印深浅,人们剥制桦树皮时的肌肉记忆……这些承载文化密码的肢体语言与场景,唯有影像能原真留存,为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提供可视化证据。

同时,影像能揭示变迁中的“文化抉择”,为原住民文化保护提供参考。镜头可以捕捉到个体在传统与现代碰撞中的真实状态,比如老一辈猎人抚摸猎枪时的沉默,年轻人用手机直播驯鹿,却不说鄂温克语,青年女性穿着机器刺绣的鄂温克纹样外套,搭配潮牌运动鞋……影像成为解读族群生存策略的视觉人类学文本。保护好原住民文化,中国和世界都在努力,这些记录也让中国故事汇入全球文化保护的话语场,为人类应对文明存续难题提供东方案例。

问:拍摄过程中如何获得当地人的信任恐怕是一个难题。你是如何解决因环境或文化差异导致的沟通困难?

答:使鹿鄂温克这一特殊的少数民族群体近年来受到世界学者和媒体的关注,相对于过多的“曝光”,他们更渴望生活不被打扰,这是我在第一阶段的考察调研中发现的。从那时起我就非常注重跟当地族人的沟通,哪怕几天不开机,也要等到对方打开心扉、接纳我,才开始创作。通过自己的真诚和行动,我给部族老人们留下了较好的印象,为后期拍摄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此外,使鹿鄂温克人居住的“猎民点”大多位于大兴安岭原始森林腹地,这里路况极差且无通讯信号,客观上也为拍摄增加了一定难度。

问:作为摄影师,你是如何理解并呈现驯鹿文化的,如何平衡“客观记录者”与“文化介入者”的身份?

答:我认为驯鹿文化是一种活态的文化,它与自然深度绑定,并在时代中不断变迁。我选择用“沉浸式观察”的方式呈现它,力求捕捉其本真的日常性与独特性。我承认摄影师存在的天然介入性,因此更强调反思、克制、尊重和伦理责任。

我追求的“客观”,是最大程度地忠实于我所观察和理解到的现实,并通过严谨的影像叙事将其传达出来,同时清醒地认识到自身视角的局限,力图将讲述的主体权尽可能交还给文化持有者本身。最终,我希望我的作品能成为一扇透明的窗户,让世界得以更真实、更深入地看见并理解中国使鹿鄂温克人与他们的驯鹿文化。

问:推动驯鹿文化走向世界,官方和民间都在努力,你希望这部新书能发挥什么特殊作用?

答:外界(包括海外观众)常常将驯鹿文化想象成一种原始的、静止不变的,或者仅仅存在于遥远北极圈的“奇观”。我的作品刻意强调并挖掘使鹿鄂温克文化与泛北极圈其他驯鹿民族(如北欧萨米人、俄罗斯涅涅茨人等)在生活方式、与驯鹿的共生关系、面临的现代挑战(如气候变化、资源开发、文化适应)上的深刻关联性。这种对比视角清晰地表明,使鹿鄂温克人并非孤立存在,他们是全球驯鹿文化网络中的重要部分,同样面临着全球化时代原住民文化存续与保护中的普遍性问题。

中国驯鹿文化不是例外,需要将其置于更广阔的人类学视野与当代语境中进行讨论,展现其作为活态、变迁中的文化的价值,思考其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困境,而非将其视作博物馆里的标本。

这种关联性让海外读者更容易找到共鸣点和理解框架,降低了文化距离感,增加了作品的国际传播潜力。正如汉学家、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东方系常务副主任阿列克谢·罗季奥诺夫所说,这本书意在“让使鹿鄂温克人的故事及其承载的古老智慧在世界文明的星空下绽放出独特的光芒。”我希望使鹿鄂温克人的驯鹿文化能够通过国际展览、出版和媒体报道进行更广泛深入的传播,让世界感受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绚丽多彩。

(本文配图由受访者提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孙中山骑马... 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孙中山骑马像》作为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珍贵文物,不仅承载着对孙中山先生伟大功绩的纪...
原创 周... 周武王以战车急袭朝歌这一事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一、军事优势 强大的冲击力: 战车在...
原创 天... 1945年初,世界反法西斯战场捷报频传,德国在欧洲战场处于劣势,败局已定。在美国、英国的连续打击下,...
原创 横... 秦始皇晚年无法控制自己的后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突然发病且病情严重: 身体状况恶化...
原创 长... 纸上谈兵的故事想必大家并不陌生,战国时期,赵国大将廉颇被赵括替换下去,作为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对于战...
原创 红... 1936年11月至1937年3月,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在河西走廊,和国民党地方军阀马步芳、马步青的部队...
原创 苏... 引言 1939年后,苏联在东欧不断扩张土地,侵占了东欧诸国,建立了“东方战线”,苏联扩张领土到底有没...
财富如何毁了西班牙-《大国浮沉... 根据您提供的信息和搜索结果,我们可以对16世纪后期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发行政府债券和债务问题进行以下分...
在这里,我们竟然找到了宋代彩塑... 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法兴寺内宋代彩塑。记者钱龙摄 作者:冯宗本。 这是一个普通的名字,一个普通匠人的名...
原创 毛... 前言 自从国际战争爆发以来,无论胜利方还是失败方都会获得相应的利益和惩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