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业,2010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青年美术家协会会员,连云港市美术家协会理事,连云港市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连云港市山水画研究会秘书长,连云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李可染青年画院特聘画家、民革连云港市中山书画院特聘画家。2019、2020年分别进修于浙江陆俨少艺术研究会青绿山水班、现代工笔画院青绿山水班,2022年入选国家艺术基金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主题工笔重彩画青年创作人才培养计划。中国画作品多次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展览并获奖。部分作品被江苏省美术馆等省市级展馆和机构收藏。
聊聊我的写生观
山水画写生,于我而言,是一次对话、是一次聆听、是一次实践。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讲 “山形步步移”—— 换个角度,山的样貌就会改变,死抱着 “斧劈皴”“披麻皴” 这类成法根本行不通;王履更是直接,他在《华山图序》里直言:“吾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 写生就是带着你把视线从画谱上移开,直面眼前这块扭曲的怪石、那棵遒劲的古松。不先把自己“洗涤一下”,就装不进鲜活的山水。
中国画《皖南歙县写生》
纸本水墨 2025年 180x30cm
写生是逼出真笔墨的修罗场。古人论画,字字带刃。荆浩在太行山 “写松数万本,方得其真”,这才是锤炼笔墨的 “笨功夫”。张璪那句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从不是空话——你笔下的线条,能否扛住山石的重量?晕染的墨色,能否咬住空气的湿度?郭熙说 “远山无皴”,远观时,山峦本就是浑然一体的气象。
中国画《歙县石潭村写生》
纸本水墨 2025年180x30cm
写生是心与自然的深度对话,石涛说得最透彻:“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也。” 走进自然时,你在大山面前调整呼吸,那种身心相融的感觉,实在难以言传。
中国画《歙县石潭村写生之二》
纸本水墨 2025年 180x48cm
笔墨从不是玄学,它必须能解决实际问题。在大自然面前,你画出的每一根线、每一团墨,都该带着新鲜的生命力。
中国画《歙县阳产村土楼写生》
纸本水墨 2025年 180x48cm
所以对我而言,山水写生绝非可有可无的辅助手段。它是一次次必须进行的自我突破训练,用以拓展认知的边界;它是一次次必须完成的笔墨实验,用以深化技法的精度。它迫使我在自然这面最严苛的镜子前,不断认清真实的自己,锤炼真正有价值的笔墨。不写生,山水画容易陷入陈陈相因的死胡同;常写生,才能引来活水源头,让笔墨在当下焕发新的生机。
中国画《深渡镇阳产村写生》
纸本水墨 2025年 65x45cm
中国画《渔湾写生之三》
纸本水墨 2025年 65x45cm
中国画《渔湾写生》
纸本水墨 2025年 65x45cm
中国画《泰山写生》
纸本水墨 2025年 65x45cm
中国画《歙县昌源村写生之三》
纸本水墨 2025年 45x34cm
中国画《歙县下坝村写生之二》
纸本水墨 2025年 45x34cm
中国画《渔湾写生之二》
纸本水墨 2025年 65x65cm
请横屏观看
中国画《苏州园林写生》
纸本水墨 2025年 180x30cm
中国画《歙县下坝村写生》
纸本水墨 2025年 180x30cm
中国画《歙县昌源村写生》
纸本水墨 2025年 180x30cm
中国画《新安江山水画廊写生》
纸本水墨 2025年 180x30cm
中国画《兴福禅寺写生之一》
纸本水墨 2025年 180x30cm
中国画《兴福禅寺写生之二》
纸本水墨 2025年 180x30cm
中国画《兴福禅寺写生之三》
纸本水墨 2025年 180x30cm
中国画《连云区宋家花园松树写生》
纸本水墨 2025年180x48cm
中国画《渔湾写生之一》
纸本水墨 2025年 180x48cm
中国画《歙县茶园写生》
纸本水墨 2025年138x34cm
中国画《歙县昌源村写生之二》
纸本水墨 2025年 138x34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