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暑期,各类博物馆凭借其独特的文化魅力,成为青少年度过假日的热门之选。近日,晋阳古城考古博物馆举办了瓷器修复和瓦当拓印活动,带领孩子们走进历史深处,开启一场与文物和传统技艺的奇妙邂逅。
活动现场,孩子们的指尖拂过瓷片的裂痕,用墨色在宣纸上缓缓印出瓦当的纹样,让古老的图案诉说着往昔故事。这些看似简单的实践操作,让沉默的文物摇身一变,成为了会“说话”的老师,以独特的方式,搭建起历史与青少年之间的对话桥梁。
文物修复的过程,恰似一场破译历史密码的奇妙旅程。在拼接碎瓷时,孩子们急切地想要知道瓷器的“前世今生”;在拓印瓦当时,他们追问“为什么古人喜欢刻云纹”。这种带着好奇心的主动探索,让曾经遥远的“晋阳古城”在孩子们的脑海中有了具体的形态与温度。
“当孩子们沉浸在这些传统技艺中,不仅学到了实用的手艺,更深刻了解了古人对待器物的敬畏之心、对待细节的极致追求。”活动负责人表示,如今,越来越多的博物馆通过“可触摸的历史”这一创新方式,打破了玻璃展柜的阻隔,让青少年从文化的旁观者转变为积极参与者,让文物从“展品”华丽变身为“教材”。
山西新闻网记者 冯耿姝
(责编:王晓艳、金环)
上一篇:魏学鹏陶瓷油画作品赏析
下一篇:全球杰出华人艺术功勋人物朱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