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陵山腹地,仲夏的酉阳县天馆乡杉坪村玉米金黄,丰收在望。与此同时,驻村第一书记孔宇用两年任期开展的《礼赞人民——为杉坪造像》行动也迎来了“收获季”。这位重庆市委办公厅帮扶集团派驻的“画家书记”用70幅水彩肖像记录该村典型人物,留下一份饱含深情的“乡村振兴记忆”。
《礼赞人民——为杉坪造像》行动中孔宇所画村民画像。
画笔叩心门:建构干群连心桥
7月14日上午,杉坪村便民服务中心大厅里,孔宇仔细擦拭着刚装裱完成的水彩画框。这些作品描绘了村中老支书、老党员、致富能手等典型人物,是他两年驻村生涯的深情总结。赶集的村民陆续驻足,村民勾顺勇第一个认领画作,连连赞叹:“嚯,还真像!跟街上照相馆拍的照片一个样儿!谢谢孔书记,这幅画我一定好好珍藏。”
时间回溯至2022年,初来乍到的大学教师孔宇曾面临“水土不服”。“城里来的书记能懂农村吗?”村民的疑虑与他的忐忑交织在一起。为打破隔阂,孔宇挎上画具、拎着粮油走进农户家,边唠家常边创作肖像。“家里几口人?”“对村里发展有啥建议?”画笔沙沙作响间,村民们的肖像逐渐成形,而“画像书记”的称呼也在村里传开。
孔宇(右)为村民画像。
实干“硬核”破难题:解渴工程赢民心
喀斯特地貌导致的季节性缺水是杉坪村的“老大难”,前任村支书勾心明来认领画像时回忆,2023年6月孔宇走访后,当即决定啃下这块“硬骨头”。经过多方协调争取,次年1月成功争取到285万元资金,建成饮水工程,彻底解决了120余户村民的季节性缺水问题。
“孔书记给我印象最深的一点,就是肯办实事。”勾心明握着肖像画感慨,“季节性缺水就建水池、铺水管,产业发展缺路就新建产业路。两年里,孔书记为村里的发展解决了不少难题,他的辛苦付出,大伙都有目共睹。”
孔宇(右)与村民合影。
村民暖心告别:艺术画像承载真情
当日中午,孔宇专程为85岁的退休村干部刘正福送画上门。檐下光影斑驳,画中老人神采奕奕。凝视许久,刘正福轻声叹道:“活了一辈子,头回有人给我画像。孔书记,常回来看看啊!”
孔宇所画的村民画像。
从大学讲堂到田间地头,孔宇用画笔记录乡村振兴中的鲜活面孔,更用行动诠释“驻村干部”的使命。扎实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这70幅肖像既是个人艺术实践的结晶,更是新时代干群关系的生动注脚。
上游新闻 谭柯 实习生 吴诗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