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朱元璋打仗时为何收养了20多个义子?对自己的事,有很大的帮助
创始人
2025-07-23 09:32:35
0

“盖明祖一人,圣贤、豪杰、盗贼之性,实兼而有之者也。”洪武大帝朱元璋,是名副其实的白手起家。他先是要饭,而后跟着郭子兴起义,逐步的有了自己的军队。他的一生中妻妾成群,共计二十六个儿子。

同时,他也收纳了二十多个义子。当然,这些干儿子大都是在他带兵打仗时所收。当江山稳固,皇位无虞之事,他就卸磨杀驴。那么,这其中究竟有何缘由?

(一)、集君父于一身,收义子有大用

“英,年八岁,造兵乱,父母相继没,孑然无依,上见其孤幼,怜之,携以归”。沐英是朱元璋的第一个儿子,因为那时候的太祖膝下无子而且看着沐英就想起了当年那可怜巴巴的自己。朱元璋一下子尝到了甜头,他发现收义子对自己的事业,有很大的帮助。

1.征战杀伐,利益捆绑体

都说事君如事父,那么朱元璋既当人家的君王又当人家的父亲,别人自然愿意为他肝脑涂地。更重要的是,收了他们当义子,这些人在战场上厮杀起来会更卖力气。因为那样,大家就会觉得和老朱家是一家人,老朱家的江山就是他们的江山,就会觉得是自己为自己在拼搏。

后来,朱元璋又收了李文忠,何文辉,徐司马还有文英等二十多个义子。这些人,可以说是朱元璋本人的嫡系。就算在他自己的军队里,也有很多“同床异梦”的将领。而对付其他的党派,朱元璋当然需要培养完全忠于自己的人。

而且,因为是义子,他们上阵杀敌,冲锋陷阵时,会更卖力气。因为他们无父无母,朱元璋和马皇后给他们食物,给他们衣服,犹如再造之恩。

很多城池,都是朱元璋义子打下来的。比如打宣州的时候,是他的义子道舍;打严州,是义子保儿;打镇江则是义子周舍。而且,这些人对朱元璋很是忠诚。

当时朱元璋义子李文忠在严州镇守,恰逢蒋英叛乱以及张士诚进攻。孤立无援的李文忠,抱着背水一战的决心,最终夺取了胜利。为正在与前线和陈友谅决战的朱元璋,平定了后顾之忧。

如果换作旁人,倒也有可能坚持一番。但那只是可能,但对李文忠而言,义父的命令,那就必须完成,即使马革裹尸也在所不辞。

2.监督将领,以防后院起火

朱元璋在没有打下江山的时候,对这些义子们那都是百分百的信任。因为那时候他的确是有些招架不过来,要忙着攻城略地,还要时刻防备那些投诚过来的军队。而义子们的首要任务,就是监视这些人。在打下一座城池后,朱元璋会派军驻守。而每当这个时候,他都会留下一个义子。

主要的目的,就是怕那些军官们,监守自盗。朱元璋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再变成了他们的。胡大海在军中的资历很老,李文忠曾和他一起镇守过城池。胡大海自然是看不起这个毛头小子对自己吆五喝六,因此双方矛盾很大。

事后,朱元璋告诉李文忠,胡大海是自己人,不用太过计较。后来,李文忠负责监督葛俊,可葛俊对李文忠破口大骂。随后,朱元璋就找了个理由把葛俊杀掉了。所以说,朱元璋的义子,主要的作用还是充当他在军中的耳目。

当然,众多义子之中,最为出众的还是李文忠和沐英。

(二)、一同打江山,不可一同坐江山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朱元璋在位期间的那场大清洗,导致几十万人死于非命。开国皇帝都不是一般人,尤其是像朱元璋这样,白手起家的开国皇帝。心狠手辣,自是在他的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也许朱元璋对义子们有些感情。但江山稳固的时候,这些人就是老朱家的威胁。毕竟,朱元璋自己还有二十多个儿子,再加上义子,该当如何分封。他也害怕义子们和亲儿子抢江山。

1.最是无情帝王家

朱元璋的义子中,很多都为他浴血奋战过。可军事天赋最高的,当属李文忠和沐英。而沐英和朱家那是有着真真切切的感情。除了此二位以外,其他的人功绩并不高。低到史书,都没有记载。即使有些领兵作战,攻城克寨,那也只是个别现象。

当朱元璋自己的子嗣增多以后,他就开始想方设法地把义子们排挤出权力中心。因为随着江南的平定和北方的收复,朱元璋须得分封王侯。所以,他让亲儿子们逐步接替义子的职位。而后,给他们一些名号很大,但是没有实权的职位。

“不可使其本宗无嗣”,这是朱元璋为逐出义子而找的借口。他说不能让人家都姓了朱,而本家没有了后代。可以说,太祖真的是很机灵,好人都让他做了。而且,还让义子们感念他的恩德。至正二十六年,就连他最喜爱的义子,沐英都改回了原姓。

所以,朱元璋卸磨杀驴的第一个目的,就是害怕那些所谓的义子抢了他亲儿子的江山。因为既然是义子,那就要给他们封地,可如此一来,自己儿子的封地就少了很多。

2.削子运动,不得不开展

朱元璋手下的很多义子,有的只会打小报告,有的则在军中建立起了自己的威望。对于这些,朱元璋都是很恐惧的。那些跟着他南征北战的大臣们,他都能够说杀就杀,把义子的地位削弱,这根本就是见怪不怪之事。

早年间,义子们于军营中就是朱元璋的化身。所以,将官对他们都是很畏惧的。如果这些人不加以铲除,很可能会因为后期的种种不公平(亲儿子分的多,义子分的少),而发生叛乱。倒不如防患于未然,直接不让他们参与分封。

朱元璋是李文忠的舅舅,也是他的养子。就这个关系,朱元璋对他仍然很不放心。在让沐英改姓的同时,给李文忠来了个明升暗降。从那以后,开始渐渐的疏远李文忠。而且,“文忠多招纳士人门下,上闻弗善也”,这也令朱元璋很反感。

义子,对于朱元璋而言终归是棋子。就算有抚育之恩,但在皇位面前,什么都显得那么的微不足道,那么渺小。如果朱元璋没有这么狠心,那么他根本就没有可能从一个乞丐,从一个和尚,成为一代开国帝王。

(三)、人心叵测,权力之下无父子

“明太祖天授智勇,崛起布衣,纬武经文,统一方夏,凡其制度,准今酌古。”清朝顺治和康熙皇帝都对朱元璋有着极高的评价,尤其是康熙,他认为即使是秦皇汉武相较于朱元璋也有很多不足之处。明太祖的很多做法,的确是过于残忍,但在他眼里天下江山永传,高于一切。

1.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相比于那些开国功臣们,朱元璋义子的结局大都还算是好的了。多少曾经为大明开疆拓土的英豪,都死在了那场浩劫之中。他们又何尝不是朱元璋的义兄义弟,他们又何尝不是坚信打下江山,自己也能够分一杯羹。

伴君如伴虎的道理,自古有之。权力会让人痴狂,会让人忘乎所以。别说是义子了,历史上皇帝斩亲儿子的案例也不在少数。

当然,也有儿子为了夺得皇位,杀父弑兄的。朱元璋害怕义子们,将来会成为威胁,会和自己的亲生子嗣争夺大明江山。

如果站在他个人的角度,那完全没有问题。如果站在人性的角度,这的确是过于残忍。可皇位和权力就是如此,它是会让人上瘾的。皇帝,等于不加节制的无限权力。当真正拥有它的时候,就会爱不释手。

他其实完全可以学着宋太祖那样,杯酒释兵权,皆大欢喜。这就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就像秦始皇,统一六国,他也没有去杀功臣,杀儿子。因为他知道,天下大权,牢牢的攥在自己手中。

2.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

朱元璋这么做,是因为历史上有很多义子上位的先例,所以他恐惧,他害怕。当年沙陀首领李克用收了十二个义子,加上亲儿子李存勖人称十三太保。虽然李存勖成功继位,最终,义子们不还是夺得了本应该属于亲儿子李存勖的江山。

还有吕布,石虎,冉闵这些历史人物,他们在起家之初,都是从别人义子做起的。最后,还不是拿走了义父的天下。丰臣秀吉也收了很多义子,然后最后还是一无所用。太过强大的义子,对于君王而言,反倒不是好事。

其实朱元璋本身对那些义子,就有养育之恩。他们大都无父无母,没有朱元璋和马皇后,能够在乱世中存活下去都很难。所以,朱元璋对待他们,也还算是可以。

结语: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朱元璋也不知道义子们会不会有一天谋反,所以还是未雨绸缪的好。不过,朱家和沐英的确相处的和一家人没什么两样。沐英就像是藩王,一直镇守着云南。

当然,朱家也想过收回统治,可当地的百姓太过于爱戴沐王。而且,沐英对朱家的感情也很深。马皇后去世,他悲伤过度,导致吐血;后来太子朱标去世,沐英病情加重,也跟着走了。

参考文献:

《明史》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小茶杯承载大梦想:创新科技赋能... 作为活动发起核心,程学斌发明的“隐茶杯”技术巧妙将茶叶封装于一次性杯底滤层,仅需注入热水即可快速享用...
闽西历史人物研究【50】:守卫... 闽西历史人物研究 系列报道 【编者按】 龙岩历史悠久,秀气钟灵,人文荟萃,物华天宝。唐置汀州以来,历...
原创 孙... 自古以来,在面对一些站队问题的时候,总是容易出现很多问题,尤其是古代选太子的时候,是最为明显的,康熙...
原创 欧... 说起欧洲,我们知道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大洲。不过大家对这个大洲的印象就是国家非常多,面积和我国差不多大的...
原创 在... 引言:在各大文明的创世神话中,古人为什么统一认为世界是神造的? 世界的起源,是自古以来人们一直不断...
原创 刘... 孤寂凄凄-径微,处心应与世尘违。朝观松鹤摩天去,暮见岩猿挽树归。瓶水一炉香满座,锡缳丈室气盈衣。空山...
原创 弥... 标题:弥天大谎!阿斗竟是曹操与刘备夫人所生?证据全在这儿! 刘禅,人称“阿斗”,在人们的印象中,他...
仿真竹编赋能乡村振兴文旅规划【... 以下项目均由“境道原竹”配合设计深化建造,从事竹结构行业17年,致力设计建造满足审美及时间考验的竹结...
原创 拿... 说起拿破仑,大家可以说非常熟悉。学习世界史的朋友绝对会知道这个人。毕竟他对十九世纪初期的欧洲有着重大...
原创 关... 三国时期的英雄豪杰,最让大家崇拜的就是关羽了,他不仅重情重义,对自己的手下将士时也是非常的厚待,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