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广东省文化馆“文心艺术空间”正式启用开放。
这一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以“文化共建、社会共享、馆众共创、全民共融”为核心理念,致力于构建艺术与生活场景深度融合的文化新场域。
全民共享:公共文化服务触手可及
“文心艺术空间”启用开放活动在少儿舞蹈《大地的心跳》中拉开序幕,破土而生的美育种子向下扎根,向阳而生,以灵动之姿诠释文化之火的生生不息;阿卡贝拉《找自己》则以纯净人声传递自然万物的蓬勃生命力,呼应了文心艺术空间“极简、雅致、自然、人文融合”的设计理念。
广东省文化馆馆长蓝海红介绍,“文心艺术空间”的打造,承载着文化馆对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深层思考与实践追求。该空间将通过展演展示、沙龙雅集、美育课堂等开放活动,让文化馆成为市民终身美育的“第二学堂”,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搭建跨界对话平台,让文化馆在时代发展中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馆方表示,该空间正式启用后,将策划三大主题七场活动,从盛夏蝉鸣到初冬暖阳,让每个季节都成为流动的美学课堂。
空间赋能:分区构建新型文化阵地
“文心艺术空间”的设计巧思,藏在功能分区的“分与合”里,看似独立的演艺展示区、文化休闲区、艺术分享区、手工体验区、慕课直播区,实则是相互联动、灵活多变的空间,共同构建起满足公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文化需求的新型文化艺术阵地。
其开放式的布局打破了传统空间的边界,让市民在漫步间完成与多元文化的无界对话。
该空间启用开放当日,一进门的“琴香和鸣”展示,就让市民沉浸式感受传统文化之魅力。演艺区《广府梦华录》古典舞首秀尤为亮眼,舞者以水袖为笔、肢语为墨,在激昂壮阔的鼓点音乐中,完成一场穿越时空的古今对话。舞者在表演中化身“移动的潮汐”,将现场观众的视线引向文化休闲区的近景魔术表演。
在手工作坊区,佛山木版年画、创意扭扭棒、剪纸等体验项目人头攒动,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现场授艺,在指尖翻飞间将千年技艺化作可触可感的温度,让优秀传统文化以鲜活姿态融入市民生活。
转至慕课直播区,七弦琴《流水》的清越悠扬与广州茶艺的行云流水相映成趣。一盏单丛茶汤入口,三弦琴音绕梁,茶席间笑语连连。
市民可手持任务卡在各区间穿梭。从观看动与静的交织演绎,再到亲自动手实践,文化体验从“片段式观赏”转变为“全链路参与”,这种由浅入深的沉浸式路径,让市民得以在自然和谐轻松的氛围中感受文化的魅力,还原“生活即艺术”的本质。
【附】“文心艺术空间”活动排期表
(具体活动时间与形式,以活动预告为准)
文、视频|记者 黄宙辉 实习生 刘思琪 通讯员 邓芸芸
图|主办方提供
上一篇:2岁萌娃竟是书法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