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玉琪(1930-2012)
195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后调入广州美术学院从事油画教学
1985年创建壁画研究室,培养壁画及环境艺术研究生多名
1991年退休
曾任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壁画研究室主任
主要从事油画创作及壁画创作
一生中有两位对我影响最大的亦师亦友的老师,王肇民老师、冯玉琪老师。一位醉心于窗台静物:王老师恰似他描写的饱满、坚实、自信,无求的红苹果;一位寄情于水光山色,冯老师就像他描绘的一潭平静、清澈无尘的碧水。年青时我记住了王肇民先生的两句诗:“千万人前谁识我,百千年后几名家”这是王肇民老师说他自己。也说的是冯玉琪,我一直认定两位必是艺坛大师。
上世纪五十年代我考上了美院附中,六十年代毕业于广州美院,当时的美术教育一直沿袭苏联的教育体系,教学是非常严谨的。在苏联教学模式的影响下油画系学生都很向往,追求那种调和、响亮、高雅的灰调子。
一次学院的展览上我看到了冯玉琪老师的一幅“阳光下的男孩”头像在一派苏联画风的展场上显得非常另类,令所有人耳目一新,它没有我们追求的所谓三度空间,相反把空间大大地压缩了,更没有高雅的灰调,然那几抹阳光下的明亮,纯静的色彩却令我至今难忘。这一刻起我认识了在油画领域中独树一帜的冯玉琪老师,也明白了油画表现手法的多样性。
从此我也懂得,老师的一点启示能造就一个人。往后的日子里我努力地找寻、接触西欧绘画,并大量地临摹学习印象派的绘画。在凡高的作品里找到一些和冯玉琪老师相似的东西,但与凡高相比冯玉琪老师的画更理性、更严谨,更具美感,而且有一种独特的东方文化蕴味,它不是抽象,也不是印象,它是对事物充分了解认识后归纳,概括的意象,这是中国人的油画。
在绘画领域里,王肇民、冯玉琪同样是各有建树的大师。我更想说的是他们是当代的文人画家。希望有更多有识之士来认识他、推介他,不要忽略了我们身边的一位大师。(撰写/田沧海于2012新年)
深秋的水杉 65cm×92cm 2005 布面油画
向日葵 75cm×66cm 2000 布面油画
夏季的水杉 65cm×92cm 2000 布面油画
西湖-5 38cm×55cm 1978 纸本油画
梯田 55cm×38cm 1987 纸本油画
树林 38cm×55cm 1981 纸本油画
上海 55cm×38cm 1978 纸本油画
山村-7 38cm×55cm 1980 纸本油画
山村-1 38cm×55cm 1980 纸本油画
林-3 38cm×55cm 1980 纸本油画
康巴 72cm×94cm 布面油画
九寨沟 73cm×92cm 2008 布面油画
洞庭湖-2 35cm×55cm 1981 纸本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