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暑假过半,家长们的“鸡娃”战场又添新装备——字帖。天猫数据显示,7月以来小学生字帖订单量同比暴涨350%,部分店铺甚至卖断货。练字,这个曾经被忽视的基础技能,为何突然成为暑期“顶流”?是教育内卷的新赛道,还是家长们的又一次跟风?
现象:字帖销量激增,家长“字”在必得
“每天练一页,开学惊艳全班!”——某电商平台字帖广告语直击家长痛点。
据天猫最新数据,小学生字帖类目7月销量同比增长350%,其中同步课文练字帖、古诗词字帖最受欢迎,部分热门款甚至需要预售。
家长心声:
“现在考试卷面分越来越重要,字写不好直接吃亏!”(北京海淀家长李女士)
“暑假总不能天天玩,练字既能静心,又能学知识,一举两得。”(江苏南京家长王先生)
背后原因:卷面分焦虑+短视频推波助澜
1. 中高考“卷面分”压力传导
近年来,多地中高考明确强调卷面书写质量,甚至出现“字迹潦草扣分”案例。家长担忧孩子输在“起跑线”,提前布局书写训练。
2. 短视频“书法神童”刺激
抖音、小红书等平台频繁推送“7岁孩子写出印刷体”等内容,制造“别人家孩子”的焦虑,推动字帖消费。
3. 学校“隐性要求”助推
部分小学将“暑假练字”作为非强制性作业,家长为避免孩子开学落后,纷纷加码购买字帖。
争议:练字真能“逆天改命”?专家泼冷水
面对字帖热销,教育专家和心理学家却提出不同看法:
1. “字帖依赖”可能适得其反
书法教育家张明远指出:“练字需要专业指导,单纯描红可能固化错误写法,反而难纠正。”
2. 警惕“表演性练字”
心理学家刘芳提醒:“如果孩子只为拍照打卡练字,反而会丧失对书写的真正兴趣。”
3. 家长焦虑被过度消费
有业内人士透露,部分字帖商家刻意夸大“书写差距”,利用家长恐慌心理营销。
独到观点:练字可以,但别“卷”偏了
与其盲目跟风买字帖,不如理性看待书写教育:
结语:字帖不是暑假的“救命稻草”
练字本是修身养性的好事,但当它变成又一项“必打卡任务”,可能背离了教育的初衷。这个暑假,你是给孩子买了字帖的家长吗?欢迎留言讨论!
(本文为搜狐号独家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