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l 郚汶说·怡园知事
作者 l 刘郚汶
图片 l 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
欢迎联系授权转载
“心之所向 素履以往 生如逆旅 一苇以航 ”
从2015年开始,潍坊市就在加强与山东艺术学院的合作,很多潍坊人也期待山东艺术学院设立潍坊校区。从之前的杜昌文书记,到现在的刘运书记,刘建军市长都与山东艺术学院进行过深入的交流。小编当时写过关于潍坊招院引校的稿件,期待通过高等教育发展助力潍坊的发展。现在潍坊学院党委书记徐梅履新山东艺术学院,而本身山东艺术学院与潍坊有很多契合点,现任院长徐青峰也是潍坊青州人,大家对潍坊与山东艺术学院有着更深的合作期待。就写下了以下的材料,更想跟大家一起研究下:联合国“手工艺之都”潍坊,为何必须引进山东艺术学院落户?从潍坊风筝到世界舞台,山艺校区能带来多少国际影响力?从青州到潍坊:山东艺术学院的“东进”之路为何不能再拖?山东艺术学院潍坊校区:胶东经济圈的文化新引擎潍坊为何急需山东艺术学院落户?服务“文化强省”战略,山艺潍坊校区为何势在必行?
作为山东艺术学院现任党委书记,徐梅书记在调任山艺前,曾于2022年9月至2025年6月担任潍坊学院党委副书记、党委书记。在潍坊工作期间,她主要围绕高等教育改革、校地融合、学科建设等方面做出重要贡献,为后续推动山东艺术学院与潍坊的合作奠定基础。在潍坊学院期间,徐梅书记已与潍坊市委市政府建立紧密协作关系,熟悉地方政策与需求,为后续推动山艺潍坊校区落地提供人脉与经验支持。她主导的非遗保护、文创设计等项目,与山艺的专业优势高度契合,未来可跨校联动。这些贡献不仅提升了潍坊学院的办学水平,也为山东艺术学院与潍坊的深度合作积累了信任、探索了模式、搭建了桥梁。如今作为山艺党委书记,她的潍坊经验将成为推动潍坊校区建设的关键助力。
上级文件明确:“优化高教资源区域分布,重点填补地级市优质高校空白”。山艺潍坊校区是唯一能实质性解决鲁中-鲁东艺术高教盲区的可行方案。《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将潍坊定位“胶东齐鲁文化枢纽”,设立齐鲁文化生态保护区,承担非遗传承、文创孵化、文旅融合三大核心职能,但当前缺乏高校智力引擎支撑。山艺若缺席潍坊,省级战略中“济南-青岛-潍坊的艺术金三角”将缺失关键支点,导致胶东与鲁西文化发展断层。山艺专业覆盖潍坊急需的非遗活化、影视制作、公共艺术设计;现有校区布局(济南+青岛)天然形成“跨黄河流域-胶东半岛”辐射带,潍坊是必经节点。
山东艺术学院在潍坊设立校区,是基于区域文化发展战略、资源互补需求以及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综合考量,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资源整合与文化优势互补
潍坊的文化资源禀赋。潍坊是世界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潍坊非遗的核心竞争力在于风筝、年画等形成设计-生产-出口全链条产业转化。世界手工艺之都与黄河文化战略叠加,获各级国家级、非遗实验室、研培基地;通过联合国创意城市网络,主导手工艺国际标准制定,输出“非遗架起和平桥”理念。
潍坊非遗的生命力在于“三融”——融入产业、融入生活、融入世界。从乡土作坊到全球创意节点,其经验为中国特色文化保护提供范式参考。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及丰富的教育资源,但缺乏高层次艺术院校的深度支撑。通过设立校区,山艺可直接整合潍坊的“人文、历史、文化、教育资源”,将其转化为教学与创作素材。
山艺的专业优势输出。作为山东省唯一综合性高等艺术学府,山艺在音乐、美术、雕塑、戏剧等领域的师资和科研实力雄厚。设立潍坊校区可将这些优势辐射至地方,弥补区域高端艺术教育资源的不足,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二、服务地方发展战略需求
支撑潍坊文化强市建设。潍坊市委市政府将文化建设视为推动经济转型、提升城市软实力的核心抓手,明确提出打造“文化潍坊品牌”、实施“文化强市战略”。山艺潍坊校区的设立,可为当地文化产业(如设计、影视、非遗创新)提供人才与创意支持,直接服务“文化新潍坊、富美新潍坊”的建设目标。推动产学研协同发展。校区落地后,山艺的科研与教学资源可与潍坊的文化产业园区、文旅项目(如风筝节、民俗旅游)深度结合。例如,通过共建实践基地、联合创作项目,促进艺术成果转化,带动文化产业发展和公共文化服务升级。
三、响应省级战略布局
潍坊作为省内重要地级市和文化名市,其文化提升是全省战略的关键环节。山艺通过校区扩张,强化了艺术高等教育对地方文化建设的覆盖能力,符合省级层面对高校服务地方发展的定位,是为落实山东省“经济文化强省建设”部署。
潍坊十笏园文化街区有国家级非遗孵化器,汇集嵌银厂、华艺雕塑等多家工坊,提供产权交易、国际推广服务。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是全国首批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覆盖杨家埠、高密等非遗密集区,建设数字化非遗博物馆。潍坊国际风筝会连续举办40多届,放飞复兴号高铁造型风筝,衍生“风筝+电竞”跨界产品。东镇沂山祀山大典:国家级非遗,升级为沉浸式演艺《岳镇海渎》,结合槐花节、夜游露营激活文旅消费。
四、拓展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空间
定向培养在地化人才。潍坊及周边地区(如胶东经济圈)对艺术类人才需求旺盛,尤其在文化创意、传统工艺振兴等领域。本地化校区可针对性开设课程,减少人才外流,同时吸引周边生源,扩大山艺影响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校区可作为区域性艺术枢纽,开展市民美育培训、公益展览、演出等活动,强化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助力潍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由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中共潍坊市委宣传部主办的“回家过年系列之徐青峰绘画作品展”品鉴仪式在潍坊集文斋美术馆圆满举办广大艺术爱好者,在油墨水彩间感受艺术之美,于色彩光影中共度一个满溢文化韵味的佳节。
五、潍坊的区位与政策吸引力
潍坊是山东半岛交通枢纽,经济总量居全省前列,且政府主动提供合作政策支持。2015年潍坊市与山东艺术学院战略协议签署时,潍坊市政府承诺提供资源配套,双方合作机制已奠定基础。校区设立可视为对该协议的具体落实,进一步深化“互利共赢”模式。
山东艺术学院设立潍坊校区,本质是双向赋能的选择:对山艺而言,拓展了办学空间与地方影响力;对潍坊而言,注入了高端艺术教育资源,加速了文化强市目标的实现。这一布局既是响应省级文化战略的必然举措,也是高校与地方协同发展模式的典型实践。
根据公开信息,山东艺术学院现任两位主要领导(党委书记徐梅、院长徐青峰)均与潍坊市有密切的工作或地域关联,具体背景梳理如下:
一、党委书记徐梅:潍坊学院任职经历
2022年9月任潍坊学院党委副书记,2023年8月升任潍坊学院党委书记。2025年6月调任山东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在潍坊学院任职近三年,从副职晋升为正职,积累了地方高校管理经验。
二、院长徐青峰:潍坊籍贯与深度校地合作推动者
徐青峰为潍坊青州人,2021年6月任山艺院长,兼任文化和旅游部美术专业高评委、中国美协理事等职。2024年2月率队赴潍坊洽谈战略合作,与市委书记刘运等商讨人才培养、美育教育、合作办学等事项,明确加快协议落地。多次走访潍坊校友,强化地方联络。推动山艺与潍坊在公共艺术设计、非遗创新、文化产业等领域的深度融合,服务潍坊“文化强市”目标。
三、两人经历的深层意义
强化校地合作纽。带徐梅的潍坊高校管理经验与徐青峰的本地人脉及合作实践,形成互补优势,加速山艺潍坊校区建设及产学研项目落地。例如,2024年洽谈中提到的“合作办学”可能直接关联校区规划。
山艺两位校领导均强调落实山东省文化强省部署,响应省级文化战略,共同推动山艺服务地方文化发展。这一人事布局,既是山艺对潍坊区域发展的渊源,也为后续深化合作(如潍坊校区建设)提供了领导力保障。
2025年6月26日,潍坊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建军,副市长、市工商联主席陈端梅,市政府党组成员、秘书长张志海,市教育局副局长李庆华一行来校调研交流。学校党委书记徐梅、副院长彭丽陪同调研。
座谈会上,徐梅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她表示,潍坊是学校的重要生源地,学校愿意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新时代更好潍坊建设贡献山艺力量。期待双方在新起点上进一步加强需求对接,深化强强联合,在校地合作、融合发展上树立标杆、实现双赢。
彭丽介绍了学校近年来合作发展工作情况。她表示,双方应发挥各自资源、专业和人力优势,从服务国家战略、文创产品开发、学术共同体建设、产教融合与科教融汇、艺术实践与创作等方面,加强校地交流合作。
陈端梅介绍了潍坊市的相关情况。她表示,潍坊是文化大市、生源大市,希望双方在新的校地战略合作框架内,在美育教育、打造有利于扩大城市美誉度的精品力作与文旅场景等方面加强合作,用专业的力量和接地气的项目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双方围绕更好开展校地合作进行深入交流。
2024年2月25日至26日,院长徐青峰一行赴潍坊市开展战略合作洽谈。潍坊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运,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建华出席座谈会。座谈会上,刘运对徐青峰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双方分别介绍了潍坊市和山东艺术学院的基本情况,期待在以往良好合作的基础上,完成战略合作协议签订,全面落实有关合作项目,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开展高素质专业化人才培养、毕业生就业、高水准公共文化服务、高端文化艺术节庆品牌打造、大型城市景观公共艺术策划设计、合作办学和美育教育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双方领导指出,务必加快合作协议的签署和具体合作项目的落地,推动潍坊经济文化社会发展需求与山东艺术学院人才智力优势的深度融合,建立更加全面、紧密的市校合作关系,为新时代文化强省建设贡献潍坊和山艺力量。
期间,徐青峰还看望了在潍坊工作、生活的山艺校友,表达了母校对广大校友的亲切问候和美好祝愿。徐青峰一行在1993级校友、潍坊市博物馆馆长、潍坊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黄可陪同下,参观了潍坊市博物馆,观摩了有关书画展。
2024年9月23日—24日,山东艺术学院赴潍坊市高新区和安丘世界风筝公园就合作事宜进行考察和座谈。学校发展规划处、教务处、艺术实践与创作处、艺术博物馆等部门负责同志参加活动。
在潍坊市高新区,学校一行人与高新区及相关企业负责同志进行座谈交流。潍坊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财政局党委书记、局长安斌对学校一行人的到来表示欢迎,介绍了高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表达了希望学校发挥学科、师资优势同高新区开展全方位政校合作的意向。学校发展规划处负责人进一步介绍了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以及近些年在社会合作发展领域取得的进展与成效。针对潍坊市高新区的经济实力、产业发展和人口结构等情况,特别是艺术教育、艺术人才、公共文化服务等供需不平衡的现状,双方探讨了各学段艺术师资培训、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大型展演活动组织策划等的可行的合作路径和合作方式。
在由山东景芝酒业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世界风筝公园,一行人考察了园区建设。山东景芝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全平介绍了园区的发展战略、业态板块和研学业务开展情况。学校发展规划处负责人对园区转型发展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对正在筹办的世界风筝公园首届世界风筝创意大赛表达了美好祝愿。双方依据各自的优势和需求,探讨了合作挖掘整理风筝文化、开展风筝主题艺术研学等议题,特别是通过合力打造演艺和赛事、节庆活动,塑造旅游文化品牌,丰富和充实文旅元素,有机融合文化和旅游、艺术和旅游,实现合作共赢。
其实潍坊与山东艺术学院渊源很深,但是再多的战略合作都不如设立潍坊校区来的更有效果。早在十年前,2015年12月,潍坊青州市主要领导到山东艺术学院洽谈合作办学相关事宜。学校党委书记、院长出席会议。山东艺术学院主要领导表示 对青州的书画产业及文化市场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了解和认识,感受到当地浓厚文化氛围,也看到了合作办学的可能。他表示愿意发挥山东艺术学院专长,为地方文化事业发展提供支持,并在人才培养、艺术创作与研究、艺术培训等方面加强合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青州是一个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的城市。山东艺术学院选择青州是强强联手,渴望为山艺服务,努力满足山艺所需的条件,形成企业投资、政府服务、山艺入驻的良好局面。 双方商定,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在相关政策的框架下,签订校地战略合作协议,为繁荣山东文化艺术教育事业作出贡献。
2015年9月16日,山东艺术学院与潍坊市人民政府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在潍坊市举行。山东艺术学院党委书记李宗伟,院长张志民,副院长高启光;潍坊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杜昌文,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邹庆忠等领导出席签约仪式,高启光 、邹庆忠分别代表山东艺术学院和潍坊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潍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工作,全力打造文化潍坊品牌,大力实施文化强市战略,加快实现经济文化强市建设新跨越。同时,在发展过程中,也迫切需要文化艺术人才的支撑和教育支持。通过与山东艺术学院建立战略合作 机制,将拓展合作领域,实现文化艺术资源共享,共同推进文化新潍坊、魅力新潍坊、富美新潍坊建设 。 山东艺术学院代表团一行根据双方达成的合作意向,对下一步将要合作的项目进行了现场考察,并与潍坊市高新区、潍城区,潍坊市文广新局以 及青州市委、市政府有关负责同志研讨了具体合作项目的可行性和操作方案。 充分发挥山东艺术学院人才、教育等优势,为潍坊的人才培养、艺术创作、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共同推动潍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同时,潍坊的经济文化资源优势也对促进山艺深化综合改革、开展艺术创作与艺术实践、促进学生就业创业以及整体开放办学发挥巨大的作用。
据说消息人士说,山东艺术学院与青州市政府拟在潍坊青州设立"山东艺术学院青州分院",规划占地约800亩,定位为"传统工艺与非遗传承基地"。规划包含教学区、非遗大师工作室、艺术创作中心三大板块,重点对接青州书画产业、青州古城、青州博物馆、非遗文化艺术、农民画小镇、泰和山、黄花溪、仰天山、井塘古村等文旅资源和艺术资源。但是后来不知为何暂时搁浅。现阶段潍坊市与山东艺术学院合作又进入了崭新的阶段,期待能够落户山东艺术学院的潍坊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