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山回荡青春“理”响——安溪“茶小宣”锻造时代宣讲先锋
创始人
2025-07-18 22:02:47
0

为持续深化拓展“三争”行动,锻造堪当重任的茶乡青年干部队伍,今年,安溪县委宣传部联合县委组织部、党校、团县委、县社科联,创新打造“茶小宣”——安溪县青年理论宣讲先锋队员选拔赛。

历时五个多月,来自24个乡镇党委及17个系统党委的61名优秀青年干部,平均年龄不足30岁,历经初赛、复赛、决赛三轮激烈角逐。从扎根基层的“三顾茅庐”搬迁故事,到艺术点亮乡村的振兴之路,再到守护一方安宁的铁血誓言;从初赛的“本色”展现,到复赛的视角升维、模式创新,再到决赛的“硬核命题”乡土表达、难题破解与实干担当,“茶小宣”们用带着“泥土味”“烟火气”的鲜活语言和源自一线的真实案例,将党的创新理论、安溪发展实践,转化为可感可触的“青言青语”,并融入非遗、音乐、短视频等创新形式,让宣讲直抵人心、引发共鸣。

茶乡青春“宣”声起 理论入心化于行

——评“茶小宣”安溪青年理论宣讲先锋选拔赛初赛

初赛现场。安溪县委宣传部供图

思想引领方向,青年孕育未来。在安溪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上,“茶小宣”青年理论宣讲先锋选拔赛初赛的青年才俊,以青春之姿、实践之思,在讲台上生动演绎了“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青年力量”的时代命题。他们用鲜活的语言和真实的案例,勾勒出茶乡青年扎根基层、奋发有为的“思想图谱”。

以人民为中心,做好群众工作。聚光灯下,23岁的乡镇干部黄鸿伟以白濑水利枢纽搬迁工作中的“三顾茅庐”故事,诠释了基层干部的担当。面对不解与抵触,他用耐心倾听、细致解答、真诚沟通,将政策温度传递到群众心坎,最终赢得理解支持。这抹“本色”,是青年干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生动注脚。

心怀故乡沃土,筑梦乡村振兴。24岁的小学教师黄渊明满怀对故土的深情,热情推介金谷溪岸艺术村的振兴之路。在乡贤引领下,艺术创意激活沉睡资源,守护绿水青山,传承文化根脉,更铺就了村民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这抹“亮色”,彰显青年一代投身乡村振兴、建设美丽家园的澎湃热情。

守护一方安宁,绽放最美芳华。27岁女刑警张君萍一身警服英姿飒爽,讲述惊心动魄的追凶历程。她与战友们凭借过硬本领与顽强意志,历经艰险,终将潜逃多年的凶犯绳之以法。台下经久不息的掌声,是对无畏守护者最高的礼赞。这抹“底色”,是茶乡青年干警捍卫正义、守护一方平安的忠诚誓言。

比赛现场,青春气息扑面而来。融入流行音乐的短片、数据可视化的PPT、现场演绎的闽南语民谣……这些创新形式,让理论宣讲告别刻板,变得可感可触。“青年说给青年听”“青年说给大家听”的模式,有效打破理论传播的“次元壁”。尤为可贵的是,初赛案例90%源自基层一线与县域治理实践,涵盖生态、振兴、治理等领域,真切映照出安溪青年将个人理想自觉融入全县发展大局的清醒认知与主动作为。

安溪县委宣传部精心构建的青年理论武装体系与“选拔-培养-实践”全链条机制,让青年成为理论传播的主体,将“理论话”转化为“青言青语”。这不仅是安溪探索新时代青年理论宣讲路径的首创实践,更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茶乡大地落地生根、在青春奋斗中焕发持久生命力的关键一步。

点燃理论星火 奏响成长节拍

——二评“茶小宣”安溪县青年理论宣讲先锋队员选拔比赛复赛

复赛现场。安溪县委宣传部供图

砥砺青春志,奋斗正当时。在“茶小宣”——安溪县青年理论宣讲先锋队员选拔赛复赛舞台上,青年宣讲员积极展现自我。从初登舞台的青涩到复赛绽放的从容,青年们用行动诠释着成长的力量,也彰显了理论宣讲背后的青春担当。

复赛,是以赛促学的“淬火场”。选手们不再局限于理论陈述,而是深入探索将政策理论与实际案例深度融合,以手工艺人的“匠心故事”解码文化自信,以湖西村为例感受乡村振兴,让晦涩知识变得通俗易懂。为讲好每一句话,他们反复打磨语言,从语速、语调的把控,到情感的传递,不断精进表达技巧,力求以富有感染力的话语打动听众。围绕宣讲主题,选手们则是带着问题深入调研,采访沟通、实地走访,捕捉最鲜活的素材,致力于提升内容的针对性与吸引力。更难得的是,选手间互帮互助,分享经验、互相点评,在交流讨论中共同进步。这不仅是技艺的较量,更是青年选手携手提升自我、迈向成熟的阶梯。

复赛,是视角升维的“瞭望台”。他们不再局限于个人经历或单一案例,而是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茶乡发展图景。有的选手以基层工作经历为切口,讲述“以人民为中心”在安溪的生动实践;有的结合行业特色,用电力蝶变、生态治理等案例,展现乡村振兴的多元路径。这种叙事的升级,既让宣讲更具说服力,更折射出青年对“小我”与“大我”关系的深刻认知——他们不再满足于讲述别人的故事,而是成为“故事的书写者”。

复赛,是模式创新的“试验田”。更令人欣喜的是,选手们勇于打破传统宣讲模式,在比赛中大胆探索多样化的表达形式。他们将非遗元素融入宣讲,用手艺人表演、民俗展示等创新形式激活理论传播;有的用短视频展现安溪的“诗与远方”,有的则以互动问答的方法让宣讲更生动、更贴近生活。这些创新让理论宣讲不再是枯燥的说教,而是充满地方特色与人文温度的生动演绎。

安溪“茶小宣”复赛,生动展现了青年宣讲员在思想淬炼、实践锻炼中的华丽蜕变。从初赛到复赛,青年们实现了从理论生硬陈述到深入浅出阐释的跨越。这场赛事不仅是宣讲技能的竞技场,更是青年干部深化理论理解、提升实践能力、锤炼担当精神的重要平台。选手们在备赛、竞赛过程中展现出的学习力、思考力、创新力和协作精神,正是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的生动体现。他们的进步,为讲好安溪故事、传播党的声音注入了强劲的青春力量,也昭示着青年一代在服务基层、推动发展中不断成熟的坚实步伐。

挺膺担当砺青春 奋楫笃行向未来

——三评“茶小宣”安溪县青年理论宣讲先锋队员选拔比赛决赛

决赛现场。安溪县委宣传部供图

青年有为,未来可期。当晨雾漫过梯田般的茶园,一群年轻人铿锵有力的声音正穿透山岚,激荡出这片土地最蓬勃的脉动,他们是“茶小宣”——安溪青年理论宣讲先锋队员。在不久前安溪县青年理论宣讲先锋队员选拔比赛总决赛的舞台上,9位“茶小宣”把“安溪精神”“县域经济”“全面从严治党”三大“硬核命题”,讲出了泥土味、烟火气,更讲出了新时代青年的铁肩膀、硬脊梁。

决赛舞台上,“茶小宣”们舒展自如,渐入佳境。湖头镇纪检干部龚铒栟将村务监督平台比作“阳光果”,凤城镇选调生谢楠以“一份报销单退三次”的故事诠释作风建设,实验小学教师黄渊明戴着红领巾给茶树挂认养牌……这些带着露珠、冒着热气的表达,让党的创新理论像安溪铁观音一样,入口回甘,直抵心田。“茶小宣”们深谙一个道理:好的宣讲不是“我说你听”,而是“我们一起想”。他们把话筒对准田间地头、茶园车间、项目工地,用“12345”这样的数字密码解读百亿茶产业,用“山里·山外”鲜活对比展现城乡融合。这样的宣讲,既有理论的高度,又有泥土的芬芳。

面对发展中的难题,“茶小宣”们不躲不绕。虎邱镇宣干王碧霞用“安溪模式”回应县域经济之问,安溪县人民检察院钟秋梅以“法治温度”破解产业转型之困,来自长卿镇的徐艳艳借“茶商闯广州”故事解答乡村振兴之惑。他们用青年人的锐气,将政策文件中的“大道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金钥匙”。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些青年不只是“说得好”,更是“做得实”。龚铒栟把数字监督平台建到村口,让每一分集体资金都在阳光下运行;钟秋梅为茶农追回被骗货款,让法治成为最好的营商环境。

“靠自己骨头长肉”的安溪精神,在“茶小宣”身上得到最好传承。安溪县融媒体中心吕海燕挖掘“米粉代燕窝”背后的清廉家风,官桥镇选调生梁小素重温龙门隧道建设时全民捐款的壮举,祥华乡党建办陈伟芬讲述茶农“向石头缝里讨生活”的韧劲……这些故事里,藏着安溪从国定贫困县跃升至全国百强县自强不息的精神密码,也展露出“茶小宣”们善于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在锤炼中不断走向成熟。

青年影响青年,青年带动青年。这支在决赛中脱颖而出的“茶小宣”——安溪县青年理论宣讲先锋队,开口能讲、提笔能写,能思善谋、实干笃行,假以时日将成为安溪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当“茶小宣”从一场赛事升华为茶乡青年干部成长的必修课,通过“一名青年”带动“一群青年”“一群青年”影响“一城青年”,安溪便拥有了最珍贵的人才资源,未来必将更加光明璀璨。(梁嘉鸿 刘婷婷 黄如莹)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魏... 魏蜀吴,三国每个阵营选出三个最猛统帅的话,魏国应该是:曹老板,张辽,曹仁。 曹老板的指挥能力是无可置...
原创 朱... 1、 荣国公 —张玉(1343年-1401年):今河南开封人。“张玉善谋,朱能善战”,是朱棣的左膀右...
原创 历... 免死金牌这个东西在古装电视剧里面是经常出现的,此牌一处,那就相当于是有了金钟罩,皇帝都不能把他怎么样...
原创 茅... 茅台酒厂不光有个季克良先生,还有个不可忘却的邹开良同志。在邹老的面前,说季克良先生是茅台的鼻祖那就显...
原创 顺... 如果说起清朝的痴情帝王,顺治皇帝一定是榜上有名的,这个六岁登基的少年天子,在母亲孝庄太后的一路扶持下...
原创 三... 三国演义当中,如果说起来最勇猛的武将,那么吕布和赵云绝对是大多数人的选择!吕布便不用多说,三国第一战...
原创 美... 一说到房子,我们都羡慕美国人拥有的土地是私人的,可以在土地上随便折腾,房子是怎样盖就怎样盖。 可是美...
原创 陈... 1959年3月的一天下午,彭总正坐在办公室里看文件,陈赓忽然闯了进来,对彭总埋怨道:“原来是你告了我...
原创 孝... 孝庄的倾心付出终于在孙子身上得到了回报,康熙刻苦耐劳、兴趣广博,小小年纪就文韬武略、样样了得,这为他...
原创 神... 在我们阅读欧洲的历史著作时,总会碰到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和神圣罗马帝国等等不同的称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