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古玩行:这些器形你过关了几个
创始人
2025-07-18 10:00:57
0

在瓷器中仿青铜器造型和纹饰的瓷器甚多,从古到今都有。

据文献记载,古人要用一些瓷器做祭祀品,所以就大量仿制青铜祭祀礼器的造型,这种情形以明代最盛行。

当时朱元璋当皇帝之后,下过一道命令,就是:今后祭祀的器皿都使用瓷器。据说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代替原来的青铜礼器,减少费用。后来这种现象一直延续下去。所以伴随着这些器皿的名字也就成了生僻字。盉

盉[hé](音和),盛酒器和盛水器,大腹敛口﹑前有长流,后有鋬[pàn],有盖,下多为三足。盛行于殷代及西周初期。“盉,调味也。”——《说文》,即是用于调和酒味浓淡的器物,为酒器。镞

[zú](音族),箭头,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汉·贾谊《过秦论》。簋

[guǐ](音鬼),古代盛食物的器具,自商代开始出现,延续到战国时期。“簋,黍[shǔ]稷[jì]方器也”――《说文》。甗

[yǎn](音演),是蒸食器,分上下两部分甑[zèng]和鬲[lì],有的是连体,有的分开。罍

[léi](音雷),大型盛酒器和礼器。流行于商晚期至春秋中期。鬲

[lì](音力),古代煮饭用的炊器。商代前期的鬲多无耳,后期口沿上一般两个直耳。西周前期的鬲多为高领,短足,常有附耳。西周后期至春秋的鬲大多数为折沿折足弧裆,无耳;有的在腹部饰以觚棱。甑

[zèng](音赠),古代炊具,多为陶器,底部有许多透蒸汽的小孔,放在鬲上蒸煮。匜

[yí](音仪),最早出现于西周中期后段,流行于西周晚期和春秋时期。其形制有点类似于现在的瓢,前有流,后有鋬。为了防止置放时倾倒,在匜的底部常接铸有三足、四足,底部平缓一些的无足。觥

[gōng](音工),真正器名尚不可知,觥是约定俗成之名。最早出现在商代中晚期,一直沿至西周中期,西周后期逐渐消失。有圈足和三足、四足鸟兽形之类。觯

[zhì](音只),古时饮酒用的器皿,形似尊而小,或有盖,盛行于中国商代晚期和西周初期。卣

[yǒu](音有),古代一种盛酒的器具,口小腹大,有盖和提梁。卮

[zhī](音只),古代盛酒的器皿。缶

[fǒu](音府),古代一种大肚子小口儿的盛酒瓦器。斛

[hú](音胡),中国旧量器名,亦是容量单位,一斛本为十斗,后来改为五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如... 窃以为国力因战争而衰竭其主又胸无大志诸葛姜维又何其忠心耿耿即便戮力同心恐怕也无力回天即使有喘息机会。...
原创 浅...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
原创 揭... 隋末唐初乱世,武则天娘家武氏家族,把宝压在了太原留守李渊身上,在李渊起兵时,老大武士棱和老四武士矱都...
原创 斯... 列宁时代的苏俄秉承的是集体领导制,苏共所有元老共同决定国家的发展路线和各种方针政策。哪怕列宁有组织缔...
原创 主... 主席生于1893年12月。江青生于1914年,两人相差21岁。晚年,主席八十岁高龄了,江青才60多岁...
原创 面... 中国的历史似乎总是在不断地循环往复,呈现出某种规律性。朝代更替之初,常常需要应对各种强势势力的挑战。...
原创 富... 中国旧社会的人总爱是“穷有穷根,富有富根”、“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现在这些老话都被推翻...
原创 被... 民国时期,军阀混战,诸侯割据,群魔乱舞。牛鬼蛇神们也纷纷崭露头角,被称为“混世魔王”的张宗昌,就是其...
原创 隋... ###隋炀帝杨广之女:乱世飘零的绝代芳华 在历史的长河中,隋炀帝杨广,这位既功勋卓著又遗臭万年的帝...
原创 春... 长勺之战失利的齐桓公并不甘心,也没有给鲁国喘息之机,三个月后,齐桓公派鲍叔牙领兵,联合宋国南北夹击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