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印社2025年春拍的大幕即将拉开,此次盛会不仅是一场艺术的盛宴,更是一次对地域文化深度挖掘与呈现的文化探索之旅。此次春拍将于7月23日至25日开启预展,7月26日至28日正式拍卖,展拍地点杭州国际会议中心洲际酒店。本次西泠春拍推出的27个专场中,众多与江苏息息相关的拍品和专场,犹如散落在历史长河中的明珠,被精心串联,等待着藏家与艺术爱好者的品鉴,它们承载着江苏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2025西泠春拍 孙中山逝世百年纪念专题孙中山致同盟会创始元老何天炯有关为黄花岗起义筹款的重要信札
“孙中山逝世百年纪念专题”,是对孙中山先生波澜壮阔革命生涯与南京这座城市紧密联系的一次深情回望。南京,作为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舞台,与孙中山先生的早期民主革命事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见证了近代中国与江苏的命运交织。
此次专场中的领衔拍品——孙中山写给同盟会创始元老何天炯,有关黄花岗起义筹备的重要信札(信笺二通四页,带信封一枚),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研究意义。信笺当分别作于1910年11月3日、1911年4月1日,披露同盟会内部分歧、海外筹款艰难,提出“革命党条条俱死路,只有发难与虏争死一条为吾人之生路”“ 吾党不得不冒险再图速举大事”, 可见孙中山领导革命之艰难和顽强。孙中山通篇亲笔的书信在市场中较为少见。二信直接关乎黄花岗起义,更显意义非凡,是与辛亥革命相关的重要历史文献。
2025西泠春拍林则徐致朱为弼有关江南漕运的密启册
“林则徐纪念专场”则聚焦于民族英雄林则徐在江苏巡抚任上的重要经历。本次专场中现身的林则徐罕见信札册,是他在江苏任职期间致朱为弼关于漕运改革的重要思想记录,也承载着“回家”的意义。册中“开篆后”“初七夜”二通长信均作于道光十五年(1835),煌煌三千言,是市场所见篇幅最长的林则徐信札,极为珍罕。而漕运,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的运输方式,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林则徐深知漕运改革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他在信札中详细阐述了自己对漕运现状的深刻认识、改革的具体方案以及预期目标。这本信札册不仅是他政治智慧的结晶,更是他为了国家繁荣和人民幸福而不懈努力的见证。
更为珍贵的是,这本信札册后经朱氏家族数代珍藏,朱氏后人还先后邀请林氏后裔及江南名流题跋续写,使其成为了一件跨越时空、承载着深厚文化内涵和家族情谊的珍贵文物。它不仅反映了林则徐与朱为弼之间伟大的情谊,也见证了近代史上福建的林氏和浙江的朱氏两大世家在各自先辈的影响下,在整个中华文明领域所做出的显著贡献。同时,这本信札册在闽浙两地跨越数代的文化交流中,不停地“回家”,也体现了地域文化之间的相互交融和传承。
2025西泠春拍苏天赐《怒放的鸡冠花》
在艺术领域,美术教育家苏天赐在80岁高龄所作的大尺幅罕见画作也将亮相本次春拍。苏天赐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和美术教育家,他在南京艺术学院执教长达半世纪之久,为江苏乃至全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艺术人才,可称是江苏艺术教育的一座丰碑。
此拍品为市场已知艺术家最大尺幅油画作品,长80厘米宽250厘米。艺术家在耄耋之年,用意象化的生命礼赞式的花卉“群像”自喻,是为其一生艺术成就炉火纯青巅峰之作。苏天赐的艺术创作深受西方现代主义绘画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双重影响,他将西方绘画的色彩、构图和表现手法与中国传统绘画的意境、神韵和笔墨情趣巧妙融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作品题材广泛,涵盖了风景、人物、花卉等多个领域,每一幅作品都蕴含着他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2025西泠春拍曾在张园·张宗宪旧藏生活雅玩艺术专场
2025年西泠春拍还特别呈献“曾在张园·张宗宪旧藏生活雅玩艺术专场”,精心遴选苏州古玩收藏大家近张宗宪的六十件张园旧藏珍品,全面展现一代收藏大家的生活美学与艺术智慧。本专场涵盖瓷器、杂项、铜器、西洋艺术品及书画手稿五大门类,系统呈现张宗宪先生跨越半个世纪的收藏轨迹与审美追求。
张园,坐落于江苏省苏州市,作为张宗宪的私人园林,不仅具有极高的建筑艺术价值,更是一座蕴含着丰富文化内涵的艺术殿堂。园内收藏了大量的书画、瓷器、玉器等艺术珍品,本专场的多件拍品原为张园陈设,部分珍品曾于苏州博物馆展出并出版,更有数件附有张宗宪先生亲笔题识及海关报关单等珍贵文献。这些独特的收藏印记不仅记录了艺术品的流转历程,更为研究中国收藏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苏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在收藏文化传承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2025西泠春拍八大山人 市场唯一 五尺整张《临河序》巨制
2025西泠春拍明宗室朱颐厓市场唯一绘画作品《江山渔艇图卷》
2025西泠春拍李可染 《天下第二泉》
此外,古代和近现代书画专场中,八大山人罕见的五尺整张淡墨巨幅书法《临河序》、焦竑的泥金扇面、明宗室朱颐厓市场唯一绘画作品《江山渔艇图卷》、徐悲鸿《白描观音》与李可染江南写生代表作描绘无锡惠山的《天下第二泉》齐聚。相信在此次春拍中,这些与江苏相关的艺术珍品将吸引众多藏家和艺术爱好者的关注,续写江苏文化与艺术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