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之行——当代代表性艺术家扇面主题微展
刘贞麟绘折扇面·花鸟系列专场
主办:私享艺术 私享书坊
协办:大石山房、鹤庐、知过堂、省斋、枕山庐、平水禅舍
策划:王成业
学术顾问:阴澍雨
学术主持:刘大石
风雅颂
文/刘大石
扇子,一来几千年,从权仪之仗到把玩纳凉,从蒲草翎羽到竹纸一握,早已不止于消夏,王右军、苏东坡挥翰后,此风愈胜。至明清际,扇上诗书画印几已成风,江南烟雨间,诗画相迎,游园惊梦,总是淑女“执纨”公子“怀袖”。
无边的风情,都在翻手间。
羽扇复纶巾,折扇随轻步,即使不得“万里舒霜合,一条江练横”,亦可“叶随彩笔参差长,花逐轻风次第开”,如此,亦足风雅。
挥扇既惬,书扇画扇藏扇玩扇亦成一乐。无论是花坞樽前微笑,抑或接客不着衣冠,甚而抚琴听者知音,好扇徐开,岂不快哉。
孟郊诗云: 儒风一以扇,污俗心皆平。
于是,岁逢消夏,挥扇为快,岂无笔墨。书扇画扇,藏之赏之,一时之快,一世之情。
写扇,写意;画扇,画心。
而藏之赏之,亦非扇也,盈于心扉者,无非一份岁月静好,更是彼时花开,此际闲情。
其实,对于风雅者,不光这个时代需要处理好,也当处理好往昔。阅尽千帆,然后,有一把纸扇可以相寄,一挥,一握,轻挥处,谈笑时,清风与归。
要引好风清户牖,相与此地吟江湖。见到天地,见到岁月,毕竟是见到了自己。
刘贞麟,山东巨野人。致力于中国传统花鸟画的研究、创作和教学体系建设,在经学、画论、书学、画法源流等领域均有涉猎。出版有《空山花影》《刘贞麟作品集》等画集。现为霍春阳传统艺术研究会会长、清华美院书画高研班导师、江西宜春市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百安书院创始人。
竹斋论画
文/刘贞麟
古与新不是对立,是统一的,如同手心手背不可分割。对于今人,通古是了解规律,开新是应变时势。也如同进军校学习(通古),然后上战场迎战(开新)。
石涛话语录要辩证的看,万事有变化,也有不变处。有我在,也有无我在。中国文化的高点在无我处,即尊重万物的规律,不强加自己的意识。故称顺应自然。有我之境还是小境界,是通往大道的中途驿站。石涛绘画的优点是豪放中的文气、通透、酣畅痛快,不足的地方是不太讲究,有些粗野习气。
石涛的作品属于古逸一路。他用笔厚重,有朴厚之气,已通高古之法。
食古不化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对的。尊重时时的感受,不重复过去,安住当下这一念,就是保持古新一体的状态。好的画,就是有感而发。
王冕的梅花和杨无咎相比,杨无咎的更精致,他小幅的画,更能体现笔墨精妙。大家要知道,在宋朝的时候,写意的笔墨已经很精妙了。王冕的梅花,是气势取胜的,他的梅花千枝万蕊,很繁茂但是不杂乱,气势很大。
王冕的梅花,可说是寓刚健于婀娜,有清意,这个清意是骨子里的,后来者要到这个层次,必须要有一个脱胎换骨的过程,这是最艰难的过程,也是中国画的特点。以后的所谓创新,必是要逃过这一段去,即使清初的石涛,纵使万般聪明,也没有横超王冕,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罢。
黄宾虹很难懂。他的画算是“半成品”、“毛坯房”,他一生研究的东西太大,又要探索新的形式,又要统统装进画里去,所以九十五的寿命是不够的,假如再有二十年,他一定给人们一个完美的观感,内外一如的美。他的画是“内美”--就是理法通彻,结构精良,内行看是极好。人们为什么不喜欢呢?是因为还没有搞外观,就如房子还没有精装修。
【刘贞麟绘折扇面精选】
LOT01:《牡丹》
折扇面 设色
题识:既贵且清者世之少见。贞麟
尺寸:20x61cm
LOT02:《梅花》
折扇面 水墨
题识:雪里梅花予之爱也,辛丑十一月贞麟。
尺寸:20x61cm
LOT03:《游鱼》
折扇面 水墨
题识:千江水有千江月,辛丑九月于京,贞麟作。
尺寸:20x61cm
LOT04:《幽香》
折扇面 水墨
题识:辛丑贞麟作。
尺寸:20x61cm
LOT05:《幽香》
折扇面 水墨
题识:司尘不偷懒,吾当学它。辛丑贞麟。
尺寸:20x61cm
LOT06:《寻觅》
折扇面 水墨
题识:辛丑十月贞麟。
尺寸:20x61cm
LOT07:《寻觅》
折扇面 水墨
题识:月下独酌看花开,辛丑贞麟。
尺寸:20x61cm
LOT08:《荷花》
折扇面 水墨
题识:下叶留贞素,波心映淡妆。辛丑贞麟。
尺寸:20x61cm
LOT09:《幽枝栖禽》
折扇面 水墨
题识:幽枝栖禽。戊戌小暑,贞麟。
尺寸:20x61cm
LOT10:《兰竹》
折扇面 水墨
题识:一生兰竹为清事。辛丑,贞麟。
尺寸:20x61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