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气流量”激活“消费增量” 暑期文旅市场“热”力全开 全方位激活暑期文旅消费市场 人气流量火爆
创始人
2025-07-16 08:00:43
0

央视网消息:眼下正是暑期,文旅市场“热”力全开,成为带动消费的重要引擎。上半年,国内文旅市场也出现不少创新多元的消费新场景。

总台央视记者 杨紫薇:我们现在是在江苏常州奥体中心体育场,整个场馆最多可以容纳41000人。7月20日,常州队将在这里主场“迎战”徐州队。自从5月份比赛以来,“苏超”热度持续不减,单场上座最高突破了6万人。


记者:足球场化身成为城市“会客厅”,江苏的各个城市也通过一系列促消费的举措,吸引大批观赛游客走进景区,例如在比赛中提供仿真恐龙“拉拉队”的中华恐龙园,7月以来的客流量和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了约80%。景区也推出了一系列巡游活动,丰富游客的游玩体验。

江苏常州中华恐龙园景区总经理 王凯:酒店从暑期以来,入住也是基本天天满房,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了近20%,目前我们已经推出恐龙妹妹、恐龙弟弟、“苏超”周边等多个系列的产品,恐龙妹妹系列开启预售仅仅三天,销量就突破一万件。


记者:夜幕降临,白天的暑气渐消,随之而来的是点燃的夜经济。大家吃着烧烤喝着啤酒,还可以一起通过大屏观看赛事直播;此外,各大商业街区也通过打造“美食+购物+足球”等多元的夜间消费场景,将赛事IP转化为激活夜间消费的“超级接口”。


江苏常州某烧烤店店主 张敬宇:人流量最顶峰的时候大概是之前的两倍,特别是还有从北京过来的、广东过来的,之前一天所有产出的手工串要到凌晨一点到两点卖光,现在大概是(晚上)11点左右就卖光了。

眼下的江苏,全域都是文旅赛场,24小时消费热力在线。两个月以来,“苏超”早已超越足球竞技本身,成为江苏13个城市串联文旅资源和激发消费潜力的有力引擎。据江苏省体育产业集团预测,整个“苏超”赛季将创造超3亿元的综合经济效益,江苏省平均每个城市将增收两千多万元。

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教授 宋波:以一张足球票来撬动整个吃住行游购娱的文旅全产业链的消费,以各个地方文化符号,以这样的赛事加文化、赛事加旅游、赛事加美食的方式,营造了很好的可体验的、可互动的、沉浸式的消费场景。


不止在体育竞技领域,多元业态的深度融合正不断给文旅市场带来创新的活力和持续的动能。今年上半年,现象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不仅在全球拿下159亿元人民币的票房,助推中国电影出海取得近20年来最好的成绩,还带火了相关衍生品的开发和销售,截至目前已实现了几百亿元的正版销售额。多地推出票根经济,一张哪吒2电影的票根,就能实现景区、餐饮、演出等场景的优惠联动,解锁出新的文旅消费模式。

中泰证券互联网行业首席分析师 康雅雯:后期我们也看到一些电影的拍摄空间,把它打造成一些研学文旅类似的产品,所以我们认为整个产业链,既可延长电影影响力的生命周期,同时还可以增加线下文旅的增量、活跃度、市场空间。


在文旅融合的大趋势下,今年以来,很多地方也在巧妙而深入地发掘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蛇年春节期间,江西景德镇、安徽铜陵、四川自贡等地旅游订单量都出现明显增长。

记者:各地围绕非遗纷纷推出沉浸式旅游项目。在一些古镇和古村落,游客可以观看像舞龙舞狮、非遗鱼灯巡游等等的表演,还能参与到刻纸、漆扇等传统手工艺制作,深度体验当地的民俗风情。


据统计,今年春节期间,“非遗游”的热度同比增长约四成,全国超4.9亿人次参与非遗活动;此外,今年端午假期期间,国内非遗集市相关的攻略访问量同比增长超三倍,民俗体验类目的地预订增幅超四成。

记者:苏超的好球、哪吒的“闹海”以及非遗的焕新,都在向我们展示传统文化是取之不尽的宝藏,文旅融合市场蕴藏巨大的潜能。只要不断创新、积极拓展,串联起各个业态、要素,秉持“全域就是主场”的理念,文旅的流量就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消费增量和强劲的发展动能。

满载而归 深度体验 外国游客感受立体中国

今年上半年,在免签朋友圈扩容,以及离境退税“即买即退”退税政策的推动下,“China Travel”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由常规的打卡式观光向解锁多样中国、体验多样中国而转变。


在北京秀水街,几辆载着外国游客的大巴车停在门口,游客们成批走进商场选购商品。一家工艺品店里,几位来自挪威的游客正在选购茶杯。这是她们第一次来中国旅行,到秀水街购物,他们留出了一天的时间。

北京商户:我们现在接待的外宾的话,明显量是比去年就多一些了,(包括)欧美像各个国家都会多一些,差不多数量的话(增长了)有一倍多一点。

北京秀水街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 张腾:今年的上半年,我们秀水街接待的入境游客比2024年的同期实现了翻了一番的这么一个增长,销售额预计提升在80%以上。他们对中国元素的一些文化文创产品是很感兴趣。


深圳的华强北,也是很多外国游客慕名而来的必打卡目的地,从智能手表到降噪耳机,从无人机到AI眼镜,各种品类丰富的电子产品都是他们的心头好。

深圳华强电子世界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王承珠:从市场来看,整个外国友人来华强北购物(今年上半年)同期对比是增长了50%,6月份的日均,外国朋友到华强北是7000人次,现在增长到8000人次,甚至还多。


不只是中国购,随着中国文化的吸引力增强,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期待在中国旅行的时间再长一点,对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感受能再深入一点。在北京的胡同街区,一个来自西班牙的入境旅游团正在体验一场“深度胡同游”。他们乘坐老北京人力三轮车,从什刹海地区一路穿行,到达银锭桥,了解胡同的文化内涵,接着走进一户家庭,进一步了解老北京四合院的生活形态与历史文化。

导游任超告诉记者,随着入境政策的持续优化,他能明显感觉到今年入境游客量的增长。今年,他每个月的接团数量接近去年均值的2倍。此外,外国游客的需求和旅游方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北京导游 任超:许多(外国)旅游者除了游览大众景点之外,向我们提出了一些要求,想了解北京真正的生活。2024年中轴线申遗成功,钟楼和鼓楼也是中轴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今年我们特意将鼓楼和钟楼纳入产品中。


与此同时,在免签政策红利的深度释放下,外国游客的足迹也正从一线城市、知名景区下沉至三四线城市、县域城市,给文旅市场带来新的增长点。

某在线旅游平台数据显示,文化体验类产品成为今年入境消费新亮点。非遗工坊、民俗演艺、市井生活探秘等沉浸式玩乐项目预订量同比飙升300%,其中布艺扎染、剪纸、陶艺手作等非遗体验项目最受外国游客欢迎。同时,川剧变脸,京剧演艺在携程海外平台预订量比去年增长了近10倍。端午节期间,不少外国游客加入多地划龙舟的队伍中,也让人印象深刻。

总台央视记者 吴佳灵:从拖着空行李箱来“扫货”,到在胡同里骑行、穿着汉服打卡,再到排队参观AI展、体验科技互动馆,我们可以看到,外国游客的中国之旅,不再只是“转一转,看一看”,而是正在转向文化、生态、科技等等多元融合的深度体验。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数量大幅增长。其中,北京口岸出入境外国人达290余万人次,占出入境总量的近三成,同比增长36.5%;上海接待入境游客424.8万人次,同比增长38.5%。这背后,是中国持续优化免签政策、扩大免签国家范围、提升旅游便利化水平的努力。也正因如此,中国,正成为越来越多外国游客心中的“常来常新”的超级目的地,一个更加立体、真实、生动的中国,正展现在世界面前。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北京高招本科提前批艺术B段今日... 新京报讯(记者杨菲菲)7月16日8:00—20:00,北京市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本科提前批艺术...
孙权的猜忌 张温,吴郡吴县人,父允,以轻财重士,名显州郡,为孙权东曹掾。温少修节操,“卓跞冠群”。孙权闻之,问公...
原创 历... 唐伯虎,姓唐名寅,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等,苏州吴县人,明朝著名的文学家...
原创 重... 1945年,日本天皇发布无条件投降诏书后,毛主席接到了蒋介石发来的赴渝共商国事邀请。 蒋介石的葫芦里...
原创 教... 导语 在埃及这个每个角落都充斥着神秘色彩的国度,它的每一处历史无不吸引着世人。 不论是庞大的胡夫金字...
原创 清... 刚刚看到有一位历史博主谈文字狱,又是拿元朝几乎没有文字狱,清朝文字狱很泛滥做对比,进而凸显出元朝是多...
原创 走... 引言: 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帝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它的文化影响力巨大,是基督教起...
正部级领导突然去世,退休仅11... 宋代大文学家文天祥曾说过一句千古名言,叫人生自古谁无死。的确,古往今来,不管官做多大,也不管拥有多少...
原创 外... 提及埃及,人们的脑海中总会浮现出那众多的人造奇观:金字塔、木乃伊、狮身人面像等,时隔数千年,这些至高...
原创 民... #历史开讲# 郭子仪(697年-781年7月9日),字子仪,男,华州郑县(今陕西渭南华州区)人,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