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视觉艺术的宏大版图中,摄影与绘画曾各自占据着独特而重要的位置。若说摄影的本质在于记录,以瞬间定格真实世界,那么AI的本质则无疑倾向于创意,凭借算法与数据编织出无限想象的画卷。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摄影师究竟应以记录还是创意为主,这一问题的答案正变得愈发模糊且多元。
回溯摄影的起源,它无疑是以记录为首要使命。早期的摄影作品,如同历史的忠实见证者,将人物、场景、事件以最本真的面貌留存下来。那时的摄影,追求的是对现实的精准还原,每一张照片都是时间的切片,承载着不可复制的记忆。然而,随着后期技术的不断进步,尤其是如今网上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后期创意图片层出不穷,摄影的边界开始变得模糊。我们很难再简单地判定,一张照片中记录与创意的占比究竟如何,二者已深度交融,难以分割。
此时,或许我们不必再拘泥于“摄影师”这一传统代号。不妨引入一个全新的称谓——“AI图片创意师”。因为借助先进的技术,我们能够突破摄影的诸多限制,生成各种心仪的精美图片。除了摄影和绘画这两种传统的视觉图片生成方式,AI的横空出世为视觉艺术开辟了第三条充满无限可能的道路。
网上那些应接不暇的AI图片,无不令人惊叹。它们兼具强烈的创意感、逼真的真实感、细腻的质感、绚丽的色彩,仿佛是来自另一个维度的艺术杰作。AI的出现,与当初摄影诞生时对绘画造成的冲击极为相似。曾经,摄影以其快速、精准的记录能力,让绘画的写实功能受到挑战;如今,AI则凭借其强大的创意生成能力,对摄影和绘画的传统领域发起了新的冲击。
在如今愈发成熟的AI技术面前,“一眼AI”的担忧逐渐变得多余,我们已很难分辨真实影像与AI生成图像的差别。AI生成的图片,质感细腻、光影逼真,几乎可以以假乱真。更令人惊叹的是,AI能够创造出现实中完全不可能存在的场景。那些只存在于我们想象中的奇幻画面,摄影由于受到现实条件的限制,往往难以捕捉;而AI却能轻松实现,让我们得以窥见想象世界的绚丽景象。若想在摄影中获得类似的画面,可能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与金钱成本,而现在,这一切都因AI的出现而发生了改变。
只需给AI一些脑海中的关键词,如“夕阳、沙漠、阳光、云层、逆光、长裙子漂亮的女孩”,便能瞬间生成一幅美轮美奂的画面。甚至可以将中国经典古诗词转化为优美的画面,比如李白的“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通过AI的演绎,诗词中的意境得以直观呈现,趣味盎然。即便我们缺乏丰富的想象力,也能通过模仿喜欢的作品,借助AI生成类似的图片,并加入自己喜爱的元素,如飘落的花瓣等,让画面更具个性。
面对那些我们难以亲身抵达的美丽风光场景,AI同样能大显身手。我们可以将心目中的模特形象融入这些场景,获得原本只在大脑中构思的照片。甚至还能以敦煌壁画为蓝本,制造出真人版的飞天图片,将模特置于喜爱的花丛或其他场景中,无需再像以往那样进行费时费力的合成,也无需学习复杂的合成技术。
不断更新的AI模型,让生成的图片在细节感、质感、光影、色彩等方面日益精进,短短几个月便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无论我们是否喜欢,AI都已悄然融入视觉艺术的领域。与其被动接受这一变革,不如主动学习并运用AI技术,开启视觉艺术创作的新篇章,在记录与创意的交融中,探索更多未知的艺术可能。
最后还是那句话:无论你喜不喜欢,它都已经来了!与其被动的接受,不如主动的学习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