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老舍先生曾写下《茶馆》,为何后来见不到这种平民茶馆了
创始人
2024-11-17 13:30:37
0

时代的发展有很多老行当都在逐渐消失,比如曾经满大街修钟表的店,现在也已经几乎绝迹,当然我们还常看到什么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等,仿佛一夜之间,这些东西都离我们远去,看不到踪迹了。

其实笔者是四川人,这边倒是遍地茶楼,茶馆,高档一点的地方叫茶楼,普通一点的地方叫坝坝茶,四川人有几个爱好,麻将、火锅、坝坝茶,特别是坝坝茶,物美价廉很实惠,15块到20块钱一杯,躺到椅子上晒太阳,一晒就是一天。逆风解语

老舍先生写下《茶馆》,为何之后就很难见到这种平民消费的了茶馆呢?综合其原因,还是时代背景,当时的清朝统治者腐朽没落,民不聊生,有多少人有那个闲功夫去消费呢?而且笔者觉得茶馆消失,也是分地域的,比如巴蜀地区的茶馆就一直没有消失。

老舍先生的《茶馆》表现了清末民初的时代变化

如果要说茶馆给人们留下最直观印象的,当属老舍先生的话剧《茶馆》,这是一部反映清末民初,普通人民生存状态的一部现实主义戏剧。

在这出话剧中,我们看到了老北京茶馆最初的样子,“烂肉面”、“茶汤”、“蜜糖果子”,都是茶馆里常备的吃食。逆风解语

这个地方是平民消费的场所,也是大家解决问题的地方,没有什么事情是一碗“烂肉面”解决不了的,如果不行,那就来两碗。

当然平民喝的茶,也不是什么好茶,不过就是一些细末茶,当然如果舍得出钱也是可以喝好茶的,清末时大家休闲也大多去这种地方。

而为什么消失呢?清末民初,社会动荡,连一个安静的书桌都容不下了,哪里还有人能安静的喝一口茶呢?

平民没有时间去消费,因为要生存,有钱人又不喜欢去那种场所,随着西风东渐,那些咖啡店也应运而生,从海外回来的“留洋”人士,又会选择这种新派玩意,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那种平民消费的茶馆也就慢慢消失了。逆风解语

茶叶的不是必需品,北方茶馆不多,但是在西南地区,茶馆从未消失

品茶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在生活还在颠沛流离之时,谁有心情去关注心灵上的享受。

特别是北方城市,在清末民初正笼罩在战火的阴影之中,仁人志士在追求社会出路,老百姓在努力生活,茶馆在如此背景下肯定不会有太好的发展。逆风解语

老舍先生的《茶馆》就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环境,里面有一心实业救国想卖掉茶馆的秦仲义,有谨小慎微的茶馆掌柜王利发,更有许多底层人民的卑微人生。

到最后,茶馆还是破产了。这其实就是清末民初时,为何茶馆消失的原因,在生存问题被威胁时,茶已经不是必需品了,消失灭亡都是正常的事情。

而在西南方向,因为经受的战乱有限,那种廉价的茶馆还是存在的,比如著名的小说《死水微澜》中,就有对川西坝子中茶馆的描写。

著名四川作家李劫人曾说过:“要想懂得成都,必先懂得茶馆。”另一位作家沙汀,他的代表作《在其香居茶馆里》,故事就是以一家川西茶馆为背景而展开的。

各个地方的文化不尽相同,在桂林的米粉,走出那个地方,就少了几分韵味,川渝的火锅要到川渝去吃才有滋味,有时候吃的不是味道,可能是一种氛围或者情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玄... 提到唐僧,大家都会想到《西游记》,认为他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神话人物,但其实并非如此,唐僧这一人物在我...
原创 勃... 说勃列日涅夫“夺取赫鲁晓夫政权”,真是高看他了,他根本没那个能力;说他对苏联的贡献,我觉得也可以洗洗...
原创 历... 在各国掐架如同家常便饭的春秋时期,“春秋五霸”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其中齐桓公、晋文公因为出色的才能和...
唐诡2又一位被卢凌风记一辈子的... 唐贵再次成功欺骗了观众。司马亮第一次出现时,神情冷漠,举手投足。我几乎以为他就是幕后主使。结果呢?剧...
原创 明... 电视剧《天下长河》提到清朝收复台湾事宜时,因为不是主题,所以只是一带而过:台澎金马大捷,刘国轩之子拱...
原创 宋... 只要略懂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我国历史上皇帝的寿命大多不太长(据说:其平均寿命低于普通老百姓)。可今天...
原创 辽... 辽朝是中华历史上由契丹人建立的国家,在后晋时期达到全盛。辽太宗耶律德光消灭了后晋王朝,形成了类似后世...
原创 侯... 侯君集,唐朝开国功臣,从李世民还是秦王的时候就跟随左右。同时他也是劝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的主要人之...
原创 这... 秦晋(魏)所争的河西之地,大体在今陕西东部的洛河与黄河之间。范围相当于今日华阴、华县、大荔、蒲城、澄...
保护工业遗产 推动新型工业化 人民网北京8月2日电 (记者王天乐)近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