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来了,要如何顺应时节喝茶?
创始人
2024-11-01 07:11:12
0

古人认为秋季是养生的最佳时节。立秋过后气温逐渐由升温转成降温,气候虽然早晚凉爽,但人极易倦怠、乏力等。

虽然秋季三个月都属于秋天,但细分之下可分为初秋、仲秋、深秋,而且这“三秋”气候各有特点:初秋乏,仲秋燥,深秋寒。

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夏季过多的耗损也应在此时及时补充。下面就为茶友逐一分析“三秋”,合适喝什么茶吧!

初秋9月

初秋时节是夏季和秋季的过渡期,夜晚寒气稍至,白天酷暑未消,昼夜温差大,而短期的不亚于酷暑的回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秋老虎”。

因而适合白天和夜晚喝的茶品类型会有所不同,白天以茶性凉而不寒的中期普洱生茶为宜,夜晚以茶性温和的柑普茶、青茶为佳。

仲秋10月

仲秋所对应的两个节气为白露和秋分,这一时期暑气尽消,寒气渐至,天气渐凉,一场秋雨一场寒说的就是仲秋时节,与处于夏秋过渡阶段仍旧燥热的初秋不同,所以喝的茶也不同。

传统中医理论认为,秋季燥气上升,易伤津液,因此,在饮食上应以滋阴润肺、益胃生津为宜,且以滋阴润燥为原则。

因此茶性温和,滋味甜润,汤质醇厚能够温养肠胃的普洱熟茶就是很不错的选择,如南茗佳人1998年《鹤归空山》老熟茶,甜醇暖润、茶性温和,品饮时没有新熟茶的燥火感,糯软稠滑的茶汤含着纯正的陈香、木香、缕缕药香,较为适合秋季饮用。

再者秋天自然少不了菊花茶,秋菊就是在仲秋时节开放,顺应时节品饮菊花茶也是不错的选择,《本草便读》中记载:甘菊之用,可一言以蔽之,疏风而已。然虽系疏风之品,而性味甘寒,与羌、麻等辛燥者不同,故补肝肾药中可相需而用也。

如《本草便读》中所说,菊花茶性寒,如果是体质偏热、胃火较重的茶友品饮,能够平和胃火。

不过如果是肠胃虚弱、偏寒的茶友,或者消化能力弱的老年人品饮时,最好是加之普洱熟茶调饮。

菊花清热解毒,熟茶茶性温和,如此既能降低菊花的寒性,又能使普洱茶滋味更具有层次感,还可以缓解风热感冒、头昏目眩,目赤肿痛,心胸烦热,及高血压。

深秋11月

深秋时节已经临近寒冬,天气已经较为寒凉,所以此时饮茶应该以茶性温热的茶类为宜,如茶性温热的红茶是一个较好的选择、红茶茶香高扬清劲、茶汤香甜饱满,能较好的驱寒暖胃。

红茶是较为适合调饮的茶类,如果容易上火,体质燥热的茶友可以尝试将菊花之类能够清热降火、性质偏寒的花草茶,调和到性质温热的红茶中饮用。如此既能降低菊花的寒性,又能中和红茶的热性。

如果是贫血体质虚寒的茶友,可以尝试红枣红茶,红枣味甘甜、性温和。《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红枣味甘性温、归脾胃经,有滋阴补阳、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较为符合秋季养生滋阴润燥、益胃生津之原则。

温馨提示:因为红枣中糖分较高,如果是患有糖尿病的茶友,就要尽可能的少食用或者不食用红枣。

现代人喜欢以药物来养生,岂不知“是药三分毒”,再者从生物病理学来看,长期服用药物会让我们的身体对药物产生抗药性、耐受性,反而会使得我们身体对一些疾病的抗病能力降低,免疫力下降。

重药物而轻食物是不科学的,只有将科学、健康的日常生活作息和饮食搭配在一起才是合理的。

END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晚... 这是袁世凯的三房姨太杨氏的留影老照片,杨氏虽然是出身寻常的小家碧玉,但是其相貌生得珠圆玉润清秀端庄,...
原创 他... 十四年抗战,是一段全体中国人民无法忘却的过去,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卫国战争,也是全体中国人民反抗...
原创 华... 由来已久的羁旅漂泊文化 落叶归根,安土重迁,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的人比中国人的乡土意识更浓烈了,无论...
原创 城... 城濮之战是春秋时期晋、楚两国为争夺中原霸权而进行的一次战争,因晋军主动“退避三舍”而获得更大主动权,...
原创 在... 文|夜谈 编辑|王图往迹 作为那个时代最具形象力的野心家,小胡子曾经制定了征服世界的计划,而苏联不过...
原创 窝... 窝阔台是成吉思汗极力提拔起来的继承人。但是蒙古帝国史上的大汗,没有一个人像窝阔台那样,把大汗当得那么...
原创 为... 电影或者电视剧当中,五花大绑的犯人被推上刑场,监斩官一声令下,赤膊的刽子手抬起大刀,即将斩落犯人的首...
原创 晚... 每年都有几百部电视剧在筹拍,其中古装剧就占了很大的比例,清朝电视剧以清宫剧居多,不过甚少讲家国情仇,...
康熙祭拜孔子,看见碑文迟迟不跪... 《一字之差:康熙祭孔的智慧较量》 "陛下,为何迟迟不肯下跪?"大殿内,低语声此起彼伏。 康熙站在孔庙...
刘秀:“当官就当执金吾,娶妻就... 刘秀:“当官就当执金吾,娶妻就娶阴丽华。”金吾究竟是什么? “执金吾”,这个名字在古人眼中,无疑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