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过去与现在,重新认识自己与世界、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丨新书上市
创始人
2025-07-10 16:31:35
0

《每个人都得自己长大》是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东方之子”栏目的前主持人温迪雅的随笔结集。上市之初,就已冲到当当中国现当代随笔飙升榜TOP3!

全书分为五辑,分别以生是一场寻找理由的旅程”“当爱已成为日常”“琐碎的生活”“在路上”“那些人为题,围绕个人成长、留学生活、生活中的爱恋、工作中的采访经历展开。

在琐碎的生活中,当爱已成为日常,写下的文字,是为温文:梁鸿说,温迪雅的文字有温情,透过这些篇章,我看到,一个人如何在寻找中成长;刘震云说,人生面临很多选择,重要的是做出选择。选择来源于日常的思考。

在路上,遇到那些人,走近他们,记录他们,寻求共通之处,此即“尔雅”:张泉灵说,小温“用娓娓道来的文字,带我经历了她的脆弱和勇敢,拓展了我的生命体验”,敬一丹则是“不同的路不同的风景,在小温的回望中,品味时光”。

2020年之后,每个人都更努力审视自己。温迪雅说,人生是一场寻找理由的旅程

温文尔雅,温迪雅。

2020年以来的文字结集。

清丽不矫饰,描摹之处,

皆出自亲历视角——

《每个人都要自己长大》

温迪雅 著

KEY·可以文化 |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25年6月

(即可获取)

白岩松、奚志农

倾情作序

刘震云、梁鸿、敬一丹、张泉灵

特别推荐

《每个人都要自己长大》试读

当你老了》(节选)

分别

陪伴多久才可以叫陪伴?

陪伴再久也有离别的那一天……

我在西安呆了整整一个月,陪父母过2025年的春节;等2月8日父亲的生日一过,来不急过完正月十五,我就不得不离开去北京处理自己的事。

说再见是艰难的,心中的五味杂陈,只有自己知道。

离开的前一天,早午餐时,我开始轻描淡写地告诉他们我得走了,去北京办事,然后回英国。对于什么时间提到离开的事,我斟酌了很久。也许他们会没什么反应,也许他们会很沉重,但晚点说,让离开这件事很平常,我觉得没错。虽然,没有我在的日子,他们的起居生活其实简单规律,也许对他们年迈的身心更好。

父亲显示出很惊讶的表情,说这么快就离开啦?时间怎么过得这么快?!这是他头脑非常清楚的表现。我借机就多叮嘱了几句,譬如要尽量活动活动,每隔一个小时就从电视机前站起来走走,运动运动;譬如起身时要小心,拄着拐杖,避免摔倒……母亲在一旁问我什么时候再来?我说下一个春节,我还回来陪你们过年,我又补充道:很快啦!现在已经二月了,三月,四月……九月、十月、十二月,一转眼就又过年了。说这话时,我是心虚的,虽然时间的长短多少有点主观,可一年也还是一年啊。

父亲眼里有泪,我知道他想说什么……但我制止了他。当时我是坐在他的身边,拉着他的手,并拥抱了他。我鼓励他说:所以锻炼身体特别重要,你只有一个目标,就是保持健康的身体,等我再次回来过年。说“过年”这两个字的时候,我意识到此前我从未真正地体会到过年是如此重要。

前些年,父亲总是信誓旦旦地说,他要活到我奶奶的年龄,奶奶她老人家走时是101岁。而今年,我感到父亲有时想要放弃这个想法了,偶尔会生出活着没有意思的感叹。这一次,反而是头脑一贯清醒的母亲,流露出糊涂的反应。她问我,你要回铜川吗?铜川是她和父母一家生活的地方。继而她又问我:那我去哪里呢?我知道她在担心自己的生活,我说:你和父亲还在这里,姐姐住在楼下,保姆还照顾你们,一切都不变。

每次回来,我都与母亲睡在一张床上。这个公寓是租来的,室内的条件不尽如人意,但和姐姐家就是楼上楼下的距离,非常方便姐姐照顾他们。父亲住一间屋子,母亲住另一间,他俩每天半夜轮流起夜,到客厅坐一阵子;母亲也常常在耳边大声自言自语。没有点定力,绝对是睡不好觉的。好在,我与母亲天然的亲近感一直都在,也没什么不能忍受的。多年来练就的能上能下的本事,在哪里我基本都可以睡得相当不错。

可那一晚,我的眼泪止不住地默默流淌,心痛到几乎睡不了。母亲半夜醒来,拉着我的手,让我去她的被窝里。我不能习惯,就给她一个很长久的拥抱。我抱着她瘦弱的、轻飘飘的身体,觉得我才是那个母亲。

花两年才可以面对的现实

去年四月复活节假日,我带女儿回西安做牙齿美容,实际上我是想带她回来和姥爷见见面,因为对于他们来说,也许真的是最后一面。一是父亲今后可能会不认人,二是女儿大了也未必有时间或者情愿回来,这是我自己没有告诉别人的小心思吧!

女儿小时候,我在海南工作,父亲和他的爱人曾经在那里帮我照顾女儿,所以父亲最最挂念的就是他的小卷卷(女儿小名)。这么多年,每次视频或者电话,父亲总是直接问女儿的情况,也总是流露出对女儿的无限宽容。这次回来,青春期的女儿表现还不错,和父亲也有互动,我感到特别特别的欣慰。别人也许不理解,在我的心里,这真的像是完成了一件非常重要的大事情。

疫情过后,父亲呈现出断崖式衰老,与我记忆中的父亲也判若两人。从那时起,我决定每年最起码花一个月的时间陪伴他们。虽然以前几乎每年都会回来看望他们,可一般不会停留这么久。

我们没有去医院诊断过,因为父亲并没有什么基础病,除了耳聋眼花之外,他明显出现了阿尔兹海默症(老年痴呆)的症状。他记不得很多事,话在嘴边总说不出来,逐渐失去了时空的概念,有时会做些奇奇怪怪的事情,说些奇奇怪怪的话……好在现在他还认得妈妈、认得姐姐和我。

看到父母的衰老无助,我们的伤悲,除了怕失去他们的痛苦之外,也有对自己未来的担忧和害怕变老的焦虑吧……

我觉得人很难做到不设身处地去联想,即便你自认为已经活得很明白很通透。其实人很难摆脱情感之苦,生老病死,爱恨情仇,无论是谁,多少都是要经历的。有人更洒脱些,有人更不能自拔些,说是完全做到不被情感所累,几乎不可能。

从疫情之后到现在,可以说,我是花了整整两年多的时间才慢慢接受父母的变化和他们的现状的。

疫情期间父亲经历了什么?

我的父母早在我刚上大学那年就离了婚,这么多年母亲一直自己生活,而父亲和他的爱人——我们叫她阿姨,在一起生活,应该说我们相处得都还不错。

他们原本有自己的房子,后来卖掉了,这几年就住在阿姨女儿买的一套房子里,供着贷款。应该就在疫情初期,我突然得知父亲和阿姨决定搬去养老院生活,在搬去没多久,阿姨需要住院,后来没几个月,她就因为癌症不治先走了。

这样,父亲就一个人,连着他所有的“家当”被留在了养老院。那是一间条件相当不错的养老院,父亲住一个套间,院里据说老干部不少,文化活动也很多,吃的也不错。只是阿姨走后,仅父亲的退休金就不够支付这样的双人套间。为了让他不为住处焦虑,也不降低居住环境和条件,我和姐姐承诺为他补足差额,并答应未来十年保证住在这里的经费没有问题。

但父亲在相当的时间里总嫌太贵,浪费我们的钱;即便后来我和姐姐骗他说养老院因为他捐了自己的画作给了他租金折扣,他依然嫌贵。除了觉得贵,最重要的是他还嫌那里不自由。

那个时候正是疫情期间,养老院基本处于隔离状态,父母因为年龄大了,都没有注射疫苗,基本通过隔离政策保护他们不被感染。即便住在西安的姐姐,见一次父母也很难。有时,她可以通过关系送东西到房间待会儿,大多时候都是站在大门口,隔着栅栏说上几句话。而我,只能通过服务员的手机、或者等姐姐探望时,和他们视频。

父亲生性不善言谈,不喜欢热闹,养老院的那些看似丰富的各种活动他基本不愿意参与,除了书画活动。好在养老院曾为他举办过书画展,他也捐赠了不少作品给养老院,这给与他很多的满足和快乐。但因为不能自由外出裱画和闲逛,他对养老院越来越不满,常常表达希望外出租房子自己居住的愿望。对父亲去解释养老院是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外面的状况在某些时刻也不自由,意义并不大,因为他不相信。

至于阿姨的离世以及他不得不突然住在养老院的事实,父亲是如何感受的,我们竟然从未提起和探讨过。是他在回避还是我们在回避,可能都有吧。我们姊妹都在养老院的家属群里,应该说两个养老院的条件和院里的活动都是丰富的,虽然父亲只参与书画活动,母亲只参加唱歌活动。

时间一晃就到了2022年的年末,国内疫情的风声很紧,传说各种药物紧缺,各种预防措施在主流媒体和自媒体盛行,我那半年极其焦虑,我替家人担心极了。我已经有三年没有回国,三年没有见过母亲,四年没有见过父亲。2018年母亲在英国住了半年,而我原本是计划2020年的春节回国看望父亲的,因为疫情刚刚爆发,我只好退票放弃。这一等就是三年,我已经忍无可忍。

所以,当机票价格降到可以接受的程度,我抢到了大概2万元一张的飞往青岛的经济舱单程机票,计划在2022年的最后一天飞往青岛,那时候的入境政策是在青岛隔离一周,然后再飞西安,到了西安还要不要隔离仍旧是个未知数。当然,在这几年的时间里,我们都听过很多的曲折回国、天价包机、以及各样的隔离故事。

那次我做了充分的准备,一只大大的箱子里大半都是给全家老小准备的可能会需要的各种药物和防疫物品。另外的是我为一周的隔离准备的所需物品。看过那么多人的隔离日记,我已经想好了如何利用这七天锻炼和写东西。我也为自己的身体做了额外的“保险”,专程去伦敦注射了高剂量的维生素D(提高免疫能力),掐算好时间去伦敦做核酸检测。在那一次航程中,我第一次在现实中见到了“大白”。空乘人员都穿着“大白”防护服,同行的旅客中也有个别人穿着“大白”的衣服,而我仅仅戴着专业的口罩而已。

那时隔离政策已经有松动的迹象。我们的航班连同来自日本的一个航班的乘客,聚集在一起有几百人,希望可以躲过隔离。机场出口外面,有警车和警察严阵以待。

长话短说,最终我们必须乘坐安排好的机场巴士,到了青岛附近的一个隔离酒店门口,愿意隔离的就入住安排好的酒店,不愿意隔离的可以签署一个免责书,自行离开。我随着另外几个旅客,签完免责书,就找到一家看样子还不错的酒店,住了下来。第二天一大早,也就是2023年的1月1日的清晨,我乘约好的出租车返回青岛机场,飞往西安。

那一天的情景和心情,历历在目,永生难忘。

……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学校想定制文创礼品,选记事本和... ### 企业文创礼品怎么定制好? 定制企业文创礼品,核心是让文化与实用共生。选对载体能让这份心意更...
原创 3... 距离印巴空战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关于印度在这场冲突中的真实伤亡情况逐渐浮出水面。尤...
原创 古... 追溯7000年前的人类文明,非洲东北部尼罗河中下游地区,曾经孕育着一个重要的文明——古埃及。作为人类...
三国乱世里,他位列蜀汉五虎将,... 马超是三国中为数不多的,给予过曹操伤害性和侮辱性都很大的诸侯!吕布仅是在曹操初期,趁曹操屠徐州时,差...
《资治通鉴》10句精华,开悟思... 读历史,必少不了《资治通鉴》与《史记》。“史学双璧”之一的《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也是最权威、最重...
走进牛河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探... 牛河梁遗址第十六地点全景。 牛河梁遗址出土的玉人。 牛河梁遗址出土的玉猪龙。 牛河梁遗址出土的...
原创 刘... 胡惟庸当上丞相的那一刻,刘伯温就嗅到了死亡的气息。刘伯温意识到,自己再不跑路,就来不及了。 洪武二年...
原创 姜... 封神中有一个坏女人,就是妲己,她可以算是古往今来女人里面最坏的一个了。其实她一开始并没有这么坏,是一...
原创 古... 古代真实的张三丰到底活了多久?为何宋元明清都有他的身影? 喜欢看武侠剧的朋友,肯定都知道张三丰这个人...
原创 为... 李世民和朱棣,在某些方面可以拿来做一下对比。他们的父亲李渊和朱元璋都是开国皇帝,而且两人都不是皇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