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暑假,电视剧《西游记》就会在轮番重播中唤起一代代观众的“童年记忆”。作为中国四大名著,《西游记》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影响深远,书中也不乏对丝绸之路及相关器物的描绘,飞天、天王、力士、僧人等佛教文化元素、葡萄、胡椒等西域“舶来品”,在数千年的时光中悄然转变着人们的生活和思想。7月12日,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陕西唐三彩艺术博物馆联合主办的《西游记——唐代陶瓷中的丝路文明》展,将通过近百件唐朝陶瓷器,带观众走进陶瓷版“西游记”的世界。
电视剧《西游记》中,唐僧师徒一路降妖除魔前往西天求取真经。事实上,丝绸之路不仅有“西去”,还有“东来”,此次展览展出的唐代陶瓷艺术精品,就生动再现了当时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这种文化交流不仅体现在物质层面,更体现在艺术、宗教、思想等精神层面的相互影响。
为什么骆驼会成为“沙漠之舟”、丝绸之路上西去东来的骆驼背载的是什么“宝贝”?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原的宗教与本土文化结合后,产生了哪些艺术形式,外来文化与中原文化又碰撞交融出什么成果……《西游记——唐代陶瓷中的丝路文明》展通过“沙漠之舟”“西域奇谈”“胡风唐韵”三大篇章,将上述问题一一娓娓道来。
在“沙漠之舟”篇章中,观众可以看到形态各异的骆驼俑和牵驼俑,它们生动地再现了丝路商队穿越大漠的壮观场景,带大家感受到骆驼作为“沙漠之舟”的重要地位,以及古代商旅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三彩胡人骑驼俑 唐
三彩载物驼 唐
黄陶彩绘骆驼 唐
“西域奇谈”篇章中,唐朝的天神降魔像、天王俑与夜叉等藏品展示出各类宗教经丝路传入中原并与本土文化融合的过程。值得一提的是,隋唐时期,佛教“本土化”后吸收儒道思想,形成了许多自成体系的中国化佛教宗派,在佛教理论上多有创新。从印度传入中国的佛教吸收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化,又重新传回印度,对印度佛教发展也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彩飞天俑 唐
三彩天王俑 唐
灰陶彩绘僧人俑 唐
红陶彩绘降魔俑 唐
“胡风唐韵”篇章中,更是通过红陶彩绘昆仑奴俑、三彩猴柄杯等器物,生动地展现了丝路上的多元文化与传奇故事,让观众领略到唐朝社会的开放包容。
红陶彩绘昆仑奴俑 唐
红陶彩绘昆仑奴俑 唐
三彩贴塑提梁壶 唐
三彩猴柄杯 唐
唐朝陶瓷器作为古代中国与西方世界交流的重要载体,见证了古代丝绸之路的繁荣与辉煌。此次展览的举办,不仅是对古代丝绸之路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更是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礼赞和有力响应。展览展示唐朝陶瓷艺术的精湛技艺,传递出古代中国开放包容的文化品质,以及在多元文化交流中所展现出的智慧和胸怀。观众也能够在参观中切身感受到唐朝陶瓷艺术的独特魅力以及丝路文明的博大精深,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2025年12月12日,展览举办期间还将举办一系列学术讲座、文化体验等活动,欢迎广大观众到馆参观。
(来源 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