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筑梦绘心”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长沙市湘江新区白箬铺镇,正式启动“艺术助力乡村振兴”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通过专业艺术赋能乡村文化建设,为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贡献青春力量。
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筑梦绘心”实践队全体成员合影。单位供图
抵达白箬之光乡村创客服务中心后,团队立即召开了工作研讨会。该中心于2020年底在白箬铺镇党委、政府支持下成立,是一个集乡村创新创业培育、人才培养、振兴推动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实践团队结合前期深入调研成果,围绕白箬铺镇的文化特色与美育需求展开深入讨论明确了以专业优势对接乡村发展。
研讨会上,团队成员分工明确,制定了包括乡村文化资源调研、艺术特色课程开发、公共空间美育设计等内容的一周详细工作计划,同时建立与当地村干部、青年志愿者的常态化联系机制,为后续实践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白箬之光乡村创客服务中心负责人陈佩对实践团队的到来表示欢迎:“高校专业团队的到来为我们乡村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艺术专业学生的参与不仅能帮助我们提升乡村环境品质,更重要的是能激发村民的文化自信和创造力,这对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具有深远意义。”
据了解,此次实践活动中,团队结合当地特色规划将实施“三大创新行动”:更新提升白箬铺特色文创产品系列,将美术设计专业优势与当地传统工艺相结合,提高文创产品的艺术性与市场价值;精心拍摄制作“白箬铺自然妈妈讲师团”宣传片,运用专业视听语言展现乡村文化传承者风采,助力当地特色文化传播;与当地小学深入商洽校园墙绘与地绘艺术项目,通过公共艺术创作为乡村校园注入美育元素,营造富有文化底蕴的育人环境,为乡村美育建设贡献专业力量。
白箬铺光明村生态宜居环境展现乡村振兴成果。单位供图
实践队成员刘子敬在交流中分享感悟:“通过这次实践,我深刻体会到了专业知识服务社会的重要性。在课堂上学到的艺术设计理论和技能,在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中找到了广阔的应用场景。将专业所学转化为助力乡村发展的实际成果,这种成就感是难以言表的。”
据美术学院负责人介绍,学院已连续三年组织学生开展“艺术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活动,形成了“专业为基、实践为径、创新为要”的实践育人模式。通过引导学生将专业所学应用于乡村振兴的具体场景中,培养了一批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的艺术人才,同时也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战略,需要凝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通过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筑梦绘心”团队的实践,展示了高校青年学子以专业特色服务乡村振兴的创新路径,为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和美育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也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贡献了青春智慧和力量。(胡梦涵 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