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这一站,我们来到三门峡陕州,看陕州从古韵悠长到产业焕新的华丽升级。
河南广电大象新闻记者 赵子怡:这一站,有点赞!今天我们来到了崤函古地、魅力新区三门峡陕州区。
河南广电大象新闻记者 赵子怡:何区长,您好!
三门峡市陕州区委副书记 区长 何飞:子怡,你好,欢迎来陕州做客!
河南广电大象新闻记者 赵子怡:哇!陕州地坑院,这可是地平线下的古村落,据说有4000年的历史。
三门峡市陕州区委副书记 区长 何飞:是的,这可是天然的避暑胜地,冬暖夏凉,恒温26度,还有穿山灶上的特色美食十碗席。景区由21个主题院落组成,现在正积极申报世界最佳旅游乡村。你听,锣鼓书开演了。
河南广电大象新闻记者 赵子怡:奇特民居地坑院。
三门峡市陕州区委副书记 区长 何飞:红叶片片醉甘山。咱们陕州锣鼓书可是国家级非遗,最厉害的是主唱,一个人操作六七样乐器,可谓是一人分饰多角,厉害得很呐。
河南广电大象新闻记者 赵子怡:果然,方言土语一开腔,这浓浓的乡土味就扑面而来。
三门峡市陕州区委副书记 区长 何飞:我们当地人都叫它中国的“架子鼓”和“爵士乐”,演奏的剧目也很与时俱进,焕发新光彩。
河南广电大象新闻记者 赵子怡:看,大象的爪子。这绿色是芊棒棒草的汁液,这红色的是什么?
三门峡市陕州区委副书记 区长 何飞:红色的是玫瑰花,捶草印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你看,不用化工染料,就用这些花草当颜料,拿木槌当画笔,大自然可是最好的调色盘,这可是“捶”出来的非遗。
河南广电大象新闻记者 赵子怡:你见过捶草印花制成的包包和手机袋吗?下个月,地坑院还要和清华大学梦幻联动,深挖文化IP,制作更多周边文创,让游客轻松get非遗知识,真是一整个期待住了。
三门峡市陕州区委副书记 区长 何飞:子怡,今天带你实现桃子自由!
河南广电大象新闻记者 赵子怡:嗯,新鲜脆甜,非常爽口。
三门峡市陕州区委副书记 区长 何飞:这是我们新引进的品种“春美”,个大皮薄、口感好,还富含微量元素硒。你看,除了桃林,我们还有千亩李子林,光品种就有14个,都已经成为村民们的“致富果”。
三门峡市陕州区委副书记 区长 何飞:陕州区各类瓜果蔬菜应有尽有,(我们)打造了集生产、储藏、包装、营销于一体的果蔬产业链条,销往全国各地。
三门峡市陕州区委副书记 区长 何飞:这是我们古法窑洞水果醋加工基地,来,尝一尝刚酿好的水果醋
河南广电大象新闻记者 赵子怡:爽口开胃,好喝。
三门峡市陕州区委副书记 区长 何飞:这些水果醋都是零添加,全果发酵,主要有六道工序,历经600多天酿造。每年仅线上销售就有3000多万元。
河南广电大象新闻记者 赵子怡:自卸车、矿卡车、搅拌车,这里有400多台专用车辆,这阵仗堪比现实版的“汽车总动员”。
三门峡市陕州区委副书记 区长 何飞:震撼吧,这里可是全国单厂产能最大的专用车生产基地。来,上才艺!
三门峡市陕州区委副书记 区长 何飞:子怡,现在正在进行的是165吨级矿卡的多轮驱动测试,这么个大家伙,转弯半径只有不到10米,这在全国可是独一份。
河南广电大象新闻记者 赵子怡:这么高端的矿卡,是不是需要很多人?
三门峡市陕州区委副书记 区长 何飞:根本不用。看,这就是我们的“机器人军团”,300台机器人应用于生产一线,生产效率提高了3倍,年产能可达6万辆,我们正在招引汽车零部件等多批次产业集群,加快向高品质、多功能特种汽车制造转型。
河南广电大象新闻记者 赵子怡:千年地坑院变身潮流新地标,桃李产业链铺就乡村致富路,“钢铁侠”智造玩转现代黑科技,从古韵悠长到产业焕新,陕州古今辉映、迎风弄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