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ky Tsai:以波普艺术绘制火箭的“钢铁浪漫”
创始人
2025-07-06 14:31:11
0

今年5月,东风商业航天创新试验区的天际被一道烈焰划破。朱雀二号改进型遥二火箭带着“嫦娥奔月” 的斑斓涂装升空时,近50米高的箭体上,嫦娥的广袖正以一种超越地心引力的姿态拂过星辰——这是全球首次将整枚火箭作为艺术载体的成功实践,也是中国当代艺术家蔡赟骅Jacky Tsai “海陆空天三部曲”的终章绽放。

“嫦娥奔月是中国人关于太空最早的浪漫想象,当它以火箭为画布飞向真实宇宙时,神话就成了可触摸的现实。”谈及创作初衷时,Jacky的言语间透着自信的光。在他看来,将嫦娥的意象置于火箭之上,不仅是 “用科技重写神话”,更是 “让东方文化以最硬核的方式走向宇宙”。

在推动火箭艺术涂装项目时,航天领域也有不少质疑的声音传来。

Jacky透露,项目初期面临的阻力远超想象。因为曾有发射失利的先例,因而,大家对艺术与航天的跨界尝试持保守态度,甚至不乏 “失败过就不该再试” 的论调。这种来自行业深处的质疑声浪,让项目推进举步维艰。“我们克服了很多困难”,他分享说,“但最终,我们还是排除万难坚持了下来。”也正是这份坚持,让首次火箭艺术涂装从争议声中走向了成功。

在谈及为何以“嫦娥奔月” 作为火箭涂装主题时,Jacky告诉我们:“最初选择这个主题,不仅因为它是家喻户晓的经典神话,更因为这是人类首次以火箭为载体的艺术发射,所以我们必须用最具民族标识的故事,向海外、向外太空输出中国文化。”

朱雀二号改进型遥二火箭(ZQ-2E Y2)运输与装载现场

然而,火箭涂装绝非画布上的随性挥洒。

Jacky面对细长圆柱形的箭体时,他要解决的是“不规则曲面的视觉和谐”与“航天严苛技术标准”的双重挑战。“不能用绿色,会干扰信号;不能用蓝色,火箭在天上会隐形。”他的补充道,“一级二级连接部位不能画,精细零部件不能覆盖。”为了平衡艺术表达与工程安全,他与团队采用特殊航天涂料,历经多重工艺测试。那些在箭体上流动的色彩,实则是耐高温、抗气流冲击的工业材料;而嫦娥的每一道衣袂褶皱,也都经过多项实验的验证。”

从创作到升天的半年内,整个创作过程中对Jacky最煎熬的,无疑是火箭发射的等待,“我们等了三个月,其中改了四五次时间,我在英国随时待命,时间的不确定性相比绘画创作或许更考验心智。” 他坦言,但当他最终看到火箭升空时,那些等待最终都成了钢铁浪漫的伏笔。

为星梦邮轮·云顶梦号创作的船体彩绘

回溯他的创作轨迹,“跨界”是贯穿始终的关键词。2015年从游轮涂装起步,2019 年完成东方快车的《老虎特快》,他构建的 “海陆空” 版图始终带着社会议题的温度,而火箭项目,则将这种叙事推向了宇宙维度。

“很多人觉得我做火箭涂装是突发奇想,其实这是十年铺垫的必然。” 他提及了疫情期间曾经错过的一次完成“天”章的机会,“2020年,曾有人来找我谈飞机涂装的合作,但却因故搁浅,“当时觉得海陆空梦想遥不可及,后来才明白,其实有时候错过或许是‘最好的安排’,它让我有更多的时间沉淀,等待最终意想不到的创作高潮。”

据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发布的《“十五五”商业航天发展思路与路径》报告指出,中国商业航天正以稳健的步伐蓬勃发展,全产业链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太空旅游极有可能在未来5至10年内迎来关键的政策突破,逐步进入试验验证阶段或商业运营初期。

Jacky Tsai以“嫦娥奔月”为主题创作的艺术火箭朱雀二号发射成功

“设想一下,如果在5到10年的时间里,乘坐火箭出行变得如同搭乘公交车般日常,你会期待看到通体纯白的火箭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Jacky笑答道,就像如今的飞机和巴士一样,火箭也必将被赋予丰富多样的色彩。“很庆幸的是,我是第一个吃螃蟹成功的人。”

然而,在创作火箭过程中,Jacky的父亲生了一场大病,那段时间让他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也让他感悟:艺术创作与生命体验从来不可分割,“当时,我的创作只能在医院进行,在照顾家人与构思图案的间隙寻找平衡时,反而找回了早年全速奔跑时丢失的创作呼吸感。” 于他而言,艺术生涯是一场持久马拉松,而非短跑。“有时,需要像年轻时那样拼命加速;有时,要进入匀速跑的沉潜期,在积累中等待契机。”

在某种程度上,此次火箭发射对Jacky而言,远不止是艺术与科技的跨界,它更像是一份献给家人的特殊礼物,悄然完成了他和父亲之间一段关系的升华。他坦言,父子间向来疏于情感表达,而火箭却成了天然的情感纽带。这种硬核的浪漫让父子俩在仰望星空时,找到了情感共鸣的支点。

去年年初,Jacky与美华沃德医疗达成合作,开展一系列医疗与艺术融合的跨界共创。他将自己的作品《嫦娥奔月照四方》 赠予上海美华妇儿医院 ,“让新生儿第一眼看到嫦娥奔月,这是生命起点与宇宙梦想的奇妙呼应。年初与医院的结缘,年底火箭的升空,恰如生命叙事的上下阕: 前者用艺术为新生儿镌刻初印象,后者以科技拓展生命的时空边界。”

与美华沃德医疗进行跨界合作

对于年轻艺术家,他的建议带着过来人的坦诚:“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别害怕失败,去做没人做过的事。” 这种态度贯穿在他的每一次创作中,反骨并愿意不断尝新。“我始终抗拒重复创作轨迹,即便是绘画这种传统媒介,也希望可以不断注入未曾有过的新意。”他直言早已跳出“为创作而创作、为市场而妥协”的惯性逻辑,“文艺复兴的辉煌属于过去,当代艺术必须与科技共生。”这种理念让他早早尝试 AI 艺术,探索数字领域的可能,“就像火箭涂装,别人觉得‘不可能’,我偏要证明‘可能’。”

如今,那枚带着艺术涂装的火箭已在太空轨道运行,嫦娥的身影成为人类文明投射到宇宙的一抹东方色彩。未来,Jacky将继续将“创新”和“突破”坚持到底,正如他笔下的嫦娥,在突破地心引力的瞬间,完成了对传统艺术范式的超越。当钢铁箭体与神话意象在太空中交辉,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次跨界创作,更是一场艺术家以十年为尺、丈量文化与科技边界的浪漫叙事。

福布斯中国独家稿件,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文物修复:培养复合型人才迫在眉... 我国是文物大国,文物数量大、种类多,大量待修复文物深藏于文博单位库房之中。文物修复与保护,需要一支强...
原创 民... 研究了战国时代、三国时代、南北朝时代、隋唐时代等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乱世后,可以发现乱世中人命非常脆弱,...
原创 朱... 1373年,朱元璋深夜召见徐达进宫,以叙旧为名请吃酒。 酒过三巡后,徐达面色微红,回想起二人并肩作战...
原创 皖... 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山西灵丘县的平型关成功地伏击了日军第五师团第二十一旅团一部,歼...
原创 《... 金庸先生的《天龙八部》是所有作品中背景最为宏大的一部,这部作品以北宋宋哲宗时期为背景,前前后后涉及到...
原创 中... 文/侃侃史话 关于饿死这件事,一般都发生在穷苦老百姓的身上,穷得吃不上饭,所以就面临着饿死的危险。但...
原创 郑... 病床上一位102岁高龄的老人在弥留之际,对他的养子说道:今生唯一遗憾,没有勇气能再回到重庆较场口,对...
原创 晚... 美人的魅力,历来被称颂,却往往伴随着不幸。美人最能引人注目的不是其貌美如花,而是那侧面描绘的神秘风姿...
原创 1... #图文万粉激励计划#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日寇开始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一个月后的8月份日...
原创 陈... “华老,您千万不能让邓公回来,人民会说我们与伟人唱反调。” 1977年的一天,得知邓公将要复出的陈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