扯白||与时间成为盟友,与艺术成为旅伴
创始人
2025-07-05 14:00:44
0

红楼梦里写到过这样一个有意思的细节。刘姥姥入大观园,平儿与周瑞家的领她上炕,正坐着听到咯当咯当的响声,“大有似乎打箩柜筛面的一般”,东瞧西望,忽见:

堂屋中柱子上挂着一个匣子,底下又坠着一个秤砣般一物,却不住的乱幌。刘姥姥心中想着:“这是什么爱物儿?有甚用呢?”正呆时,只听得当的一声,又若金钟铜磬一般,不防倒唬的一展眼。接着又是一连八九下。

这个金钟铜磬还会当当响的“爱物儿”,其实就是18-19世纪在中国的大户人家中颇为流行的西洋自鸣钟。

孙温(清)绘制的《红楼梦》插图里,贾府摆放着不少精美的自鸣钟。

从皇帝到士绅精英,收藏这些拥有各种矜奇复杂活动机械机关的西洋时计是一大乐事,这些钟表玩家们一方面是因为好玩,一方面也是为了守时。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利玛窦的中国札记》中提到一个故事,他曾送万历皇帝两个钟,一个是带钟摆的大钟,一个是发条驱动的小钟,皇帝非常喜欢。有天皇太后听闻,也想来看看,皇帝不想拒绝但又怕母亲太喜欢,于是让管钟的人把发条拆了。皇太后发现这钟不能鸣时,便把它还给了儿子。(图为熙朝崇正集》)

乾隆年间的权臣傅恒 (就是《还珠格格》里尔康他爹)也收藏大量的西洋时计,他不仅在家里摆满了钟表还让仆从的腰间也悬挂钟表。

那么这些钟表都来自哪里?虽然当时的宫廷技师已经可以制作钟表,但大部分的西洋时计直接来自西方国家,由广东海关从洋商手中购置。而外贸交易多通过广州十三行进行,它是华南商贸繁荣的源头,被称为“金山珠海,天子南库”。

英国人William Daniell绘制的广东十三行繁华景象。

繁华之中,1845年的9月份,来自瑞士的钟表代理商弗兰克·杜瓦尔先生也打算启程前往中国考察,制表工坊寄给他了33对腕表及12件八音盒,让他带往中国。(这一推广策略挺符合中国市场的,因为当时中国人买表就喜欢成双成对买,且能随时发出乐音的八音盒也是最受欢迎的新奇物件之一。)

杜瓦尔先生对腕表在中国的市场开拓非常看好,还鼓励制表工坊面向中国市场推出一款特别的时计,采用中文数字及中国的计时方式。他对品牌制造高品质腕表的能力充满了信心。

18世纪江诗丹顿档案中关于中国特制腕表的草图。

而这一制表工坊,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时计品牌—— 江诗丹顿

从阁楼工匠到纵横四海

在弗兰克·杜瓦尔先生启程前往中国之前,江诗丹顿已经在日内瓦发展了90年。

法国宗教战争阴差阳错地稳住了瑞士西部钟表圣殿的地位。而瑞士的各大钟表城其实也有不一样的气质。作为瑞士制表业兴盛的起点, 日内瓦是严谨的“学院派”,早在1601年就建立了制表商协会,并且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钟表匠教育制度。

一位工匠,需要先至少当5年的学徒,然后完成难度极高的“毕业考试”,才能被称之为“大师”。

出生于制表世家的法国启蒙运动先驱卢梭,他的父亲就是一个“大师”。而卢梭的好友让-马克·瓦舍龙 (Jean-Marc Vacheron)更是厉害, 24岁就已经是“大师”,他于1755年收下第一个学徒,这份学徒契约,也是江诗丹顿的“出生证明”。

江诗丹顿也是如今瑞士钟表品牌中最早的创业者之一。

为了获得最好的自然采光,瓦舍龙和学徒、工匠们,常常需要在住宅屋檐的顶层阁楼里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天光最好的时候完成精密时计制作。他们不断攀登,追求至高的境界,在至今快300年的今天, 江诗丹顿依旧保留着一个Les Cabinotiers阁楼工匠部门,为客人们定制最顶尖最有想象力的时计作品。

早期的“阁楼工匠”们

尽管如此,江诗丹顿的创业路也不平坦,甚至几乎可以说在乱世中行进。同时期的日内瓦有不少钟表匠人,但江诗丹顿能在纷扰的时代变迁中走出来,逐渐走出自己的道路,有两个特别关键的因素, 一个是培养继承人,一个是选好合伙人。

让-马克·瓦舍龙先生在创业的第30年选择退休,子承父业,次子亚伯拉罕·瓦舍龙 (Abraham Vacheron)接任掌管工坊。但没过多久,法国大革命就爆发了,与法国相邻的日内瓦也深陷动荡,亚伯拉罕一面设法努力维持着工坊的运营,一面也在培养自己的继承人。

工坊的第三代,亚伯拉罕的儿子雅克-巴瑟米·瓦舍龙 (Jacques-Barthélemy Vacheron)年仅18便成功出师,继续掌舵家族生意。

江诗丹顿创始人Vacheron祖孙三代。

和父亲与祖父不同,雅克-巴瑟米是一位对制表和经营都有着大胆想法的年轻人,在他经营期间,工坊制作了更多的具有复杂功能的时计,例如可以用两种不同音调鸣报时间的音乐时计等。

雅克-巴瑟米很早就有了向海外开拓市场的意识,并且通过自己的关系将工坊的时计作品销往法国和意大利。

不过,在19世纪初,外出销售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是交通相当不便,铁路还没被造出来,更别提汽车;动荡的局势也让外出成为一件风险极高甚至有性命之忧的事。

雅克-巴瑟米本质上还是一位更擅长做技术的匠人,思来想去, 他决定为自己找一位合伙人——他的同乡,同时也是一位拥有丰富销售经验又极具冒险精神的商人,弗朗索瓦·康斯坦丁(François Constantin)。

弗朗索瓦·康斯坦丁肖像。江诗丹顿的品牌名Vacheron Constantin,其实正是两位朋友的姓的合写。

二人各有所长,通力合作, 一个负责制表技艺,一个负责商业推广。瓦舍龙沉浸于对精湛工艺和艺术审美的无止境追求,康斯坦丁则奔走于动荡时世,将时计卖给君王,带它们越过大陆和海洋,走向了世界。

1819年7月5日,康斯坦丁从意大利都灵给瓦舍龙写了一封信,信中的一句话,后来也成为品牌座右铭: “悉力以赴,精益求精。”

以此为共同一致的奋斗目标,满怀理想的江诗丹顿也迎来了新的变化。

一方面是积极地寻求标准化。19世纪30年代,日内瓦传统的师徒工坊式生产正在遭受工业革命带来的极大挑战,江诗丹顿工坊面临的非常实际的问题是,市场要扩大,但传统作坊的生产力有限,且几乎没有两件机芯是完全一样的。

雅克-巴瑟米找来了一位神人,工程师乔治-奥古斯特·雷绍特 (Georges-Auguste Leschot),这位制表师同时也是一位擅长“黑科技”的发明家,1839年,雷绍特为江诗丹顿带来一台“比例绘图仪”,有了它便能够实现不同尺寸机芯即机芯零部件的标准化生产,大大提高了工坊的制表效率。

台仪器在1844 年被表彰为“日内瓦工业最具价值的发明”,不仅仅对江诗丹顿品牌,对整个日内瓦制表的发展都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与此同时,康斯坦丁不断向外走向世界的脚步也让江诗丹顿 接收到全球各地不同文化与新的美学思潮的影响。江诗丹顿积极地拥抱了这些浪潮,对各种新的、异域的艺术都表现出很强的亲近性和敏感性。

江诗丹顿如今还完整保存着在不同市场开拓时的档案

这一点,充分反映在了江诗丹顿的作品上,品牌还会根据某一市场的客户喜好,专门开发新的系列。

19世纪壮游 (Grand Tour)风潮盛行。贵族子弟完成学业后,往往去欧陆国家漫游——多年后它变成毕业旅行或gap year (间隔年),这既是长大成人摆脱父辈束缚的象征,也能开拓视野,探索文化。

江诗丹顿捕捉他们的审美品味,从 欧洲各国文化中汲取灵感,将奥斯曼建筑、意大利雕塑、威尼斯刺绣等巧妙融于时计创作,制成的时计精美、典雅,结合了诸多精巧的珠宝元素,尤其受到欧洲宫廷喜爱。

左边这枚诞生于1824年的黄金怀表,表壳上装饰着以蓝色内填珐琅绘制的意大利平亚宁半岛地图。这里是贵族子弟们Grand Tour 最主要的目的地。右边的这枚1822年的怀表,表壳镶嵌精美的紫水晶,它灵感来自16世纪意大利的托斯卡纳石窟装饰。

这枚江诗丹顿1889年设计的女士腕表,也是品牌最早批量生产的腕表之一,一经问世引发热烈反响。毕竟在20世纪初之前,怀表仍然拥有无可撼动的主导地位。这件作品的金色表链上装饰着两尊展翼的女神,让人想起那些恢宏的欧洲建筑中精心雕刻的女神造像。

灿烂的中东文明也在江诗丹顿作品上留下了印记。中东建筑上的穹顶和涡卷、绿松石的色彩等等,都变成了江诗丹顿复杂精致的珠宝时计。

这枚1812年的时计,一圈莹润的珍珠环绕表圈,表背则采用精致的压花和手工雕刻装饰,让人联想起阿拉伯手稿里曼妙对称的花纹图样。

亚洲的意象和纹样元素,以及东方的禅意、东方留白的美学规范,也出现在江诗丹顿的时计作品之中。

自1920年代起,亚洲艺术美学在西方世界流行起来,江诗丹顿与当时法国赫赫有名的珠宝大师Verger Frères 合作,在 1910 年至1930 年间推出众多精妙的杰作,其中就有不少从远东文明和建筑中汲取灵感的钟表作品。比如1927 年 Art Deco 风格装饰中式花叶的钻石珐琅腕表(左);还有1930 年代的中国魔术师怀表(右),按下 10 点钟的位置,魔术人偶便会举起双臂,指示出当前的小时和分针。

古罗马文明也是江诗丹顿的灵感源泉。罗马的各种立柱、神话中的罗马和希腊诸神,不断启发江诗丹顿的时计设计。

如这一枚 1914 年的古罗马风格时计作品,也是与Verger Frères 合作的系列之一。它用灰阶珐琅技法呈现出希腊浮明暗对比的质感,色系搭配巧妙,双层环绕的钻石与环绕同心椭圆组成的几何造型,又像是神殿的穹顶,呈现出柔和流畅的神圣感。对了,江诗丹顿还是如今为数不多的灰阶珐琅工艺这项古老工艺的守护者。

从浪漫主义走到新艺术时期,再走到崇尚简洁优雅的 装饰艺术时期(Art Deco),每一个美学思潮江诗丹顿都曾留下经典的代表作品。

20世纪初的北美,江诗丹顿的Art Deco 风格作品尤为受欢迎。

在这个时期,无论是腕表还是怀表,都喜爱点缀珍贵宝石。江诗丹顿在 1923年推出的珠宝腕表(左),白金表壳搭配六边形表盘,镶嵌经过缜密布局的钻石与蓝宝石;而 1929 年的“惊喜(Surprise)”怀表(右)也是 Art Deco 风格的典型作品,白金表壳上镶嵌着 18颗弧面红宝石。

与精美的几何造型珠宝腕表同时流行的,还有造型更简洁优雅,线条流畅修长的腕表。这一枚江诗丹顿推出于1921 年的作品,如今看也毫不过时。

这些留存至今,越研究越让人觉得有趣的作品,也深深刻着品牌独特的个性。

在制表技术上深耕求索,同时用非凡的眼光与敢为人先的魄力,于不断变化的世界中走出自己的那条路,其中的传承从未间断,这些共同构成了 江诗丹顿这 270 年波澜壮阔的“臻途”

沉浸式体验江诗丹顿270年“臻途”

今年,创立270周年之际,江诗丹顿在上海张园特别打造了一处以“臻途”为名的限时体验空间,它关于时间、工艺、文明与美,也呈现了江诗丹顿几百年来传承从未间断的制表之路。

咱们有幸提前为大家沉浸式体验了一把,真实地走进其中,才更加明白了江诗丹顿的坚守与浪漫。

这段浓缩时空之旅,一有七个不同的章节。

第一部分 名为传奇源起。这里回溯了创始人让-马克·瓦舍龙在270年前开启制表之路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非常丰富的品牌手稿、图像以及见证历史的档案记录。当然还有问世于百年前的珍贵古董典藏,这些难得一见的臻品一一呈现我们眼前

跟上脚步,我们来到 “艺术大师”。对于江诗丹顿来说,“大师”不仅是钟表匠人的一种称呼,更是一份坚守与荣耀,这些富有哲思与与审美的钟表大师,善于将艺术装饰融于技术构造,多年潜心于工艺。

在这一区域,我们得以见识江诗丹顿享誉业界的 四大传统工艺——手工雕刻、珐琅彩绘、珠宝镶嵌与机刻雕花

手工雕刻是一项兴盛于18世纪末的手工技艺,最初是为了减少金属表面的炫光。江诗丹顿自创立开始,手工雕刻大师们便将时计当成舞台,他们会在包括表盘、表底盖、表盖、指针、表扣甚至镂空机芯上进行创作。先在时计需要装饰的部位进行浮雕或线雕,再进行手工倒角和抛光,还往往需要与其它三大工艺结合共同完成一件精彩绝伦的作品。

江诗丹顿迄今已知的最古老的手工雕刻时计由品牌创始人让-马克·瓦舍龙先生精心打造,机芯上镌刻“JM Vacheron à Genève”字样,摆轮夹板则装饰着精美的阿拉伯式藤蔓雕饰花纹。

珐琅彩绘工艺源自中东,传到中国,发展出民族风格的掐丝珐琅,我们常称之为景泰蓝。早在 16 世纪,已经有制表大师运用不同的珐琅工艺装饰时计,17 世纪传到日内瓦,并在这里演变成一项绝技“大明火微绘珐琅工艺” (指珐琅烧制的炉温达到20°C至850°C,其熔点远高于一般珐琅),赋予时计令人惊叹的鲜活色彩与精致灵动的质感。

除此之外,江诗丹顿还精通内填珐琅、掐丝珐琅、空窗珐琅、微绘珐琅等多重技法,工艺加持于作品,作品可延伸的艺术维度也变得更广。

珠宝镶嵌曾经是日内瓦传统手艺。在以钟表闻名于世之前,日内瓦原是一座珠宝之城,供应了整个欧洲的首饰,后来战争与时间将珠宝业的繁荣雨打风吹去,但江诗丹顿在制表中传承和发展了这项技艺。早在 19世纪,江诗丹顿的时计作品已然不仅仅是实用性功能,更成为珍贵的珠宝配饰。

1979年问世的Kallista高级珠宝腕表,淋漓尽致地展示了高级指标与高级珠宝艺术的华美邂逅。这枚时计是品牌与法国艺术雷蒙德·莫列(Raymond Moretti)联袂之作,通体镶嵌 118颗祖母绿切割钻石,炫目迷人,是当时世界上最昂贵的时计作品。

还有 机刻雕花,也是江诗丹顿引以为傲的传统技艺。与手工雕刻不同,这一雕刻技艺呈现的多为规律甚至重复的纹样。作为高级制表种最精细的装饰工艺之一,甚至还可以营造出微妙而丰富的光影变化。

虽说名称叫机刻雕花,但实际操作起来和工匠们的手艺息息相关。江诗丹顿的机刻雕花主要使用两种机器,先在直线雕刻机刻画出直线,再用玫瑰花机雕刻弧线和曲线。整个过程中机刻雕花大师需要 全程手工操作部件,付出极大的热忱与耐心。

近距离欣赏完江诗丹顿的艺术大师们是如何将四大工艺融会贯通地运用到那些代表性时计作品,于毫厘之间雕塑结构、演绎色彩、营造光影与层次。我们迈入 “放眼世界”

这一区域主要讲述江诗丹顿与世界文明的融合与碰撞,而这一次来到中国,品牌也特别讲述了 以古老的中华文明为灵感的时计故事

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江诗丹顿与北京故宫博物院前副研究馆员宋先生匠心呈现的四款Métiers d’Art艺术大师系列“致敬中国文化标志”腕表。

这个系列的主题是明清时期宫廷中经常出现的“海水江崖纹”,这种纹样大量用在龙袍刺绣、官服衣摆,以及瓷器、家具上,是极具辨识度的中华传统标志。

这两件作品的主题是“浪涌乾坤”。不仅在题材上致敬了中国文化,用到的工艺也是一次美学大碰撞。江诗丹顿在表盘塑造上用到的其实是来自中国的掐丝珐琅工艺,用到 200 根金线以及多层珐琅塑造出图案,最后再加入一层半透明的珐琅涂层,以呈现出熠熠生辉的光泽质感。表壳也同样用心,手工雕刻出涡形的蝠纹,这种中国纹饰中特有的轮廓线条,象征着吉祥富足。

而另外一个主题是“月耀山河”。江诗丹顿用到了拿手的大明火珐琅工艺,逐渐叠加烧制出大海深蓝的色调,随后搭配手工雕刻的山峰与海浪,再将每一缕海水手工镶嵌上明亮式切割钻石,令人想起皎洁迷人的月色。

与其相连的区域,是 “携手卢浮宫”。同样是一次酣畅淋漓的文化艺术大碰撞。

其实江诗丹顿从 2019 年开始就成为了合作伙伴。这一部分以文物图像、制表草图并置,主要展示了江诗丹顿与卢浮宫共创的四枚 Metiers d’Art艺术大师“致敬伟大文明”腕表作品。

这一组作品横跨了四个文明时期,且 主题都源于卢浮宫中馆藏的古代文物。每一枚时计在材质、工艺、设计乃至颜色选择上,都经过了深刻、丰富、审慎的思考,惟有亲眼所见方能知晓。

这个系列中每一个伟大文明时期都会对应一件卢浮宫的珍贵文物,江诗丹顿的制表大师们在不到 40 毫米的方寸之间,演绎出了古埃及王国的狮身人面像、古希腊安提柯王朝的胜利女神、罗马帝国的开国君主奥古斯都以及波斯帝国的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大流士雄狮。

而后,我们将来到 超卓制表”

为客户打造复杂功能时计是江诗丹顿一贯秉承的传统。在历史上,江诗丹顿曾推出过三枚在当时堪称举世之作的精妙时计,分别被两任埃及国王 (弗阿德一世和他的儿子法鲁克国王)以及法国的盖·德·波伊斯洛夫雷伯爵收藏。

近几年来还有一枚惊世之作,于2015年出品自江诗丹顿的 特别定制部门“Les Cabinotiers 阁楼工匠”,这枚叫做“参考编号 57260”的时计,配备希伯来万年历功能,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复杂的时计,来自美国商人暨慈善家Berkley的委托 (这位藏家如今也收藏着1946年献给法鲁克国王的那枚时计

从左到右分别为美国帕克汽车公司创始人詹姆士·沃德·帕克收藏的20K报时怀表(1918年);埃及国王弗阿德一世怀表(1929年);“参考编号 57260”时计(2015年);埃及国王法鲁克一世怀表(1946 年);和法国的盖·德·波伊斯洛夫雷伯爵怀表(1948 年)。

他非常欣赏江诗丹顿敢于挑战不凡、探索制表巅峰的精神,于是,在“参考编号 57260”还未完成问世时,Berkley 先生便向江诗丹顿定制了一枚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作品,这一次,他想要江诗丹顿造出 配备中国农历万年历功能的复杂时计

于是这趟旅程走了整整 11 年,终于在 2024 年,我们得以瞧见这枚集成了63项复杂功能和2877枚零件,刷新由江诗丹顿自己保持的最复杂时计世界纪录的怀表——Les Cabinotiers 阁楼工匠 The Berkley 超卓复杂钟表杰作

在这个区域,咱们可以通过一系列 非常有意思的交互环节,无论你是钟表爱好者,或者就算是对复杂功能时计没有那么了解的小白,都可以深度体验到这项复杂精深却同时内敛优雅的技术创举有着怎样的美妙之处。

▲这枚时计是世界上首枚中国万年历时计,咱们中国人应该都能共情,中国农历月份遵循月亮周期,年份遵循太阳周期,时间计量方法还有天干地支,何其错综复杂。但江诗丹顿制表大师以无与伦比的细致、耐心以及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制成了这枚时计,机械程序可自主运行至2200年。

▲背面表盘是我们现在常用的格里高利万年历信息,同时还显示了中国农历24节气,以及星空图,能实时显示从上海观测到的星空天穹,仿佛将时间凝缩,尽握手中。

我们很难想象,在一个个日光充足的日子里,江诗丹顿的阁楼工匠们是如何在那小小的工作台上日复一日地钻研、尝试、挑战,他们如此勤劳坚韧,将自己手上的工作做到最好,将不可能化为可能。

江诗丹顿有着这个时代稀缺的某种“较真”精神,“悉力以赴,精益求精”并非一句口号,而是真正的指南针。

在见识过如此令人心潮澎湃的人类技术奇迹,我们迈入体验的尾声,这里有一个叫 “时空臻途”的空间,设置了一处星空装置,每一位参观者都可以在这里定格任意一刻时间,生成专属星图,于寂静中与浩瀚对望, 思考时间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古人曾夜观星象,从浩瀚纷繁中提炼简练规律,定位了时间的存在,钟表又将虚无的概念变成可见、可衡量、可记录,并在功能性之上发展出艺术性。从远古到现在,进化从缓慢到迅速,时间从模糊变得精确,收束于一方钟表。这是科学,也是艺术,是制表工艺,也是人类哲学。

江诗丹顿长达270年的“臻途”,仿佛与时间结成同盟,与人类的智慧、与艺术与科学成为最好的旅伴。那些激荡的美学碰撞,追求卓越的技术探索,同样也凝结在 “全新时计”空间里。

江诗丹顿的诸多经典系列也纷纷推出为270年特别设计的 全新周年纪念表款,在机芯位置会镌刻 270 周年纪念专属印记

为庆祝品牌 270 周年推出的Traditionnelle传袭系列陀飞轮万年历腕表,芯处镌刻270 周年纪念版马耳他十字印记。

这段恢宏旅程,对于当下的我们来说何其珍贵,如果你对江诗丹顿有兴趣,对钟表艺术有兴趣,对时间的哲学有兴趣,不妨去现场,肉眼观赏,亲身体验——

江诗丹顿270周年

“臻途” 限时体验空间

时间

2025年7月7日至7月20日

10:00-20:00

地址

上海市静安区茂名北路258号张园W4

预约

江诗丹顿官方小程序

另外,在 7月17日的上午10:00-11:00,我们还将 邀请10位朋友,一起沉浸式体验这场横跨270年的时空“臻途”。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北... 红军第七十四师这个番号,而今已不为或少为人知,早就被历史封存住了。 但在“西安事变”前后,这支孤悬于...
原创 明... 现在,涌现了不少“明粉”。明粉痴迷于明朝,主要也是明朝是封建王朝中汉族人建立的最后一个朝代。当明朝灭...
原创 李... 李渊有四个儿子,将他们的名字连起来,才明白李渊的野心 导语:提及唐朝的建立,很多人都认为这主要的功臣...
元青花玉壶春底款白泓孤窑 元青花玉壶春底款白泓孤窑瓷器高30底8口径5公分,作为中国古代瓷器艺术的瑰宝,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
原创 曾... 1965年三届全国人大召开前,中南局第一书记陶铸参加了人大常委名单的审定工作。 有一天下班回到家中后...
原创 刘... 粟裕被评为新中国首位大将,其在解放战争中的贡献几乎无人能匹敌。他在苏中、苏北、鲁南、莱芜、孟良崮、沙...
原创 1... 盛唐时期,我国的国力,经济,文化都达到了空前鼎盛的高度。那个时候,日本为了学习先进的唐文化,前前后后...
原创 此... 核心提示:荀彧(yù)力主曹操奉天子到许都,使他迈出了事业成功的关键一步。倘若没有荀彧的坚决主张,后...
原创 毛... “我这个人呢,是不会打仗的?我早些年的职业是教小学生的小学教师,谁教会我打仗的呢……” 在我们中华民...
原创 如... 明崇祯时为辽东总兵,封平西伯,镇守山海关。崇祯十七年降清,在山海关大战中大败李自成,封平西王。顺治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