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国家艺术基金资助、中国传媒大学承办的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艺术人才培训项目《中国艺术的影像传播人才培训》学员作品展“艺海帆影——中国艺术影像作品展”在京开幕。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摄协主席李舸在展览前言中提到,中国艺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学员们的镜头探入历史的深处,抚摸文明的肌理。他们用镜头去“观物”,更试图去“尽意”。这些作品让我们窥见了新一代摄影人眼中的中国艺术之美,也让我们对中国摄影的未来,尤其是对文化与艺术的创作传播领域,充满了更多的期待。
中国摄影家协会原副主席陈小波在开幕式上致辞并宣布展览正式启幕。中国传媒大学潘可武教授、王宇红副教授,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葛艳玲副研究员,本次项目负责人、中国传媒大学博士后王莎莎等嘉宾,以及部分学员代表等出席开幕式。
《中国艺术的影像传播人才培训》项目于2024年9月至11月在北京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30名艺术影像传播高层次人才齐聚于此进行集中培训。该项目以深度挖掘中国艺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深厚底蕴与独特审美价值为核心,通过影像创作赋能传统艺术,推动中国艺术之美的当代呈现与国际传播,致力于培养兼具专业素养与国际视野的影像人才,以镜头语言讲好中国艺术故事。
培训期间,中国传媒大学集结科研院所、高校及传媒行业一线的专家学者与艺术家组成授课团队。课程聚焦造型艺术的影像创作与传播,覆盖书法、绘画、雕塑、工艺美术等领域,采用“理论+实践” 融合教学模式,强调多学科交叉思维,助力学员系统掌握中国艺术影像生产与传播的核心理念及创作方法论。
此次学员作品展是培训成果的集中呈现,观众可从中欣赏到学员们以独特视角和精湛技艺创作的影像作品,感受他们对中国艺术深厚文化底蕴的深度挖掘,以及对独特审美价值的精妙诠释。这些作品不仅是学员们艺术才华的展现,更体现了他们在摄影艺术上的审美探索,也为中华艺术影像传播注入新的活力。
展览开幕后,与会嘉宾围绕项目成效与影像传播未来路径展开深度研讨,为推动中华文化影像化传播建言献策。
学员作品选登
(排序不分先后)
▲ 秦公镈春秋 王石磊 摄
▲ 触摸历史遗痕——秦·兵马俑 黄小一 摄
▲ 柯尔克孜族传统服饰 李馨 摄
▲ 奉先寺卢舍那大佛于涛 摄
▲ 彩绘浮雕散乐图五代王昊宸 摄
▲ 泥泥猴崔铭娣 摄
▲ 石窟印象(库木吐喇石窟谷口区第21窟穹顶莲华纹样) 穆林肯 摄
▲ 思惟菩萨像北齐吕志君 摄
▲ 彭氏民居李攀
▲ 嘉峪关城楼樊觅韵 摄
来源|艺术研究院
编辑|颜小琴
责编|尚新英
编审|袁 冶 储钰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