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美!9大复制洞窟!千年敦煌艺术盛宴!
创始人
2025-07-02 20:01:08
0

由敦煌研究院与北京展览馆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如是莫高”敦煌艺术大展暨“莫高精神”红色主题展(以下简称“如是莫高”)正在在北京展览馆火热展出中。

此次展览以“复制洞窟+文物+壁画彩塑+文化体验”为架构,全景展现敦煌艺术的千年积淀与丝路文明的开放包容。展览历时三年精心研究、策划与筹备,依托高精度数字技术与匠心手作,将跨越十个朝代的9座莫高窟艺术精华,近300幅/件高保真壁画与彩塑,凝练于逾3000平米展厅中。

同时展出的“莫高精神”红色主题展,通过照片与影像,致敬一代代莫高人“坚守大漠、为国护宝”的赤子之心,展现敦煌研究院从荒漠孤守到领跑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使命传承。

展览亮点

球之最,再现千年敦煌

“如是莫高”敦煌艺术大展共呈现九座复制洞窟,近300幅/件临摹壁画、雕塑及文物真迹,刷新敦煌艺术主题展览史的多个纪录:展线最长、展期最久、展示复制洞窟数量最多、展品最丰富、专题内容最全,将首次实现“在敦煌之外呈现最完整的敦煌”。

二层展区

九大复制洞窟 穿越时空的震撼

展览核心亮点之一是以尖端技术复制的九座洞窟,涵盖从北魏至元代跨越十个朝代的经典之作,既有展现多元文明交融的丝路盛景,亦有佛教中国化的艺术巅峰,还有藏经洞出土精美文物数字化回归成果。

盛唐第217窟:首次全球公开展示,壁画描绘盛唐市井生活,展现“黄金时代”的繁荣气象;

元代第3窟:千手千眼观音壁画线条细腻,展现元代佛教艺术的独特风格;

中唐第158窟:长达十余米的涅槃佛像静谧庄严,传递“寂灭为乐”的哲学意境;

初唐第57窟:被誉为“美人窟”,南壁观世音菩萨形象优雅,细腻的线条展现初唐绘画巅峰技艺;

西魏第285窟:莫高窟最早有纪年的洞窟,壁画融合佛教、道教与西域神祇,堪称丝路多元文化“万神殿”;

初唐第220窟:瑰丽壁画描绘唐代开国气象与丝路商旅,见证初唐艺术鼎盛与文明交融;

盛唐第45窟:七身彩塑群像(佛、弟子、菩萨、天王)形神兼备,彰显盛唐雕塑艺术之极致;

榆林窟中唐第25窟:被誉为“敦煌石窟艺术之冠”,窟内绘制的大型壁画观无量寿经变精致至极,表现佛国世界的富足美好,为敦煌壁画的代表作之一;

晚唐第17窟(藏经洞):被誉为“打开世界中世纪历史的钥匙”,其出土文物记录了天文、医学等古代智慧,并生动描绘了当时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此次展览复原了大量藏经洞出土文物,为观众提供了珍贵的研究机会。

文物与壁画 丝路遗珍的永恒之美

展览汇集敦煌研究院珍藏的文物真迹与临摹精品。文物方面,如唐代《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第一》、西夏文活字版残《诸密咒要语》、唐代古藏文《大乘无量寿宗要经》等,见证了敦煌作为丝绸之路文化枢纽的辉煌历史;壁画临摹作品方面,最具震撼力的莫过于五台山图。这幅出自莫高窟第61窟的巨幅壁画,面积达45.9平方米,是同类题材中规模最大的一件。此次展览将完整呈现这一杰作,为观众提供一个近距离欣赏和感受其艺术魅力的机会,领略敦煌壁画的艺术魅力。

二层文物展区

五台山图

“莫高精神”红色主题展 致敬文化守护者

与敦煌艺术大展同期亮相的“莫高精神”红色主题展,通过珍贵的历史文献、老照片、视频影像和互动场景,生动再现敦煌文物事业的艰辛历程,深刻诠释了“莫高精神”——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核心内涵。其中,展出的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等文化守护者的亲笔手稿、影像资料等珍贵遗存,致敬了为敦煌文化保护与传承付出毕生心血的伟大人物。

“莫高精神”红色主题展

“莫高精神”凝聚代代“莫高人”对敦煌文化的守护与传承。这一精神不仅体现了保护传承敦煌文化的历史使命,更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与创新精神。今天,莫高精神激励我们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勇于创新,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繁荣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如是莫高”敦煌艺术大展暨“莫高精神”红色主题展于2025年3月29日起正式对外开放,首季展览将持续至2025年10月28日。公众可通过北京展览馆官方小程序“乐享北展”或各大票务平台(如猫眼、大麦、抖音、美团、大众点评、格瓦拉、票星球、携程、百度地图、高德地图、去哪儿网)购票参观。

展览信息

展览名称

“如是莫高”敦煌艺术大展暨“莫高精神”红色主题展

展览日期

2025年3月29日 - 10月28日(第一季)

展览地点

北京展览馆(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35号)

主办单位

北京展览馆集团有限公司

敦煌研究院

承办单位

北京展览馆集团有限公司展览中心

寰宇视界国际(北京)会展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

北京首都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黑暗三朝——明代正统、景泰、天... 明代制瓷业的发展,可谓是有目共睹,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很多新品种、新器型都出自这一时期。尤...
原创 清... 盘点清朝历史中,有一对婆媳都出自蒙古族,她们的名字叫“哲哲”,两人不仅仅名字相同,而且都是大清“第一...
阳泉:春秋战国时期的古韵与历史...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春秋战国时期是一段充满动荡与变革的时代,也是诸多城市开始崭露头角的重要阶段。...
原创 王... 老覃在昨天写了《1948年,毛主席严肃批评杨尚昆等人:你们读的马列主义到哪里去了》一文,文中提到:1...
中青报:打着历史名人旗号,岂能... 其实很多地方都有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不一定非要蹭历史名人和“超级大IP”才能有市场。 最近,一些打着...
南宋官窑:百年临安府,千年瓷文... 文博时空/文 文博失控 作者 匡悦 文物摄影 | 杜广磊 “一部陶瓷史,半部在浙江”,越窑、德清窑、...
原创 韩... 韩国发现20多枚文物,专家建议写进教材,网友:我国有十几吨! 中国的历史文化渊源远流长,并且古人为我...
周公还政周成王 周公还政周成王 “田里不鬻”,土地不许买卖,恐怕也出自周公。周公能授给姜太公以专征专伐的特权,那么...
原创 汉... 作者:赵心放 贾谊(公元前200年—前168年),河南郡洛阳人。他十八岁时就以博览群书,擅长撰文受到...
原创 此... 此人太厉害了,一枚炸弹就结束了清王朝的统治。 其实特工也是分成很多种类的,他们分别负责不同的领域,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