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竹编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杨昌芹:传统技艺传承的是老手艺,需要创新和设计
创始人
2025-06-26 03:02:19
0

6月25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请文化和旅游部推荐的基层代表围绕“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 丰富人民美好生活”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

杨昌芹来自贵州遵义赤水河边的一个少数民族村寨,也是赤水竹编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赤水是全国的竹乡,竹编工艺之乡。竹编手艺是当地家家户户必备的一项生产技能,也是地方的特色支柱产业之一。

杨昌芹。图/国新网

杨昌芹2007年中专毕业之后,系统开始学习竹编手艺。2012年其成立了赤水市牵手竹艺发展有限公司,初心是希望牵手更多的老百姓和有志之士,把竹艺发展传承到极致,所以给品牌取名为“极竹”。杨昌芹公司建成了非遗产学研基地,这是结合生产加工、研发设计、研学体验,集培训、品牌、推广、销售、运营于一体的基地。

被问及如何把赤水竹编这项传统非遗变成时尚单品,如何既保护传统技艺又助力乡村振兴?杨昌芹介绍了当地的三个做法。

第一是非遗+设计。传统技艺传承的是老手艺,需要创新,需要设计,所以杨昌芹多次去了上海美院、清华美院以及高等院校学习设计,把竹编产品进行创新。当地邀请了上海、成都等知名的设计师做设计、研发、培训、指导,也设立了自己的品牌。杨昌芹在现场戴的耳环、发饰、手镯、包包,就是用竹编老手艺结合现代人生活审美开发出来的系列产品。

第二是非遗+产业,让竹编手艺人走上致富路。例如,当地走“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推动竹编产业规模化发展;还建成了竹编非遗展示基地、展示中心以及非遗工坊,带动了当地108人固定就业、200多人灵活就业,民族村的村民也实现了年终分红。

第三是非遗+跨界,让小竹编融入大市场。为了让竹编更快和一线市场接轨,杨昌芹先后跟二十余家企业谈成合作,拿到了订单。当地也根据自己的资源优势,围绕吃竹、用竹、赏竹、玩竹,打造了一系列“竹旅游”研学精品线路,让更多到赤水旅游的游客走进竹编工坊、竹编展示中心和基地,体验竹编文化,把竹编产品带回家。据统计,每年有2万人左右来到基地。

“竹编是我的热爱,是我一辈子的事业,更是赤水老百姓生产生活中的一项技能。作为一名传承人,我希望通过传承开发创新,让竹编牵起产业之手、牵起市场之手、牵起当地老百姓之手,把它发展传承得更好。因为在基层,发展才是最好的传承。”杨昌芹说。

九派新闻特派记者 龚凌蔚 温艳丽 北京报道

编辑 万璇 任卓

【来源:九派新闻】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明... 看过《倚天屠龙记》的朋友,应该都知道“明教”。其实,“明教”并非虚构,而是一个在历史上流传甚广的宗教...
日本牛郎,怎么丑成今天这样儿的... 出品 | 虎嗅青年文化组 作者 | 木子童 编辑、制图丨渣渣郡 本文首发于虎嗅年轻内容公众号“那個N...
原创 为... 古代西方人与古代中国人一个区别就在于,中国人喜欢建长城,比较典型是万里长城。西方人喜欢建城堡,这些城...
原创 苏... 1991年8月19日,一些政治家和一部分军人趁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克里米亚度假时发动了“八一九事件”...
原创 曾... 曾国藩:人生之中一旦出现了这2个字,你就离失败不远了! 曾国藩作为我国清朝时期的重臣,有着很大的名气...
原创 做... (董源潇湘图卷 局部) 乾宁四年,冬。 割据福建地区的大军阀王潮病重,眼看就要不行了。 回首自己这一...
原创 终... “千古一帝”康熙皇帝之所以能够青史留名、彪炳史册,离不开孝庄太后的尽心辅佐和鼎力支持,但如果没有这个...
原创 没... 李靖是个神奇的人物,之所以说他神奇,是因为他比一般人的成名之路要更长,而且死后同样是热闹非凡。 提起...
原创 曹... 在三国时期,群雄并起,战乱不断,百姓民不聊生,而军队的养活问题成为了各方势力必须面对的挑战。曹操率领...
原创 团... 1949年11月下旬,九十五团接到上级命令,负责警卫军指挥部,成为全师的第二梯队。战士们听说后心急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