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个品茶专业术语
创始人
2024-11-04 18:18:34
0

茶,作为开门七件事之一,自古就是中国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北京人喜喝盖碗茶,杭州人“一壶茶,一本书”,苏州人尚喝茶听评弹,广州人的一天从早茶开始。喝茶如同中国人骨子里与生俱来的东西,是国人骨血的一部分。

鲁迅先生说:有好茶喝,会喝茶,是一种清福。是啊,无论男女老少,只要手中有一壶茶,便是幸福而闲适的一天。

喝茶的时候,常常听闻层次感、收敛性、茶水分离等听起来很“高大上”的说法,那它们到底都是什么意思呢?

今天给大家整理出25个品茶专业术语,让你从此喝上明白茶!

1、茶性

专指茶汤入口后口感的刺激性,包括香型和苦涩度,常用“强、弱”来形容。

2、茶质

指茶汤入口后,汤质在口腔中的饱满度。包括滑度、甜度、回甘度、底蕴及耐泡程度,常用“厚薄”、“重淡”来形容。

3、香气

鲜叶在制作工艺中产生,主要由茶叶中游离型儿茶素产生。在口腔中,上颚、舌面、舌下、两颊、咽喉间感觉明显。

4、苦涩

苦是一种味道,涩是一种感觉。苦是由茶叶内含物中的茶碱产生,涩是口腔中细嫩组织收敛的表现。

5、收敛性

品茶后,舌面和口腔四周出现的紧绷感,多为涩感的表现。

6、水味

茶汤滋味很淡薄,喝茶已经喝到水的甘甜味而非茶本身的甘甜,叫做水味。基本上水味出现在喝茶最后的阶段是正常的。

7、回甘

指苦味在口中转化后产生甘甜的过程。

8、生津

指两颊、舌面、舌底、有唾液不断的涌出。

9、层次感

层指重叠之象,次指先后顺序。指茶汤香气和滋味在口腔中转变的感觉。

10、喉韵

品茶后,茶汤带给喉咙的感觉,如甘、润、燥。

11、饱满

指茶汤物质丰富而带给口腔的一种充实感。

12、果酸味

品茶汤时带有鲜味,像新鲜的酸果味。

13、陈韵

经时间陈化而产生的韵味,常在有一定年份的旧茶中易感到。

14、香气内敛

香气不张扬,其香在水,用心则有,不用心则无。

15、入口即化

茶汤入口,不用有意识的吞咽,自然入喉。特别是陈年好茶,人们说“入口即化,喝了没喝”,是品普洱茶时人们对茶汤水性最高境界的赞叹语。

16、爽朗

经岁月的陈化仓储优良的茶汤入喉后,口腔爽朗,牙齿有清晰感。

17、舌底鸣泉

生津的最高境界,重点在“鸣”字,接连不断之意。

18、药香

陈年老茶的共同特征,药香浓郁通常是对老茶香气的一种赞扬方式。

19、酸味

在揉捻后未晒干,压制时所含水分过高而产生。

20、青味

杀青温度不够或时间不足而产生,严重时会有“青腥味”。

21、锁喉

品茶后,咽喉过于干燥,吞咽困难、紧缩发痒等不适感,人会微觉不安、烦躁等。

22、茶水分离

茶汤入喉,嘴里留的不是茶味,而是水气。

23、烟熏味

茶叶加工中产生的烟熏气味。并非指不好的气味,判断好坏由茶而异。大部分情况下茶不应该有烟熏味。少部分如武夷正山小种,湖南沩山毛尖等特殊品种在加工中会有烟熏的工艺,形成相应的品质。

24、茶气

是由茶叶中有机锗与多糖类结合而溶于水产生。茶气在老茶中易出现,常表现有打嗝、身体发暖、发热、发轻汗等。

25、水性

指茶汤带给口腔的每种不同的感觉,如滑、化、活、砂、厚、薄、利七方面,多用来判断普洱茶的品质品质。其中滑、化、活、砂、厚是普洱茶正面特色,而薄和利则是负面性特征,其是能影响品茗情境的。多在品普洱茶时使用。

品茶带来的宁和心境,是其他事物无可取代的。品茶愈久,心越平和,气质愈优雅,茶之怡情养性可见一斑。

茶于中国人而言,是国饮。喝茶,是养生,是怡情,是雅志。对于中国人而言,喝茶就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图文综合来源于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提前告知删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茶山医院开展省内首例胸导管松解... 近日,东莞市茶山医院显微修复重建外科联合国内顶尖淋巴外科中心——北京世纪坛医院沈文彬教授团队,成功开...
原创 一... 康熙十二年八月初六日,康熙帝下令三藩并撤。对于康熙撤藩的决定,我们本篇文章先不做具体分析,但是对于撤...
原创 得... 1833年,在曾国藩的新婚之夜,当他脱下衣服时,新娘却大惊失色,连连后退,究竟发生了什么? 1811...
原创 两... 两江总督吃了三年白菜,说明她为官清廉啊,最后反而被雍正皇帝杀了,不知道内情的人一头雾水,这究竟是什么...
原创 曾... 曾国藩:人一生不要有这2个习惯,一旦沾染可能就是失败的前兆! 从古至今,都有着一个说法,那就是人应该...
原创 民... 众所周知,民国时期军阀混乱,战火四起,国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当时的军阀却过着非常惬意的生活。了解...
原创 雍... 皇家子孙对皇位个个都蠢蠢欲动,不争个头破血流,绝不罢休,没有亲情只有权利。不可否认,雍正登上皇位也是...
原创 清... 死刑是自古以来就有的一种刑罚,这是一种有着继承关系但是不同朝代又有着差别的制度,但是古代的死刑也并非...
原创 凭... 明英宗时期,朝廷用人多是看其长相来决定升迁的大小。到了中期的时候,像王越、严嵩、张居正这些历史上有名...
原创 朱... 1398年,朱允炆称帝,他就是个憨憨,削藩那么狠,真打起仗来竟然为了显示仁慈,要求将士不要杀造反的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