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业态
点燃双日消费热潮
活动现场,“艺术+美食+闲置+亲子+萌宠”五大板块同步亮相,构筑起多元消费场景。艺术展区内,10多组商家带来的非遗手作、文创好物琳琅满目,吸引不少艺术爱好者驻足交流;美食区飘来阵阵香气,有机蔬菜、现磨咖啡、特色披萨等多类美食摊位前人头攒动。
亲子区的卡通人偶互动与萌宠区的专业养宠知识科普,更是让孩子们流连忘返。据现场观察,开市仅1小时,多个摊位已出现排队购买现象,首日人流量较预期增长30%,充分展现了乡村市集的强大吸引力。
现场互动
趣味打卡掀热潮
市集特别设置互动相机打卡点,吸引大小游客驻足拍照。镜头前,孩子们摆出萌趣姿势,年轻人纷纷合影留念,亲子家庭则在五彩绳装饰下记录温馨瞬间。不少游客主动将照片分享至朋友圈、小红书,自发形成“自来水”传播。
值得一提的是,活动吸引了数位摄影爱好者与短视频创作者自发到场记录。他们用镜头捕捉摊主的手作细节、美食的蒸腾热气、萌宠的俏皮瞬间,一位创作者表示:“这里的烟火气自带感染力,不需要刻意策划,随手一拍都很出片。”
团队协作
织密服务保障网
活动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幕后团队的全力支持。北京市通州区沐泽社会工作事务所与北京乐游宋庄旅游管理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全力投入,从前期摊位招募、商户培训到现场秩序维护、后勤保障,均安排专人专项负责,确保活动各环节衔接顺畅。现场一位志愿者表示:“看到村民和游客们享受市集,我们的付出就有了意义。”
摊主:
看见乡村振兴温度
闭市后,摊主们纷纷晒出“成绩单”。文创摊主李女士表示:“一下午卖出80余件手工艺品,营业额是平时周末的2倍!”美食摊主王师傅则笑着说:“准备的食材提前售罄,以后得加大供应量。
”闲置物品区的村民张阿姨也感慨:“家里的旧物能换成钱,还能倡导环保,这样的活动真是一举两得。”据不完全统计,首日超80%摊位营业额达预期目标,部分热门摊位收入突破千元,切实为村民带来了“真金白银”的实惠,市集成为了村民“家门口的创业平台”。
长效赋能
绘就乡村发展新图景
作为宋庄镇“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实践,此次市集不仅是一场消费盛宴,更是一次乡村发展的“生态实验”。对村民而言,市集搭建了创业增收新平台,拓宽了农产品与手工艺品的销售渠道,更让年轻一代直观感受乡村文化的价值。
对喇嘛庄村而言,活动以“艺术+”模式激活了闲置资源,提升了村庄知名度,为构建“可持续”乡村产业生态奠定了基础。正如村支书所言:“市集不是终点,而是起点。我们希望通过持续举办此类活动,让艺术真正融入乡村生活,让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
随着最后一盏灯笼熄灭,喇嘛庄艺术生态市集暂告段落,但“艺术乡村”的故事仍在延续。这场融合传统与现代、艺术与生活的乡村实践,正在为乡村振兴书写兼具温度与深度的时代注脚。
北京青年报副中心新媒体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