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传非遗 艾香迎端午 | 王四营乡党群服务中心非遗竹编香囊手作活动圆满举办
创始人
2025-05-30 13:36:42
0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在端午节即将来临之际,党群阵地@你“巧手制香囊·竹韵庆端午”非遗竹编香囊活动在崇德堂博物馆圆满举办。百余名王四营地区的社区居民在工艺老师的指导下,亲手制作竹编艾草香囊,感受传统节日的文化魅力。

溯源千年端午文化

在本次活动的端午文化小课堂上,博物馆的工艺老师细述端午节的历史渊源及民俗活动。

从“端午”一词的最早文献出处《风土记》,到屈原的爱国情怀;从驱五毒、射粉团、採草药、佩香囊、挂钟馗像等传统民俗到现代端午的创新表达,参与者们在与老师的互动问答中,加深了对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理解。

匠心传承竹编技艺

活动现场,工艺老师带领大家从“零”开始,学习传统竹编技法。一根根细长的竹篾在指尖穿梭缠绕,逐渐编织成小巧精致的香囊骨架。

参与者们在一挑一压中,切身体会非遗竹编工艺所需的技巧与眼力,更感受到匠人精神代代坚守的不易。

艾香入竹囊蕴福吉

艾草,自古便被赋予驱邪避疫、祈福安康的寓意。活动中,大家将艾草香袋放入亲手编织的竹编香囊中,将健康平安的美好祝愿融入竹囊。

一缕艾草香,千年端午情。这场竹编香囊手作活动,不仅是一次非遗技艺的体验,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未来,崇德堂博物馆将继续以传统节日为载体,策划更多兼具历史厚度与时代活力的文化活动,让非遗走进生活,让文化浸润人心。

值得一提的是,在崇德堂博物馆展出的一件新年画作品《当代门神系列之武门神——唐朝大将秦琼、尉迟恭》,便是以端午驱五毒的习俗为部分创作灵感。

在崇德堂博物馆中国木版年画专业委员会委员兼副秘书长史彦青老师的这件作品中,两位门神分别脚踩五毒中的蛇、蝎子、蜈蚣、壁虎及蟾蜍,寓意灭五毒,迎五福(蝙蝠)。

端午将至,愿您

🌿 手握香囊,艾护安康

🎋 竹韵悠长,岁月静好

关注我们,解锁更多精彩活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写生创作基地(梓江龙门湖环湖公... 第一章招标公告 写生创作基地(梓江龙门湖环湖公路)-盐亭段(项目名称)勘察设计施工总承包标段 1.招...
公安部:打击危害国家保护鸟类等... 记者31日从公安部获悉,为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公安部最新下发通知,组织全国公安机关开展...
深图暑期研学热:从艺术到科技再... 夏日书香润童心,研学实践助成长。作为深圳图书馆第十一届“暑期缤纷季”的重点活动,“人文科普探索之旅”...
手工陶艺工作坊吸引众多爱好者,... 文章一:沉浸陶艺之境,邂逅指尖艺术浪漫 在城市的喧嚣与快节奏生活中,总有一处角落能让人暂时忘却烦恼...
原创 刘... 刘伯温,元末明初政治家,军事家,明朝开国元勋。刘伯温不仅才能出众,更传言其能掐会算,出神入化,因此民...
原创 唐... 大家都知道,皇帝是中国帝王制度时期,最高的统治者的统称!上古三皇五帝,比如羲皇伏羲、娲皇女娲、炎帝神...
为什么天子的话是一言九鼎?明明... 鼎上面好似锅具,下面有支架,中间部分像灶的样子。商周时代,鼎是青铜器中最重要的一种器物,除了日常使用...
原创 历... 历史上有很多的暗杀事件。作为一个上位者,如果自己的某项决定损害了大部分人的利益,那么这些人就会寻找机...
原创 全... 引言 《史记·春申君列传》有言:“人民不聊生,族类离散。”当国家不能给百姓提供一个稳定的生存环境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