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报导:2025米兰国际展览中心特别装置亮相,奥斯卡金像奖得主、意大利导演保罗·索伦蒂诺(Paolo Sorrentino)携手舞台设计师玛格丽塔·帕利(Margherita Palli)与声音艺术家马克斯·卡萨奇(Max Casacci),以装置艺术《甜蜜的等待》重新诠释“等待”这一人类共通的情感。
作品将展馆空间转化为悬置情绪的俯视镜头,在视觉与听觉的边界游走,试图剥离等待的焦虑外壳,揭示其作为“生命最严肃时刻”的本质。
等待:从焦虑到孕育的维度转换
在索伦蒂诺的笔下,等待被拆解为两种动词形态:一种是被动的焦灼——紧盯时钟的坐立不安,另一种则是主动的沉淀——缓慢却丰饶的过渡期。正如他所说:“等待不是静止,而是凝视的偏移,是无需奔跑的追寻。” 装置《甜蜜的等待》以医疗候诊室为灵感原型,将人们习以为常的冰冷空间(白墙、硬椅、闪烁的电子屏)重构为一场“温柔的催眠之旅”。
设计师帕利以半透明玻璃打造迷宫般的结构,隐藏其中的心脏装置以若隐若现的搏动声提示生命的存在;演员们身着米兰小剧院裁缝工坊特制服装,以温和的肢体语言代替传统候诊室的冷漠感;卡萨奇则用海浪、森林风声与水晶震颤编织音景,将等待的节奏化为可感知的呼吸。索伦蒂诺强调:“这里不强迫你正襟危坐,而是邀请你如童年骑木马般漫游。成年人的摇椅变成子宫般的茧,焦虑被转化为对黎明的期待。”
舞台设计师帕利:从歌剧到展馆的跨界实验
拥有四十年舞台经验的帕利坦言,首次与电影导演合作充满未知:“当他提到‘藏有心跳的万花筒’时,我决定沿用歌剧设计逻辑——用短暂的结构传递永恒的符号。”她与搭档马尔科·克里斯蒂尼(Marco Cristini)将展馆视为微型剧场,以磨砂玻璃的折射模糊现实边界,让参观者在移步换景中触碰“等待”的多重隐喻。
声音艺术家卡萨奇:用自然之声重塑时间肌理
作为意大利传奇乐队Subsonica的创始人,卡萨奇近年深耕环境声音艺术。此次他摒弃传统乐器,采集自然元素构建声场:“等待并非寂静,它是海潮涨落般的内部节奏。” 声音随参观者的移动起伏,如同等待中时而紧缩、时而舒展的时空体验。
在“即刻满足”时代重探等待的哲学
索伦蒂诺的装置试图回应一个悖论:当科技将效率推向极致,为何等待反而成为现代人最恐惧的空白?《甜蜜的等待》给出的答案是——等待的本质是混沌转化为秩序的孵化器,它要求我们学会与虚空共处,并在其中窥见重塑自我的可能。(供稿:米兰国际家具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