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多年前,“中国之船”满载瓷器驶向墨西哥
创始人
2025-05-23 09:30:52
0

编者的话:在中拉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召开后,中方宣布再次扩大免签国家范围,自2025年6月1日至2026年5月31日,巴西、阿根廷、智利、秘鲁、乌拉圭5国持普通护照人员来华经商、旅游观光等不超过30天,可免办签证入境。近年来,中拉合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历史上,中拉友谊也源远流长。早在16世纪,一艘艘满载友谊的“中国之船”穿梭于太平洋两岸,开启了中拉交往交流的序章。1573年7月1日,两艘满载中国商品的大帆船离开西班牙殖民地菲律宾马尼拉,于同年11月先后抵达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港,中拉“太平洋海上丝绸之路”由此开辟。

图片说明2:陶瓷杯“jícaras”

图片说明1:“马尼拉大帆船”

中国驶入马尼拉的船只最多

16世纪中叶前,拉美与亚洲的贸易需经欧洲中转,为建立拉美与亚洲之间的直接贸易路线,西班牙组织了多次航海探险。1565年,西班牙航海家安德烈斯·德·乌达内塔率领船队从菲律宾起航,利用太平洋西北风带,历时近4个月首次抵达“新西班牙”(今墨西哥)阿卡普尔科港,突破了此前只能在太平洋单向东行的限制。

1571年,西班牙殖民者占领马尼拉,此后,每年定期派遣帆船往返于马尼拉和墨西哥阿卡普尔科港(当时,菲律宾和墨西哥同隶属于新西班牙总督辖区),持续200多年的“太平洋海上丝绸之路”逐渐发展起来。

从马尼拉出发的西班牙船只通常为几百吨的三桅帆船,多以马尼拉本地木材建造,因此被称为“马尼拉大帆船”(如图)。中国当时驶入马尼拉的船只数量在各国中占压倒性优势,“马尼拉大帆船”所运载的货物主要是中国商品,因而其也被称为“中国之船”。每年夏季,西班牙商船从马尼拉起航,航行4到6个月抵达阿卡普尔科。返程船只于次年2月或3月出发,利用东北信风,满载从美洲采掘的白银等货物返回菲律宾。

运往美洲的货物抵达阿卡普尔科后,由骡队运往墨西哥城。17世纪末,墨西哥城的中央广场建成巴利安市场。“中国之船”所携的亚洲商品在市场内的摊铺售卖,当地居民和商人络绎不绝。除了在墨西哥本地销售,船上商品还会继续被转售到墨西哥之外,如经陆路转运到中美洲等地,经海路销往秘鲁卡亚俄港至南美洲,或通过墨西哥韦拉克鲁斯港输往欧洲,形成辐射性的商品贸易网络。

为拉美市场“量身定制”

经由“中国之船”贸易,中国与拉美之间搭建起了物资交换之桥,两地相隔万里,文化制度迥异,却进行了“紧密交流”。中国向拉美出口诸多商品,以丝绸、瓷器等工艺品为主。丝货因轻便和高价值成为“明星产品”,其质量优于拉美当地产品,价格也更具竞争力,深受拉美上流社会欢迎,被广泛用于贵族服饰、宗教装饰和婚嫁场合。中国广州制造的披肩在西班牙和拉美风靡,引领时尚潮流。

中国瓷器也大规模远销拉美。1573年,2万余件中国瓷器随船到拉美,江西景德镇、福建德化等产地的瓷器成为拉美贵族身份的象征。中国工匠还为拉美市场“量身定制”,如专门喝热巧用的陶瓷杯“jícaras”,上面的花纹既保留了中国工艺特色,又满足了拉美精英的审美需求。中国产梳子、扇子、雕花屏风、小型柜等产品也因异域风情和高品质受到欢迎,反映当时拉美人对“中国风”的向往。在“中国之船”的货运清单中,还偶尔出现丁香、沉香等香料以及人参等中药材。

通过返程商船,源源不断的白银从拉美进入中国。明朝中期开始,白银逐渐成为中国的主要货币。玻利维亚、秘鲁、墨西哥等地开采的白银通过“中国之船”大量运往中国,解决了中国国内白银短缺的问题。与此同时,玉米、土豆、番茄和花生等拉美作物传入中国。

满载货物的“中国之船”为中国与拉美人民带来各种令人惊奇的商品,但也很容易被其他航海国家觊觎,1587年,“圣安娜”号满载货物自马尼拉起航,在今美国加州海域遭英格兰私掠船长托马斯·卡文迪许突袭。“圣安娜”号虽重逾600吨,却未装备火炮,最终被卡文迪许指挥的两艘小船俘获。卡文迪许掠夺船上珍贵货物,包括丝绸、香料等,还将他的掠劫成果带回英国展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英国海外扩张的野心。随着工业革命与殖民体系重构,1815年,最后一艘大帆船“圣费尔南多”号抵达马尼拉,标志着这条“太平洋海上丝绸之路”落幕。

墨西哥成重要全球贸易中心

“太平洋海上丝绸之路”不仅让两地进行商品交换,还促进了双方的文化交融。中国的商品改变了拉美人的消费模式,一定程度上引发当地工艺对东方风格的模仿和吸收。在墨西哥“彩瓷之城”普埃布拉,陶瓷工匠融合中国青花瓷技法,创造出中西合璧的塔拉韦拉瓷器。拉美宗教建筑的装饰中也有中国工艺的呈现,例如,墨西哥城大教堂的青铜围栏先由西方设计师绘制图纸,经马尼拉运至澳门后,交由华人铸造师制作完成,再运回墨西哥,体现了中西融合。

海上贸易也重塑了拉美城市格局。“中国之船”带动了太平洋沿岸城市的发展。阿卡普尔科港因“中国之船”到港而繁荣;墨西哥城依托跨洋航线发展为当时的全球贸易中心之一。

“中国之船”运送了不少中国、日本以及东南亚国家的书画和文献,大量信息随同商人经阿卡普尔科运抵墨西哥城,成为西班牙官员和学者了解亚洲的资料来源。身处墨西哥的西班牙传教士胡安·冈萨雷斯·门多萨从未亲赴中国,但出于传教热情在美洲广泛搜集有关中国的信息,并于1585年出版《中华大帝国史》一书。此书作为西方全面介绍中国的著作之一,很快被译成拉丁文、英文、法文、德文、意大利文、葡萄牙文等多种语言,在欧洲引发“中国热”。(本文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在杉野找到共鸣,千万粉丝网络达... 今年“五一”期间,“反向旅游”冲上热搜,人们放慢脚步、深度体验的休闲趋势更加明显。距离上海市区一小时...
书籍是让我们成为自己——读《阅... 《阅读是安静的自我觉醒》出自德国文学巨匠赫尔曼・黑塞之手,全书以随笔的形式呈现,精选的各篇章看似独立...
特朗普后悔晚了!中方仅用十几天... 据环球时报报道,根据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美国将在未来3个月内把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从145...
热搜爆了!赵丽颖两小时连发三文... 5月22日晚 赵丽颖本人 借着热搜话题 突然发声 为新剧《在人间》宣传 “要定档了” 紧接着 #赵...
科技与艺术融合 智能穿戴赋能都... 近年来,接受音乐疗愈正成为都市人快节奏生活间隙中的新时尚。打破环境、时间等客观因素制约,记者5月22...
茶山高密度色母粒 茶山高密度色母粒以其高纯度、高色素浓度和优异的分散性而闻名。它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将高密度聚乙烯作为...
2024年甘肃省入境游客24.... 原标题:2024年甘肃省入境游客24.79万人次 同比增长137%中国甘肃网5月23日讯(西北角•中...
点亮艺术版图!CASETiFY... 艺术联名汇聚,开启沉浸式移动画布之旅 上海,2025 年 5 月 22 日 —— 自 2011 年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