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将特色非遗艺术景观装置保留在非遗博览园,打造成城市打卡点
创始人
2025-05-21 13:01:00
0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共同主办的第九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将于5月28日启幕。5月21日,文化和旅游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第九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有关情况。

▲发布会现场

会上,四川省成都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志勇介绍,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作为文化和旅游部与四川省人民政府长期共建的重点文化项目,已发展成为享誉全球的文化名片,非遗节落户成都,为城市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一是健全了非遗保护体系。成都拥有市级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336个,其中国家级25项,蜀锦蜀绣、成都银花丝等传统工艺蜚声国际;市级以上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82人,其中国家级传承人21人;建成传习所100个、传承基地学校50所,建成9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形成了广泛多维的非遗传承渠道。年均开展惠民非遗活动超260场,覆盖群众30万人次,全民参与非遗保护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

二是赋能了城市产业发展。成都正以“场景营城”理念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在乡村振兴方面,道明竹艺村依托国家级非遗项目,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城市更新方面,文殊坊非遗街区引入蜀绣、漆器等传统工艺“五朵金花”代表性传承人,深受国内外游客喜爱。历史街区活化方面,锦里、宽窄巷子依托非遗资源实现游客量持续攀升。产业和民生方面,全市14个非遗特色文创产业区,227个非遗传统工艺类项目产品,年度生产总值超300亿元,带动就业5万余人,“成都手作”非遗公共品牌累计帮助非遗传承人销售产品超4亿元,形成可持续的文旅资源。

三是激活了文旅经济引擎。成都将以第九届非遗节举办为新起点,升级国际非遗博览园场地建设,将特色非遗艺术景观装置保留在非遗博览园,打造成为城市打卡点;将本届非遗节“十二月市”主题展留在成都锦门丝绸小镇,固定成为常态化非遗展示场景。未来,成都还将持续通过“文化盛典+城市运营”的创新模式,把节会资源转化为城市永久文化地标,让传统非遗与公园城市相融共生,为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提供持久动力。

红星新闻首席记者 吴阳 北京报道

编辑 郭庄 责编 魏孔明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镜湖映沃野 枣庄蟠龙河鹭岛绘就... 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21日讯 5月21日,无人机视角下的枣庄蟠龙河鹭岛静谧迷人。湖面似镜,倒映着葱郁...
北京丰宝斋:探寻名人字画及古书... 在繁华的首都北京,隐藏着一家深受藏家信赖的艺术机构——北京丰宝斋。这家机构自成立以来,便以弘扬传统文...
科学成像在油画修复中的应用 “科学成像摄影技术”(Scientific lmaging photography technolo...
岳阳张谷英村:寻明清古建 感古... 本文转自:人民网-湖南频道 人民网长沙5月21日电(记者吴茜薇、实习生何佳丽) 在湖南岳阳,一处明清...
CINDY CHAO如何用艺术... 界面新闻记者|黄姗 必须承认的是,如今的高级珠宝业仍然是西欧中心主义的。现在被业界认可、被消费市场...
成都市残健融合艺术团进校园专场... 中新网四川新闻5月20日电 由成都市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主办,成都市残联、市教育局、市文广旅局共...
第七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在杭州... 5月21日,观众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杭州组团展区参观。 当日,第七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在浙江杭...
办旅游、开民宿、采山珍:小兴安...   新华社哈尔滨5月21日电 题:办旅游、开民宿、采山珍:小兴安岭林区群众吃上“生态饭”  新华社记...
想学会绘画?六个角度带你走进完... 绘画,作为一种关键的艺术表现形式,能够帮助我们把心中的想象和情感转化为具体形象。学会一些绘画技巧,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