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利厦门2025春拍:单色釉瓷器集萃——青韵白瓷,窑变流光
创始人
2025-05-21 10:31:09
0

单色釉瓷器光素无纹,唯以线条勾勒器型,以一色釉光演绎万千风华,予观者以无限遐思与至简之美。

龙泉青瓷承古韵,青釉温润如凝脂,开片似冰裂天成;德化白釉称 “中国白”,釉色莹润若羊脂;窑变釉借窑火淬炼,釉色交融如霞似焰,每一道纹路都是自然天成。 本次保利厦门2025年春拍【万象——古董珍玩集萃】专场汇集单色釉瓷数件,以飨藏家。

希望对藏友有所帮助或者引起你的一些小兴趣。少走弯路,关于民间藏品的出手想必藏友们都会有疑问和顾虑,但是还是要尊重藏品的客观事实,实事求是,以诚相待!你的一份认可才是最重要的。

讲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求真务实》

国内一线拍行送拍(嘉德,保利,翰海,中贸圣佳,古天一,大羿,明石,华辰,西泠印社,崇正,华艺国际,私下交易:全国国有文物商店交易会,博物馆推荐)香港拍卖:(苏富比,佳士得,香港保利,香港嘉德)藏品征集,(上方图片)详情咨询 叶老师

征集项目:近现代书画、古代书画、当代书画、油画雕塑、古董珍玩、紫砂艺术、铜炉佛像、瓷板画、印章、玉器、钱币、邮票等 (犀角,象牙,青铜器不征集)

收而不研者俗,藏而不鉴者傻,以藏学师者德,以藏悟心者美,以藏缘友者雅,以藏养藏者富!

专场拍品预览

lot 564

明•龙泉窑鬲式炉

尺寸:14.5cm.Diam;12cm.High

RMB: 250,000-350,000

备注:

日本家族收藏

宋瓷风雅,隽永悠长,与前朝大唐富丽风格迥异,宋代美学发展于南宋达到巅峰,当朝器物多为素净无纹,简约内敛,造形端秀典雅,常取材高古玉器、青铜器。

本品造形可溯自商周青铜鬲鼎,呈鬲式,扳口宽折沿,短粗颈扁腹下收,底微下凹,腹下承三素面足,足底露灰白色胎,肩腹部与三足外侧有棱线凸起,通体施龙泉青釉,釉色青翠欲滴,如瓷似玉,为龙泉窑典型的石灰碱釉。以厚釉青瓷著称的龙泉窑,是中国青瓷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自宋代兴起以来,历经元明,凭其肥美的釉汁和优雅的形态称绝于世。宋庄绰《鸡肋编》载:“处州龙泉县……又出青瓷器,谓之秘色。钱氏所贡,盖取于此。宣和中,禁庭制样需索,龙泉青瓷益加工巧。”

宋代的龙泉窑高等级器物往往是不惜工本烧制而成,其中特别是一些薄胎厚釉器,采用多次上釉反复素烧,最后高温烧成,而在宋代龙泉窑所制器物中,青釉鬲式炉堪称经典,备受后世钦慕。明人文震亨《长物志》香炉条中云:“三代,秦、汉鼎彝,及官、哥、定窑、龙泉、宣窑,皆以备赏鉴,非日用所宜。”此炉造型古朴,呈色深浅适度,青绿可人,尽显南宋美学菁粹。

配日本木盒

翻阅公典私藏,同类器见藏于世界各大博物馆及重要私人收藏之中: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二例,刊于《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两宋瓷器(下)》,香港,1996年,卷2,图版121、122;东京国立博物馆藏一例,录于《东洋陶磁大观》,卷1,东京,1982年,图版97;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藏一件相类鬲式炉,断为官窑,录于《故宫藏瓷:南宋官窑》,香港,1962年,图版19。

香港苏富比曾出售相似二例,其一售于2020年10月9日,编号0100,来源于东京常盘山文库收藏,成交价HKD5,980,000;其二售于“凝盈一色”专场,编号0117,来源于艾弗瑞克拉克伉俪旧藏,其成交价HKD6,770,000。

《碧绿—明代龙泉窑青瓷》,台北故宫博物院,

2009年,页261,图版143-144

lot 563

明•龙泉青釉模印缠枝牡丹纹凤尾尊

尺寸:26.5cm.High

RMB: 250,000-350,000

此瓶属龙泉青瓷之经典品种,但较常见的凤尾尊更为精巧,典雅别致。其胎体厚重,尊口外撇幅度大,长粗颈,溜肩鼓腹,腹下渐收,至底外撇所构成的优雅轮廓,恰似凤鸟尾羽舒展之态,故得“凤尾尊”雅称。颈部饰弦纹,腹部通体装饰缠枝牡丹纹,立体感强,近足处为细莲瓣纹。通体施青釉,釉层肥厚,釉色苍翠悦目,粉中带绿,细腻温润,玉质感甚佳。

整器制作工艺精湛,虽体量缩小,然喇叭口弧度更为精巧,束颈与鼓腹的比例愈显凝练,既存大器之端庄,又添几分玲珑意趣,堪称明代龙泉窑创新品类中“以小见大”的典范之作。

lot 567

明•龙泉窑百条罐

尺寸:19.5cm.High

RMB: 60,000-90,000

罐短颈,溜肩,上腹饱满,下腹敛收,矮圈足。外壁自颈部向下至足端以整齐排列的竖直出筋装饰。观其底部,可知是在成型后将底部挖空,然后填以比挖空略大的、向外微凸的饼状坯,再施釉烧成,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厚重的圈足开裂,为元代龙泉窑典型工艺。整器造型稳重大方,浑厚淳朴而又不失秀媚,釉色苍翠丰腴,如枝头梅子,莹润欲滴,质感甚佳。竖直出筋装饰清新独特,工艺制作精巧,醒目而微闪青白色的竖条纹,间之以青绿如湖水般的釉汁效果,给人一种朴实无华而美妙无比的艺术美感。

配旧木盒

此罐原型为南宋至元流行的荷叶盖罐,现存世例多缺失盖钮,本品亦属此类。翻阅公典私藏,与本品造型纹饰相似,尺寸较大一件,为元代出筋荷叶盖罐,藏于日本出光美术馆,参见《中国古陶瓷——龙泉窑》,叶英挺编著,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年,页250,图202。另见北京保利2017年十二周年拍卖会,同为佚盖龙泉窑条纹罐,以RMB 517,500售出。

lot 569

明末清初•德化白釉三足炉

尺寸:9cm.High;10.5cm.Diam

RMB: 无底价

备注:佳士得,2014年5月28日,Lot.3322(一对之一)

三足筒式炉又称三足尊式炉,为宋至明代流行的一种炉式,因炉身作筒状而得名。拍品造型仿青铜炉样式,又称三足尊式炉,宋至明代流行的一种炉式,因炉身作筒状而得名。炉平口,外直内收,气韵内含,通体器身光素,施白釉,釉质细腻,凝练如脂,炉壁略厚,线条简练,毫无赘感。炉壁厚薄适中,下承三如意云头矮足,底露胎,微凸,胎体匀净致密,釉色温润,整体造型端庄简雅,别具风格,置于案头陈设,朴质文雅,精巧肃静,慕古幽思尽显。

lot 570

明•林子信制德化白釉狮首炉

款识:“林氏子信”四字双行篆书款

尺寸:7cm.High;11.9cm.Diam

RMB: 100,000-200,000

德化窑白釉瓷盛行于明清之际,因其釉色为乳白色,所以称其为“象牙白”,德化瓷器型繁多,以佛像雕塑、杯、壶、炉几种器型最为著称,本品即为一例佳作。

本品唇口,短直颈,圆鼓腹,圈足,主体素面,不琢纹饰,线条圆弧流畅,两侧帖塑对称高浮雕狮首,毛发细密卷曲,呈螺髻状,层次分明有序,额头隆起,双眉宽厚,双目圆睁,口露齿,獠牙凸现,神采奕奕。底剔方框而起阳文“林氏子信”款识,字体清晰,端正工整,极具明末清初的典型特征。据《宣德彝器图谱》载,狮耳炉是仿自哥窑狮首大彝炉款式而制,造型稳重,后世多有仿制。

林子信为福建德化城关岭兜人,明代德化陶瓷艺术家,善制盘、碟、炉等器皿,造型简朴雅致,融实用性与艺术性于一体。且作品被海内外多家博物馆收藏,伦敦戴维斯基金会收藏其所作盘,印章款为方形篆体。广东省博物馆收藏有他的作品四件;南京博物院亦藏有戟耳炉一件,印“林氏子信”四字。可见其制瓷造诣深厚。

lot 571

明•林子信制德化白釉双龙耳炉

款识:“林氏子信”四字双行篆书款

尺寸:8cm.High

RMB: 120,000-220,000

备注:博美拍卖,2015年7月19日,Lot.764

林子信,福建德化城关岭兜人,明代德化陶瓷艺术家,善制盘、碟、炉等器皿,造型简朴雅致,融实用性与艺术性于一体。

此炉取商周时铜簋样式,炉形壮阔圆满,侈口,束颈,腹部圆弧微垂,底承外撇圈足,足缘起弦。从其细微之处可看出其做工的用心。口沿略加外翻,颈部微微内收继而圆出,线条婉转流畅,颈部装饰两只对称吞兽耳,两耳线条劲挺,弯曲有度,厚重而不失灵巧,显得颇为典雅。通施润泽白釉,釉面白晰凝腻,足脊及内底露坚致细密的胎体,如凝脂冻玉,底部暗刻阳文“林氏子信”四字双行篆书款。

此炉以明代宣德炉中的蚰耳炉为“母本”加以创作,属于香炉中的经典样式。白釉光润,纯净清雅,不仅具有宣德炉的气质精神,又有陶瓷材质的温和与柔美,实乃文房清玩之雅器。

lot 572

明•林子信制德化白釉狮首炉

尺寸:8.5cm.High;14.5cm.Diam

RMB: 100,000-200,000

展览:2021年日本东瀛遗珍展

林子信,明代晚期德化窑名匠,以制作祭器和日用瓷器著称。作品造型古朴,线条洗练,实用性和艺术性兼具,本品即为其制炉典范之作。

此器规整古雅,炉型仿明宣德铜炉之形,唇口外侈,短直颈,圆鼓腹,圈足,主体素面,不琢纹饰,线条圆弧流畅,两侧帖塑对称高浮雕狮首,毛发细密卷曲,呈螺髻状,丝丝清晰可见,层次分明有序,额头隆起,双眉宽厚,作卷云状弓形,双目圆睁,口露齿,獠牙凸现,神采奕奕。狮自古以来即为纳吉,彰显权贵之瑞兽。底剔方框而起阳文“林式子信”款识,字体清晰,端正工整,书风劲朗。据《宣德彝器图谱》的记载,狮耳炉是仿自哥窑狮首大彝炉款式而制,造型稳重,后世多有仿制。两岸故宫博物院均有同类藏品,以资参考。

lot 573

明•林子信制德化白釉鹤纹琴杯

款识:“子信作”三字双行篆书款

尺寸:9.5cm.High;15cm.Wide

RMB: 80,000-120,000

出版:《中国福建德化瓷》236页

林子信,福建德化城关岭兜人,明代德化陶瓷艺术家,善制盘、碟、炉等器皿,造型简朴雅致,融实用性与艺术性于一体。本品即是其一例佳作,造型别致,杯撇口,呈钟式,腹壁弧收,三乳状足。通体施白釉,呈猪油白色,釉质细润洁白,透光而视,玲珑莹润,精巧可爱。

外壁一面暗刻诗文,一面刻画一只仙鹤与一把古琴,灵动形象,寓意“琴鹤相随”。“琴鹤相随”典出宋神宗对赵抃之言,即“闻卿匹马入蜀,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亦称是乎!”赵抃长厚清修,为官清廉,不喜繁文缛节,不畏权贵,人称“铁面御史”,他常携一张琴和一只鹤,为政简易,见人民安居乐业,即弹琴取乐。平时以鹤毛的洁白勉励自己不贪污,以鹤头上的红色勉励自己赤心为国。此器身形线条流畅,刻画技艺娴熟,颇具清新素雅之韵味,简洁明快中又不失轻灵之气。底心刻“子信作”三字双行篆书款。

明代晚期至清代前期是德化窑“猪油白”“中国白”瓷器最为著名的阶段,其胎釉及器物形制出神入化,其中的杯形制多样,多为饮酒品茶之器,深受国内外人们的喜爱,文人墨客也多有题诗题字于其上,增添几分风雅之趣。

lot 574

明•德化白釉雕龙形砚滴

尺寸:8.7cm.Long;4.2cm.High

RMB: 100,000-200,000

砚滴,古称“水滴”“水注”,为文房研墨时注水之雅器,其形制源远流长。早期以青铜铸造,多见于秦汉,至唐宋时期随文房文化的兴盛,逐渐衍生出陶、瓷、玉、石等多种材质,造型亦从简朴的几何形态演变为仿生瑞兽、花果人物等艺术化题材,成为书斋案头兼具实用与赏玩的清供妙品。明代文人崇古尚雅,砚滴创作更趋精微,德化窑以其独步天下的白瓷技艺,更是将这一文房小物推至艺术高峰。

此件明代德化白釉雕龙首砚滴,乃德化窑文房瓷塑的典范之作。砚滴作龙首状,龙目圆睁,鬃髯翻卷,雕工遒劲有力,细节刻画细腻入微,鳞甲层叠间隐现动态张力,形制精巧,工艺卓绝。器身通施白釉,釉质莹润如玉,尽显明代德化白瓷“中国白”的审美精髓。

考据明代德化窑文房器,此类龙首砚滴尤为稀见,龙首造型既取“龙吐甘霖”以应研墨润笔之实用,又暗喻“鱼化龙”的科举吉兆。此器集文人意趣、工艺匠心为一体,釉色温润可映墨香,雕工凌厉可寄壮怀,实为明代德化窑文房器中不可多得的隽品。

lot 575

清雍正—乾隆•紫地粉彩虞美人壁瓶

款识:“乾隆年製”四字单行篆书款

尺寸:15cm.High

RMB: 150,000-250,000

备注:

1、庆宽家族旧藏

2、北京保利,2020年10月20日,Lot.6160

壁瓶之制始见于明代万历官窑,其形制背面平直,设穿系孔洞,以便悬挂。至清代宫廷,称谓由"壁瓶"演变为"挂瓶"、"轿瓶",乾隆朝尤重其陈设功用,除传统壁饰外,更将轿瓶悬于帝王御辇之内,开创移动式花器之雅趣。乾隆帝对此类器物尤为青睐,将十四式壁瓶列悬于养心殿三希堂东壁,辇中插花赏玩,本品正是此类御用壁瓶之典型。

乾隆帝三希堂内悬挂的壁瓶

本品以紫彩为地,绘虞美人数丛,或仰俯摇曳,或含蕊初绽,辅以野菊疏影点缀。虞美人纹饰入瓷始兴于康熙朝,雍正时期趋于鼎盛。耿宝昌《明清瓷器鉴定》指出:"此纹样盛行与督陶官唐英之审美偏好密切相关。"考据文献可知,景德镇御窑厂所在的珠山,清代遍植嫣红虞美人花,故雍正粉彩瓷器多现此花卉纹样,实为地域风物与人文审美交融之必然。

壁瓶整体画面布局疏密有致,笔意洒脱灵动,于妍丽中见清雅,雍乾御窑文雅之气韵跃然器上。查阅公私典藏,未见与藏品相同纹饰者,品相全美,极为珍贵。

lot 583

清乾隆•窑变釉兽耳尊

尺寸:20cm.High

RMB: 120,000-220,000

备注:北京东正,2014年5月18日,Lot.0670

清雍乾两朝,摹古之风盛行,御窑厂除承旨追仿宋代各大名窑之外,还专门仿制古代青铜器造型,敷施色釉,创烧新的瓷器品种。窑变釉兽耳尊即为此类仿青铜器的独特品种。

本品圆唇花口,短颈,丰肩,长腹敛收至底,圈足,肩部两侧饰兽首衔环耳。通体施窑变釉,釉色醇厚润亮,釉面自然流淌,玫瑰紫与艳蓝相辅相成,灿若晚霞,无有穷尽,自成意趣,此等虚幻奇诡之景,全赖窑火造就,可谓瑰丽天成。圈足内施芝麻酱釉,整器制作精美,胎釉精良,红蓝交融,分外绚丽,为乾隆时期仿古典范之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石家庄花都形象艺术学校2025... 石家庄花都形象艺术学校(石家庄市花都技工学校)是由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的职业教育全日制学历学校,...
大结局要来?俄军全面封锁,乌军...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俄罗斯国防部称,俄军防空系统在别尔哥罗德州和布良斯克州上空击落了超过20架乌克兰...
莫迪突然下令,印度边境增兵50... 据新华社报道,印度和巴基斯坦近日达成停火协议,同意立即停火。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当天发表声明,对双方...
跟着“悟空”游山西 跟着“悟空... ▲ 游客在忻州市云中河温泉旅游度假区游玩 王 琳 摄去年,借助游戏《黑神话:悟空》在山西多地取景这一...
良渚玉器收藏与鉴赏二 下面来介绍一件从玉质到沁色都与前面几件玉琮有相似之处的三叉形器。 三叉形玉器是良渚文化玉器中造型最...
“中国梦·劳动美”庆祝中华全国... 劳动铸就梦想,奋斗书写华章。近日,“中国梦·劳动美”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劳模风采艺术展在...
“一潮一汐”潘龙个人艺术展在海... 中新网海南新闻5月21日电(记者 张茜翼)在2025年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到来前夕,潘龙个人艺术...
意境·之美丨宋义——作品鉴赏 宋义:男.1970年11月12日。生于云南昆明。现为云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昆明市美术家协会会员,昆明...
业界人士聚山城 共话茶产业高质... 中新网重庆新闻5月19日电 (张旭)近日,中国茶行业发展大会重庆站活动在山城重庆举行。与会行业人士通...
“茶区”变景区!贵州普安:税惠... 打卡特色“茶咖”、品味茶味糕点、体验山水民宿。5月以来,贵州省普安县茶源街道“茶旅”经济热度飙升、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