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钓鱼佬永不空军”,这句话说得真不假。
“钓不到草鱼就钓鲤鱼,鲤鱼没有就钓鲫鱼,鲫鱼没有就钓小白条,小白条再没有,就找找周围有没有辣椒、茄子、小香瓜。如果这些都没有,那也得趴下来喝口水再走。”
这是网络上流传的一段对垂钓者的真实写照,你可能永远也想不到,他们在下一次抛竿后,会带来啥样的“惊喜”。
一、河南钓鱼男子:鱼没钓到,意外挖出“古币”?
2025年5月14日,河南一位男子(@王)在贾鲁河钓鱼时,眼瞅着就要空手而归,但没想到在河边用小铲子挖了一下,竟挖到几枚形状有些奇怪的“金属样物件”。
看到这几个形状怪异的东西,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可能就是“古币”。在秦始皇统一度量衡之前,古代的钱币就是这样奇形怪状的。
“贾鲁河除了鱼没有,别的什么都有。”钓鱼男子看到这几个疑似“古币”的东西,感叹道。
这几个东西,到底是啥?
我对着视频截了一张图,然后用识图软件识别了一下:从外形上判断,果然是一种古币,而且是著名的“第布八百”。
从男子挖出来的“古币”上,隐约可以看到四个字,拿它和网络上已知的古币对比一下,发现确实和一种叫作“第布八百”的钱币外观高度一致。
从图中隐约可以看出来,男子在河边挖到的“古币”,上面的文字和2000年前出现的“第布八百”很相似。
如果真是上面的“第布八百”,那岂不是要“一夜暴富”啊?
据悉,“第布八百”是公元9年,王莽篡汉之后铸造的一种钱币,做工精良且存世不多,有很高的价值,市场价少说得几十万。
其实,贾鲁河不止一次出现过类似“古钱币”,网传2022年5月份,在贾鲁河开封段有人挖到不少光绪年间的铜币,曾引得不少群众前来“寻宝”,以至于当地文物部门不得不介入调查。
二、网友热议:这古币看着像是上周的
钓鱼男子在河边疑挖到“古币”的视频,发布到网络上后,不少网友也凑过来看热闹。
从包浆和皮壳上来看,男子挖到的“古币”稍微显得有些新,看着并不像是经历了2000年的风霜洗礼。
对此,有网友调侃道:“只有两种可能,不是商周的就是上周的。”
这位网友的话,只说对了一半。如果是真的“第布八百”,也不可能是商周的,而是汉代的一种钱币。
当然,还有网友调侃称:“有可能是本周的。”
“这一看就是现代工艺品啊。”一位浙江网友也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确实如此,这几枚“古币”无论从外观的新旧程度上,还是铸造工艺的精美度上,都无法和2000年前的“第布八百”相比,应该是一种现代的工艺品。
一位河南网友看后说道:“这种‘布币’品相再好,也没有这么清晰的。”毕竟经历了2000多年时间的洗礼,青铜铸造的钱币可能已经被侵蚀得面目全非,不可能如此清晰。
所以,钓鱼人挖到的这玩意,大概率就是网友们所说的那样:可能是上周的。其实在网络上,花几块钱就能买到一套这样的“工艺品”。
三、“第布八百”到底是个啥?
既然说到了“古币”,那么很多网友肯定会对上面的这种“第布八百”充满好奇,它到底是啥意思呢?
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科普一下(做一名钓鱼类的博主真难,啥都得懂一点)。
话说,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对钱币的形状也进行了统一,将之前的各种“刀币”或“布币”,统一改为外圆内方的铜钱,这样既方便携带,又便于管理。此后,各个朝代的钱币大都沿用了这一习惯。
但在历史上总会有那么一些小插曲,比如在西汉末年,发生了“王莽篡汉”的历史事件。王莽上位后做的一件事情,就是重新铸造钱币,他共铸六泉、十布,其中“第布八百”就是“十步”里面的一种钱币。
除了“第布八百”外,还有小布一百、幺布二百、幼布三百、序布四百、差布五百、中布六百、壮布七百、次布九百和大布黄千。
按当时的货币制度,一枚“第布八百”可以兑换五铢钱共计800枚。
可以说,这种像一把铲子的钱币,在2000年前就已经是价值不菲。
如果放到现在,一枚品相好的“第布八百”,少说也值半套房。所以,你认为“钓鱼佬”会有这么好的运气吗?
注:本文信息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