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袁静娴 方杰
为深化青少年美育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近日,粤海街道高新区社区联合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高新中学成功举办“声动青春·艺彩纷呈”青少年社团系列活动。
活动围绕影视戏剧、朗诵艺术、歌唱表演、棉塑非遗手工四大主题,特邀领域内权威专家开展四场专题分享会,吸引辖区内逾千名青少年学生参与。通过专业讲座、互动实践与作品展示,点燃了青少年对艺术的热情,助力其提升审美素养、厚植文化自信,为社区文化传承注入青春活力。
4月2日,首场“青少年影视戏剧专家分享会”在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高新中学多功能厅拉开帷幕。深圳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邸叙然教授以“爱上戏剧的十五个理由”为主题,通过生动的讲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同学们揭示了戏剧与生活的深刻联系。邸教授更寄语青少年:“在舞台上找到属于自己的光”,鼓励孩子们通过戏剧探索自我、感知世界。
非遗文化与现代创意的碰撞成为活动亮点。4月9日,第五代棉塑非遗传承人以“棉里藏‘话’——当非遗棉塑遇见Z世代”为主题,带领青少年走进指尖上的千年技艺。活动现场以《魔童闹海》哪吒动漫场景为创作背景,将传统工艺与流行文化结合,以棉花为“笔”,通过画画、裁剪、缝制、捏塑等技法,创造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和故事场景,让非遗技艺在青年一代手中焕发新活力。
4月16日的朗诵艺术专场中,高级朗诵教师朱昱老师从“声音的温度”延伸至“与经典的深度对话”。她以李白《将进酒》的豪迈、朱自清的《春》为范例,深入浅出地讲解如何通过气息控制、语调变化塑造形象、传递情感。在讲师的指导下,同学们深情地朗诵《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现场爱国情怀跃然纸上。
4月30日的压轴活动“歌唱表演专家分享会”在一曲《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的旋律中开启。著名歌唱家熊家源教授以“歌声里的成长力量”为主线,结合自身艺术生涯,讲述歌唱艺术对青少年人格塑造的积极影响。现场师生互动高潮迭起,教授弹唱经典曲目《友谊地久天长》,讲述民族唱法精髓;全体学员齐声高歌《我和我的祖国》,激昂的旋律与青春的热情交织,为系列活动画上圆满句号。
“声动青春·艺彩纷呈”青少年社团系列活动设置影视戏剧、朗诵艺术、歌唱表演以及棉塑非遗手工社团,理论结合实践,在影视戏剧的鉴赏中,进行舞台戏剧表演训练;通过朗诵和歌唱的作品训练,提升艺术表达的专业能力;非遗手工制作传承中华民族文化。教科研张主任对此表达:“孩子们不仅学到技能,更在团队协作中收获了自信,传统文化种子已悄然生根。”
活动执行方深圳市语言艺术培训行业协会李会长表示,本次活动是“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理念的生动实践,打造青少年文化艺术教育品牌,搭建更广阔的文化传承平台,让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在青春舞台上交相辉映。
本次系列活动是粤海街道高新区社区民生微实事项目,作为青少年素养提升品牌项目,该活动聚焦艺术教育与非遗传习,通过名家指导、实践创作、成果展演等形式,构建“学—创—展”一体化美育链条,助力青少年全面发展,为社区文化建设培育新生力量。
(图片由学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