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北江之畔,一场关于“绿美”与“艺术”的乡村实践开幕。5月14日,“樵见美好・艺术乡建”西樵镇北江片区联合大党委绿美共创现场会在崇北社区举行。市、区、镇领导,村居代表,巾帼志愿者,乡村美学专家等相聚一堂,通过经验分享、结对共建、众创行动,勾勒“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新图景。
“樵见美好・艺术乡建”西樵镇北江片区联合大党委绿美共创现场会在崇北社区举行。
在崇北社区绿美示范路线上,青砖矮墙围合着四季花木,旧陶罐变身艺术花盆,非遗竹编搭成景观小品,移步换景间尽显“微改造、精提升”的巧思。作为本次活动的“开场戏”,崇北社区党委书记刘纯维带领与会人员参观崇北社区绿美示范路线,并分享成立“乡村美学研究室”等工作经验。
崇北社区干部、经济社社长、返乡青年及乡杰代表等“乡村美学研究室”成员获颁授胸章。
现场会上,社区绿美发展再进一步。崇北社区干部、经济社社长、返乡青年及乡杰代表等“乡村美学研究室”成员获颁授胸章,正式成为乡村美学建设的新力量。
在西樵,崇北社区的实践并非个例。据介绍,近年来,西樵镇全力推进绿美生态建设,通过“组织牵头、妇联发动、群众参与、乡杰支持”,持续深化“美丽庭院”创建工作,培育出百余个各具特色的示范庭院。这些“方寸之美”不仅是家庭文明的展示窗,更成为乡村治理的“微单元”——有的庭院化身邻里议事点,有的成为非遗手工坊,有的串联成乡村研学路线。
与会人员参观崇北社区绿美示范路线。
西樵“乡村美学坊”还走遍各村居,通过打造“绿美实景课堂”“美丽庭院”结对等举措,推动乡村由整洁美向特色美进阶。
活动现场,“乡村美学坊”与崇北社区“乡村美学研究室”正式结对,进一步完善“专业团队+本土力量+社会资源”的多元协同机制。前者带来空间改造、产业规划等专业支持,后者提供在地经验和文化素材,双方将在绿化美化、文创开发、研学线路设计等领域展开长期合作,让“艺术乡建”真正扎根土地。
生态美、人文美、产业美。乡村还与企业深度对接,相关领导为区、镇相关企业与崇北社区结对共建的“美丽庭院”——“五韵园”揭牌。女企业家群体将为庭院美化提供资金支持,还将融入商业思维开发庭院经济,例如在示范庭院中植入中草药文创产品展售等。
南海区女企业家协会、西樵智善会女企组与崇北社区为结对共建庭院——“五韵园”揭牌
近年来,北江片区大党委聚焦“草根体育”,举办了一系列赛事活动,其中包括“竞动杯”全国青少年足球挑战赛等全国性体育赛事,以浓厚的文体氛围带动青年、乡杰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为进一步做强北江片区“草根体育”的特色招牌,现场还举办了北江片区与西樵镇足球、篮球、龙舟、乒乓球、太极等体育协会结对共建仪式,正式启动北江体育文化节。“乡村CEO”利韦熹发布北江体育文化节计划,本土体育资源、绿美景观节点将串联整合,合力打造“体育+文旅+生态”的复合型IP。
西樵镇党委副书记王晓娟表示,西樵的绿美乡村建设正在从“绿化为主”转向“绿化、美化、文化、产业化”四美融合,从“短期行动”转向“长效机制”,从“物理改造”转向“精神重塑”。站在奋进“百千万工程”的关键节点,西樵已在北江之畔吹响“艺术乡建”的新号角,将在绿美共建中遇见乡村的无限可能,在艺术乡建中看见振兴的璀璨未来。
撰文:陈梦 吴旭楠 麦钰豪
西樵镇党建和组织人事办供图
【作者】 陈梦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