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底藏丘壑 字间见精神——赏析先生的书法艺术
戴传江先生执笔运毫之际,似有清风入怀,以禅意贯穿笔墨始终。其运笔之妙,在于"以意遣笔"的自由境界——腕底毫锋宛如游龙,刚柔并济间尽显文人风骨。提笔时若蜻蜓点水,轻盈灵动;按笔处似铁画银钩,力透纸背。在长线条的挥写中,笔锋时而藏锋敛锷,积蓄千钧之力;时而露锋取势,迸发凌厉锋芒。
戴传江先生善用“刷字”,笔锋八面出锋,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转换笔锋方向,提按分明,笔画粗细对比强烈,兼具刚健与婀娜之姿。时而以中锋取劲,线条刚直有力;时而用侧锋取妍,笔画灵动多变。
戴传江先生的行书结构常打破常规,通过夸张的手法,使字的重心偏移,或部件欹侧,形成奇险的姿态。但在看似不稳之中,又能通过笔画的呼应、穿插等达到平衡,上部倾斜,下部通过巧妙的笔画安排稳住重心,极具视觉冲击力。
戴传江先生的草书用笔强调连贯性,常以一笔书就多字,使笔画间牵丝映带、缠绵不绝。线条如惊蛇入草,连绵不断,展现出强烈的动感和气势,通过提按、转折、轻重、缓急等笔法变化,塑造出粗细、枯润、方圆等多样的线条形态。时而以重笔写出粗厚饱满的线条,时而以轻提带出细若游丝的牵丝,使线条富有层次感和韵律感。
戴传江先生的草书以抽象的线条营造出独特的意境,或古朴苍劲,或飘逸洒脱,或雄浑豪放。如怀素的草书给人以空灵洒脱之感,而张旭的草书则展现出雄浑豪迈的意境。先生笔下的线条,如奔蛇走虺,连绵回绕且张力十足。笔画粗细对比强烈,时而轻若游丝,时而重如崩云,在节奏变幻中演绎独特韵律。
戴传江先生的草书别具一格。笔法纵横舒展,起收转折特色鲜明,强化的提按顿挫形成独特韵律。结构上,打破传统对称,以欹侧、错位与疏密对比,赋予单字与字组动态张力。章法布局更是妙趣横生,行与行之间疏密有致、跌宕起伏。其作品融入文人意趣与哲学思考,展现出超凡脱俗的气质,拓宽了草书的审美边界。
草书是书法家情感表达最为直接的书体,书写者的喜怒哀乐可通过笔墨尽情宣泄。王铎在动荡年代创作的草书作品,往往笔力雄健、气势跌宕,蕴含着他内心的焦虑与悲愤;怀素在创作时则将肆意洒脱之情融入笔墨,线条奔放自由。
戴传江先生凭借对艺术的虔诚、对书法真谛的执着追求,以及对古贤经典的反复研习,先生始终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我们坚信,在书法的广阔天地中,先生必将走出一条独属于自己的辉煌之路,书写属于自己的艺术传奇。
(文/田野)
欢迎点赞留言,喜欢老师作品随时留言联系我们。